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明
著名軍旅作家高玉寶,1927年出生,2019年去世,享年92歲。高玉寶從小幾經周折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伍后在作戰間隙他邊識字、邊寫作,后被毛主席稱為“戰士作家”而聞名全國。
1988年,高玉寶結束火熱的軍營生活離休后,一邊筆耕不輟,繼續搞創作;一邊走向社會,主動到全國各地為學生和各界青年講革命傳統、中華美德和社會主義價值觀,一直忙碌不停。高玉寶風趣地說:“西醫說人老從頭開始,我離休后既搞創作又做報告,一直用腦,所以頭不老;中醫說人老從腳開始,我經常奔波于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校,所以腳不老。這叫抓兩頭帶中間,因此能保證身體各部件比較正常地工作?!彼€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了一套“在寫中養腦、在講中悅心、在走中健身”的養生經:
在寫中養腦 離休后,高玉寶把創作看成職業生涯的延續,也看成修身健腦的需要。他覺得,創作是防止大腦衰老的好方法之一。在對作品的構思中,通過對往事的回憶、現實的采訪、未來的憧憬,可以促使大腦跨時空地思考,經常處于十分活躍的狀態,有利于增強腦細胞的活力。離休后他完成了60多萬字的《高玉寶》(續集),還發表了許多小說、散文和報告文學。
在講中悅心 通常上了年紀的人都有一些自己的愛好,并在愛好中修身養性、獲得快樂,比如種花養草、攝影垂釣、唱戲吟曲。而高玉寶最大的快樂是給年輕人講革命傳統、講道德理想。生前他走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做了4500多場報告,結交了很多青少年朋友。平日里經常有年輕人和他聯系,有的直抒心聲,有的請他答疑解惑。對此高玉寶從不厭煩,反倒覺得自己從年輕人那快節奏的思維、充滿朝氣的話語、沁人心脾的笑聲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年少時光。在給年輕人做報告和與他們交往中,高玉寶每天都生活在快樂里。他說:“快樂,能使人心情愉悅,是養護內臟最簡便、最好的方法,所以歷來有笑一笑十年少之說?!?/p>
在走中健身 走路是高玉寶最喜愛的健身活動。他清晨起床后,或到附近的街心公園散步,或去山林小路中快行,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即便是外出做報告或采風,到了所在地,他一般也不坐車,而是盡量堅持步行。他認為走路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改善睡眠,內臟器官和身體其他部位也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可有效地增強體質,尤其對老年人預防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和抗衰老都有很好的作用。
正因為有這樣一套獨特的養生經,高玉寶才能步入鮐背之年,享壽9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