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林
據說,梭梭樹的種子僅能存活幾小時,但只要給它一滴或是兩三滴雨水,兩三個小時它就會發芽生長,在沙漠里扎下根來。為了有效地保存水分,它們把葉子長得細如甲片,把花開得薄如蟬翼,就連枝條,也盡量節省到極度的細瘦彎曲。
誰也無法想象,在環境同樣嚴酷的沙漠里,有一類物種不急不躁、慢條斯理,用和梭梭樹截然相反的態度與節奏生長著、成熟著。它們的種子小如塵埃,幾十年如一日地飄浮在沙塵里,幾十年如一日地耐心窺視著、守候著。一旦時機成熟,一旦風吹塵動,它們就會選中自己喜歡的梭梭樹根依偎下來。不管梭梭樹同意與否,它們都會在沙土之下的梭梭樹根上安營扎寨,不依不饒地長出一個吸盤。這個吸盤就像胎兒的胎盤,不聲不響地就把母親體內的營養物質吸收到自己體內來了。
這個“胎兒”就是號稱“沙漠人參”的中藥肉蓯蓉。梭梭樹和肉蓯蓉竟以如此奇妙的方式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堪稱生命的奇跡。
當然,肉蓯蓉絕不像菟絲子那些寄生植物,招搖地纏繞著人家的枝條,且得意揚揚地顯擺著。相反地,它們總是心懷卑怯,偷偷地藏匿在沙中,在梭梭樹根溫暖的懷抱里。
三到五年,肉蓯蓉終于長大了且個個肥壯。這時,隱身暗處,不見天日,身強力壯的肉蓯蓉們終于耐不住寂寞,在四五月間,探出尖尖的腦袋。它們并不長葉子,一露頭就開花兒,紫色的、白色的,一朵挨著一朵,密密麻麻,攢足了勁兒爭先恐后地往外擠,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引得沙漠里的甲蟲都飛了過來。和甲蟲一起趕過來的,還有精明的采藥者們。他們可不愿意眼睜睜地看著肉蓯蓉開閑花,那會消耗肉蓯蓉身上的力氣和精華。
采藥者發現一朵小花,會像發現了寶藏,立刻就拿起鋤頭挖起沙土,從吸盤上輕輕地把大個的肉蓯蓉取出來。保存完好的吸盤來年會再長出新的肉蓯蓉。據說,成熟的肉蓯蓉能長到1米左右,重達10千克。新挖出來的肉蓯蓉粗粗壯壯,渾身披掛著黃色盔甲般的鱗片,活脫脫一個“黑司令”。
中醫認為肉蓯蓉具有滋腎壯陽、補益精血的作用。原來,屈身做寄生蟲,卻是為了最終做經典的“沙漠人參”?!昂谒玖睢敝灰磧簦衅瑫窀珊蠹纯伤幱?,變成名副其實的“藥司令”。擒賊先擒王,“藥司令”進入人體后目標很明確,專找虛弱的腎來發揮它壯陽溫補的作用。似乎它很明白,腎主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是人體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如此屢試不爽的功效,“黑司令”便成了歷朝歷代醫師補腎壯陽方劑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藥物,一躍而成歷代王朝的貢品。一般“黑司令”們大多是粗枝大葉、性情豪爽,可這個“黑司令”卻粗中有細。它生于沙漠,甘而性溫,咸而質潤,補陽不燥,補陰不膩。也正因為如此,“溫而不熱,補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的個性讓它這個傻大個得了一個“從容”的美名。
勇者從容,智者淡定。莊子說:“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笨上М斈昵f子沒有遇見肉蓯蓉,如果他看到肉蓯蓉這個“黑司令”在人跡罕至的大沙漠里從從容容地長大,又從從容容地進入人體補益精血,準會大發感嘆:“肉蓯蓉來去從容,真是蓯蓉之樂也。”
當今,用腦、用心過度造成腎虛者越來越多,對肉蓯蓉的需求量急劇增長。近年來,很多沙漠地區種起萬畝梭梭林,用以培養嫁接肉蓯蓉。如此種植,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有經濟和社會效益,實乃可以實現雙贏的幸事。這也許是“黑司令”們,在無形中打贏的另一個勝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