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劍波
對很多人來說,旅行的樂趣不僅在游玩,還在于充分享受酒店的舒適環境和用品。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出去旅游,一些中老年人將目光轉向了線上銷售的“酒店同款”產品,想借此體會一下原本在酒店的享受。鄭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員。可沒想到,這些“同款”產品不僅沒讓鄭阿姨擁有“高端的享受”,反而將她送進了醫院。
當心“三無產品”
鄭阿姨年輕時就有一個走遍世界的夢想。她經常和家人念叨:“我退休后要去環球旅行。”等到她好不容易退休了,沒想到疫情也不期而至。轉眼兩年多過去,鄭阿姨環球旅行的夢想始終沒有實現,她每天在家里很是無聊。
一天,鄭阿姨被老姐妹拉進了一個微信群。對方告訴她,群里賣的都是“好東西”,在家就能享受到高級酒店的同款產品。“用這些沐浴露洗澡太享受了,隨便搓一搓,泡泡一下就冒出來許多!”
在群友的勸說下,鄭阿姨購買了號稱含有“多種活性因子和名貴中藥材”的“酒店同款”手工皂。收到手工皂后,她發現,外包裝上既沒有生產廠家,又沒有產品成分等信息。“難道是‘三無產品?”鄭阿姨想。
當天晚上,鄭阿姨還是用手工皂洗了個澡。第二天早上,她發現身上出現了紅斑,伴灼燒感及瘙癢,非常難受。又過了幾天,癥狀更加嚴重,撓抓的地方還出現了脫皮和破損。
鄭阿姨揣著幾塊用剩的手工皂,來到皮膚科就診。根據她的皮膚情況,醫生考慮為接觸性皮炎。鄭阿姨疑惑地問:“洗個澡怎么就得了接觸性皮炎了?”
其實,在門診,每個月都會接診數例因使用護膚品或化妝品不當而導致的接觸性皮炎患者,其中有些人是由于使用了來源不明的面膜、面霜、香皂、沐浴露等產品。不合規的產品,其成分本身就是個謎,致敏原就更復雜了。
留意產品“出身”
提醒大家,在使用護膚品或化妝品前,要留意該產品的“出身”。消費者可仔細查看產品是否有生產批號、生產廠家等信息。建議謹慎使用美容機構自行配制的產品,使用前先做皮膚測試。
人體皮膚具有較強的自我更新、代謝、保護等功能,因此,保護好皮膚屏障很重要。簡單來講,當皮膚屏障受損時,就會出現一些紅腫、刺痛、瘙癢的癥狀,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皮膚問題。
如果已經出現濕疹、蕁麻疹等病變,且反復發作、久治不愈,或者懷疑自己對某些成分過敏時,可到醫院進行斑貼試驗。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容易過敏的產品成分,以便日后選購產品時盡量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