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楠
沙灘村,一個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新舟鎮的小村莊,卻在晚清以后的一百多年間里,走出了幾十位文人學者、兩位外交官和大批有作為的官吏。學者們的研究領域極其廣泛,從經學、文字學、版本目錄學到地理學、天文學、農學、醫學,都有頗高造詣。這一現象在西南邊陲實屬罕見,人們把這個學者群的成就,稱為沙灘文化。
沙灘村坐落在洛安江畔,洛安江中有一個大沙洲,形似琵,名琴洲,長約半里。人們習慣將琴洲稱沙灘,位于沙灘旁邊的村落因此得名沙灘村。今天的沙灘村,前貫江河,后枕崗巒,一百余戶人家掩映在青翠的松柏間,呈現出一派濃郁的田園景象。沿河兩岸是平整的稻田,房屋之后是綠樹成蔭的山崗,茶樹果樹混雜期間,春日十分花開遍地甚是美麗。在村南不遠處的龍盤山,有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的禹門寺,巍峨的殿堂隱沒在修柏古松的林嶂間,寺前絕崖數十丈,下臨洛安江,潭深水碧,山影清波。沙灘村的對岸還有一處望山堂園林,里面亭臺樓閣林壑清幽,是非常典型的中式園林。此外村子附近還有鎖江橋、石頭山、梔岡、水牛山和青岡山等多處景點。從外人看來,很難想象這樣一幅田園風光的小村莊卻出過如此繁盛的文化現象。
在村里游走,很容易就能找到外交官黎庶昌的故居。黎庶昌所在的黎氏原籍四川廣安,歷史上曾是“詩禮傳家”的望族,改土歸流后,其中有一小支遷來沙灘生息繁衍,以耕讀為業,至今已近400年。從那時起,沙灘村便成為黎氏家族聚居地。
作為沙灘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晚清重要的外交官,黎庶昌與其他有名的外事大臣相比可謂籍籍無名,這也許與他低調的處世有關。他的外交風格獨特——以文化為紐帶,在考察了解在駐國文化的基礎上做到認同彼此,并與在駐國人士建立深厚的感情。這種文化外交也被諸多后世的外交官們學習認同。1881至1884年、1887至1889年,黎庶昌先后兩度以道員身份出任中國駐日本國大臣共6年,竭力維護國家主權,保護旅日華僑正當權益,也注重睦鄰友好關系。離任時,日本送行的人塞巷盈途,餞行至數百里外。西方各國使臣嘖嘖稱贊,說這是使臣返國從來沒有過的現象。縱覽黎庶昌的一生,他曾大膽進言,要求清王朝改革利弊,也開眼看世界學習西方先進文化,并積極回鄉創辦新學改革教育。他的一些教育理念至今看來仍不過時。
后人總結沙灘文化的核心精神在于:堅持辦學、刻苦學習、購求圖書、遺惠后人;積極吸收外來文化,勇于革新開拓。這些都可以從黎庶昌的生平事跡中可見一斑。原本推崇封建傳統教育的黎庶昌在經歷了出使西歐和才華橫溢的莫友芝屢次科舉失敗后,認識到舊制度的弊端開始思考新的教育制度,并多次上書提出新學的主張。他將自己在西歐考察見聞編寫為《西洋雜志》一書,不僅如此,他還身體力行,個人出資在重慶創設川東洋務學堂,聘請通洋務者為師,甚至自己親自授課。他還在學生中選拔優秀的學生資助去倫敦留學,開創了西南學子留學的先河。在日期間,黎庶昌竭力收集在中國失傳流失在日本的古籍,甚至不惜重金購買,不能購買的就派人影印,為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助力。
也許是因為沙灘村土質肥美、氣候宜人且物產豐饒,僅方圓幾里的土地上,從明末至清末,三百年間出了數十名舉人進士,尤其是到清代嘉道咸同之際,涌現了以鄭子尹、莫友芝、黎庶昌為代表的數十名文人學者,其著述達221種,內容涉及經史、詩文、音韻、地理、訓詁、版本目錄、科技、書畫等10多個領域,并且多方面的文化學術成就達到當時全國一流水平。鄭子尹、莫友芝、黎庶昌三位代表人物均在《辭海》中有條目,并且在諸多史料中有記載。沙灘文人中有6人在《清史稿》中入傳,甚至《大英百科全書》亦有沙灘學者條目。可以說,沙灘文化成就曾名噪華夏文壇,蜚聲海外。曾國藩、梁啟超、張之洞以及當代名家胡先骕、章士釗、錢鐘書等人都對沙灘文化做了高度的評價。抗日戰爭期間,浙江大學西遷遵義,校長竺可楨及文學院院長梅光迪等學者親臨沙灘考察,并在浙江大學主編的 《遵義新志》中將沙灘定為全國知名文化區;著名文化名人豐子愷和李瑜、羅巴山等出于對文化的崇敬,專程游沙灘創作了《子午山紀游》。沙灘這樣一個小山村的文化成就和產生的重大影響,在全國至今尚無二例。
百聞不如一見,這個傳奇的小村莊究竟有何等魅力能在邊陲西南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就等你的到來揭開它朦朧的面紗。(責任編輯/謝予謙)
村寨信息:
區位: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沙灘村
交通:乘坐高鐵前往遵義,由遵義轉乘客車到達新舟鎮沙灘村
鄉村特色:村內有沙灘文化旅游景區、黎庶昌故居,以及遵義豆花面、遵義絲娃娃、糯玉米花、玫瑰肉糕等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