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田東,淄博市博山區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鼻煙壺內畫大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山東省輕工行業首席技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內畫師,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淄博市首席技師,博山工匠。
Tian Dong, born in Boshan District, Zibo City, is a master of inner-painted snuff bottles -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ts & crafts mas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chief technician in the light industry of Shandong, arts & crafts celebr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senior industrial artist, senior inner painter, member of the Shandong Arts and Crafts Association, chief technician of Zibo City, and artisan of Boshan.

近幾年,無論是收藏領域還是拍賣市場,“內畫鼻煙壺”都頗受青睞,被海內外譽為鬼斧神工、“中國一絕”,是中國傳統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一個小小的鼻煙壺、一桿用銅絲和狼毫制作而成的筆、一盤普通的中國畫顏料、一杯已經被顏料浸染得變了顏色的水,凝神下筆,手隨心動,筆隨手轉,纖細的筆尖在壺內壁游移,勾線、上色、浸染、吹干……隔著瓶看里面的世界,一處鄉村老宅便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了眼前,道盡人間滄桑,清晰靈動——這便是田東在鼻煙壺內作畫的場景。
田東涉獵廣,水彩、鋼筆畫、國畫、瓷畫,積累豐厚,積累的結果最終還是應用在內畫上。他師從王孝誠、王光明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兩位老師長期的悉心指導和傳授下,多年來甘于寂寞與淡泊,把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傾獻于方寸之內。“內畫鼻煙壺用的是國畫技法,內容也大多是傳統元素。傳統畫中的花鳥、山水、人物,一被裝入那個壺中,立刻就有了別樣的神韻。”談起內畫藝術,田東不禁贊嘆。
“內畫藝術雖起源于尋常畫法,但需要有堅實的美術基礎。而更難的地方,是施展空間小,反著畫,并且還要追求藝術性和神韻,極其困難。想要畫好就得從小培養逆向思維。很多看我畫畫的人都說,平時寫個反著的字就很難了,何況是畫畫呢?”田東所說的“逆向思維”,就是看到一個物件后,頭腦中能立刻閃現出反著畫時的樣子和步驟。“鼻煙壺內畫的第一步是勾線,即勾勒出畫面的輪廓。”田東說,對于像他這樣真正熱愛這門手藝的人來說,最初的線條,其實都勾勒在心中。
田東坦言,繪畫藝術中,線條、造型能力的提升過程非常枯燥,要求嚴苛,需要靜心,須有毅力,而且在創作過程中,會感覺越畫越難,會不斷遭遇瓶頸,這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打破這個“枷鎖”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敢于面對這些挑戰和瓶頸,愿意嘗試新的東西。所以,當田東遇到瓶頸時,就出去學習、寫生。他認為,不管是畫水彩、油畫、鋼筆畫、彩繪,都能作為一種積極的休息和心態的調整。“這是藝術的基本規律,越大的藝術家,恐怕隨著成就越高,瓶頸也會越多,苦惱也會越大。”田東用他的“自然療法”,在激勵中尋求突破。他在尋找一種新的繪畫語言、表現形式,和別人不一樣,和過去不一樣;尋找一種只屬于他的獨特風格,上面銘刻著他自己獨有的藝術烙印……

和其他藝術一樣,達到頂峰的永遠只是少數人,內畫鼻煙壺也不例外。田東不避寒暑,心摹手追,堅持不懈。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0多年的艱苦磨礪,他以中國畫為基礎,承襲國畫的精髓,拓展了國畫的創作空間,同時吸取西方油畫的透視關系及光學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法以及中西結合的藝術風格。不僅如此,田東還將中國書法的間架結構惟妙惟肖地書于壺中。其字結構整齊而不板滯,緊密而不局促,起、收筆干凈利落,撇、捺圓潤飽滿,秀勁靈動,空靈飄逸,將高難度、高技巧的藝術發揮到了極致。
田東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筆墨功力又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還有一股濃濃不息的生命力。晶瑩剔透的水晶鼻煙壺里,方寸之間自然流露的清雅,宛若新鮮的生命汁液在瑩潤的壺壁上流淌,審視愈久,愈覺其作品中有著“清風出袖”“攬月入懷”的生命意蘊。一筆一畫,皆體現技巧和修養,看似信手寫來,輕松優雅,實則是學養深厚,錘煉所得。
“藝術是與時俱進的,所謂突破就是在最適合藝術表現的形式上尋求變化,用形式的突破去適應內容的更新。新時代的物象、元素要進入內畫,這才是生命,這才是生命力。”田東的眼中充滿了自信。隨著對內畫藝術的理解越來越深,田東的成就感也越來越強。而他的成就感,就在矛盾的破與立中循環上升,同時也把他的內畫藝術水平不斷推向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