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寒

蛋殼黑陶,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作為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距今已有四千多年歷史。上世紀七十年代,青島膠州三里河文化遺址出土蛋殼黑陶,可惜并沒有留下關于工藝的記載。
如今,手工藝大師劉錦波歷經二十多年苦心孤詣,完美復刻出了比紙還薄的蛋殼黑陶作品。2000年起,劉錦波就潛心研制蛋殼黑陶,用了整整六年時間才復刻出第一件蛋殼陶,薄度達0.3毫米。近幾年,經過技術上的反復打磨提升,他終于做出了薄度只有0.1毫米,僅32克重的作品。
質造,意味著毫厘之間定乾坤的精益求精。從0.3到0.1,看似細微的變化背后,是來之不易的突破,也是山東手藝追求卓越的一個縮影。
對于很多山東人來說,非遺、傳統手工藝,不僅僅是一門古老的手藝,更是在齊魯大地上傳承千年的生活美學,是代表山東文化形象的響當當的招牌。對于山東來說,深耕人文沃土,推動文化“兩創”,既是始終扛在肩上的責任擔當,也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推動產業振興的必然選擇。
今年3月初,山東正式啟動“山東手造”推進工程,提出發揮山東文化資源豐厚的優勢,依托非遺或傳統工藝,通過創意新造,探索文化活態傳承新模式,打造“山東手造”傳統手工藝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手造產業,推動全省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啟動‘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山東擁有強大的支撐?!遍L期進行山東手工藝調研研究的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介紹。眾所周知,山東有著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底蘊,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國家級名錄186項,省級名錄1073項,市級名錄4121項,縣級名錄12758項,總量居全國前列。
“打造‘山東手造品牌,是山東文化宣傳創新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塑造特色鮮明、底蘊深厚、情懷博大的山東文化形象?!鄙綎|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掖平指出,“山東手造”推進工程建立項目庫,評選“山東手造”優選100,編制標準體系,入選單位可統一使用品牌標識,直接享受“山東手造”品牌的價值帶動力和輻射力,這是對傳統文化資源的整合、盤活,真正體現了“兩創”活力,讓群眾在“山東手造”這個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真正受益。
如果說,歷史長河里的山東手造有著歲月沉淀之美,那么眼下的“山東手造”正在以更為親和的方式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它既不是高高在上的廟堂專供,也不是曲高和寡的人間另類,它近在你我身邊,更因著新時代的鐫刻,生發出最美的模樣。
在滕州,一把小小的魯班鎖,集合了古代匠人的大智慧。描金、雕刻、鑲嵌、鎏金……幾塊木料經過匠人加工,變成了奇巧的“東方魔方”。滕州魯班天工木藝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浩打造的“圣匠魯班”系列產品已走出國門,成為魯班故里的文化名片,還帶領100多名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為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感染更多人,李浩不遺余力地開展魯班文化推廣工作,不僅成功舉辦了三屆魯班鎖拆裝大賽,還在多家學校建設了魯班工坊,開展魯班文化進校園活動。他們還計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魯班文創產品建立數據庫,實現魯班文化數字化,讓魯班鎖手造的魅力以數據的形式記錄下來,打造魯班文化傳承的新模式。
老手藝要贏得更多人,必然要踏準時代節拍,探索新的文化領域。

現在,人們可以隨處買到風箏,市面上的風箏也千奇百怪,種類繁多。國家級非遺項目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郭洪利仍堅持手工制作精品風箏,并將濰坊傳統風箏帶向世界各地。
在傳承傳統手工藝的同時,郭洪利還以更加新穎的形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接觸濰坊風箏文化。去年4月,郭洪利應邀為“王者榮耀”游戲中“瑤”的角色制作主題風箏,還進行了線上直播,教大家扎制風箏,介紹濰坊風箏的歷史。今年4月,郭洪利再次為“浮生為卿歌”手游設計了一款玩具風箏——箏吟錦鳶。成功與手游合作,郭洪利借助游戲載體吸引年輕人的關注,體現出時代活力。
文化是手造的根脈,也是創新的源泉。如今,想走近“山東手造”,幾乎不需要刻意尋覓。街頭巷尾、博物館內、景區角落、手作工坊,甚至學院課堂上,不經意間你也許就進入了“山東手造”的世界。這些新時代的山東手造,或以更加精湛的技藝與潮流互動,或與生活場景結合打造沉浸式體驗,更或者,所迸發出的創新力量讓人耳目一新。
202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擦亮“山東手造”品牌?!吧綎|手造”種類豐富、品質上乘,如同一座令人目眩的傳統手工藝寶庫,一針一線、一釘一鉚之間不僅串聯起文化傳承的針腳,也蘊含著產業發展的新活力。
目前,山東有各類傳統工藝類企業和經營業戶119萬個,直接從業人員350余萬人?!笆衷臁碑a業基數龐大,其中不乏一直致力于創新創造的行業引領者。
“用的時候是一把梳子,不用的時候是一件木制藝術品。”在嘉祥縣大張樓鎮的周廣勝木雕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大廳,鎮店之寶“花影”木梳,造型古雅婉約,令人印象深刻。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祥木雕代表性傳承人周廣勝介紹,“花影”木梳非常受年輕人歡迎,在網絡平臺上銷量已過百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