劉向東 徐嘉藝
一望無垠的鹽田里,堆積如山的鹽坨,往來穿梭的收鹽、運鹽機械,構成了一幅忙碌的原鹽豐收圖。
位于萊州市土山鎮山東誠源集團60萬公畝鹽田進入收獲時節,工人們利用晴好天氣搶收原鹽,萬畝銀灘一片繁忙景象。當季原鹽收獲作業將持續一個月,原鹽產量將達到35-40萬噸。
鹽田渠道縱橫有序,陽光灑落在鹽池里,波光粼粼,遠處的風車倒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早上4點半,在山東誠源集團鹽場,鹽場工人們已經在鹽田中忙活大半個小時了。活茬是原鹽生產中的一道工序,是把結晶池中的鹽進行翻動,翻動后有利于鹽晶面生長,增加鹵水與鹽晶體的接觸面積,提高原鹽產量。對于鹽場工人來說,活鹽茬是一個辛苦活,鹽工們穿著水鞋,拖著4米長、50余斤的耙子,在20厘米左右水深的鹽池中來回翻轉著池底的鹽層,工作量非常大。

每當到了原鹽收獲季,早上5點多,鹽場工人們就要陸續到達鹽場,開始一天的忙碌。在結晶池內,工人們操作著各種機械設備抓緊搶收原鹽,路上運輸車輛往返穿梭,一車車顆粒均勻、晶瑩剔透的大粒鹽被運到坨臺上,堆成一座座小銀山,幾天后,這些優質鹽將源源不斷地運往外地,鹽工的辛苦付出也有了回報。
往年,5月中旬左右就開始收獲原鹽,由于今年春天的溫度比往年低,天氣整體偏冷,一定程度上推遲了原鹽的結晶,收獲時間延遲了10天左右。原鹽結晶時間延長、結晶速率慢,形成的海鹽結晶體較好,同時今年產出的原鹽色澤好,顆粒均勻,理化指標較好,實現了質量和效益的雙提升。為了搶收原鹽,山東誠源集團1000多名鹽工忙碌在鹽場的各個角落。每年氣溫最高、陽光最猛烈時,就是鹽工們最忙碌的時候,進入鹽池,工人們很快就會滿身大汗。每一位鹽工的皮膚都被烈日曬得黝黑發亮,他們的雙手粗糙厚實、布滿老繭,他們的笑容淳樸可愛,也正是鹽工們世代的執著與堅守,才有了顆粒均勻、質地堅硬、晶瑩透亮的“萊州大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