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玫 郭李君
68歲的劉阿姨平時就有膝關節疼痛的毛病,一痛就吃1片布洛芬止痛,吃了就見效。
前不久,劉阿姨跟朋友相約去爬山。考慮到爬山活動量大,爬完山后膝關節可能比平時痛得更厲害,她就特意到藥店買了一盒布洛芬,趁爬山前一次性吃了3片,爬山后膝關節果真就沒怎么痛。
也就是從那時起,劉阿姨食欲明顯下降,還出現了乏力、尿少等情況,半個月后到長沙市第三醫院老年病科就診發現,原來正常的血肌酐值飆升,超過400微摩/升(女性正常值為44~97微摩/升)。
了解到劉阿姨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和長期服用布洛芬止痛的習慣,并排除其他引起腎功能不全的因素后,接診的老年病科十一病室副主任付麗考慮劉阿姨是服用止痛藥引起的急性腎衰竭。經過護腎、補液等治療處理后,劉阿姨的腎功能明顯好轉。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疼痛,如關節痛、頭痛、牙痛、肌肉痛、痛經等。當疼痛難以忍受時,很多人會選擇自行購買止痛藥服用。這些藥物雖然可以部分或者完全緩解疼痛,但是一旦用藥不當,很可能給身體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付麗解釋,長期服用止痛藥,對肝和腎的損傷比較大,尤其是不按正常劑量亂服止痛藥,可能會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腎乳頭壞死、肝大、肝區不適等。止痛藥中的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還易引發胃腸道不適,嚴重的甚至可能引發胃出血等。
止痛藥只是單純止痛而已,并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盲目服用止痛藥,還可能掩蓋和延誤病情,耽誤最佳治療時機。針對膝關節疼痛的問題,付麗建議劉阿姨前往骨科進行系統的檢查與治療。
付麗提醒,通常能在藥店買到的非處方(OTC)止痛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在服用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1)仔細閱讀藥物標簽,按照說明書服藥。
(2)不過量服用止痛藥,如果連續服用超過10天,或用于治療發熱超過3天而病情未能控制,則不能再繼續使用這類藥物,而應該選擇就醫。
(3)對心臟病、高血壓、腎臟疾病或肝臟疾病的患者,正在服用利尿藥物的人,以及年齡超過65歲的人,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止痛藥,以免出現藥物性肝、腎損傷等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