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杰
隨OLED面板廠商的產能提升以及配套材料逐步實現全面國產化,產業鏈上游企業將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OLED面板原材料中取消了光學結構、液晶層與背光模組等,增加了有機發光材料,因此OLED面板成本結構也有極大不同,綜合比較成本結構,OLED面板上游產業鏈中設備、有機材料以及驅動IC領域具有更大彈性。
技術優勢突出,OLED率先在中小尺寸滲透率持續提升。OLED作為繼CRT與LCD后第三代顯示技術,多種維度優勢顯著,產業化工作已經開始,大尺寸全彩色器件目前尚處在產業化的前期階段。基于其技術特點在智能手機、可穿戴等中小尺寸領域滲透率持續提升,2021年AMOLED在智能手機領域滲透率已達35.3%,2023年有望進一步提升至42.5%。IT/TV作為AMOLED另一重要應用市場,滲透率提升潛力巨大,2022年OLEDTV滲透率僅3.4%,增長十分迅速,到2026年OLEDTV滲透率將有望提升至5.0%;隨蘋果積極推進中大尺寸OLED在其終端的搭載,ITOLED有望在未來接力中小尺寸OLED成為OLED發展的主要驅動。

資料來源:Omdia,國元證券研究所
目前OLED顯示屏主要由韓系廠商生產,但國內廠商已開始大規模布局,基于高性價比和充裕的產能配套,有望快速替代。我國當前新增OLED產線投資數量已超過韓國,據Omdia預測,2026年單看目前已公布項目,我國OLED面板產能有望占到49.04%,達到與韓系OLED面板廠商平分秋色。
國內OLED快速發展,帶動供應鏈國產化加速提升。隨OLED面板廠商的產能提升以及配套材料逐步實現全面國產化,產業鏈上游企業將具有極大的市場空間。OLED面板原材料中取消了光學結構、液晶層與背光模組等,增加了有機發光材料,因此OLED面板成本結構也有極大不同,綜合比較成本結構,OLED面板上游產業鏈中設備、有機材料以及驅動IC領域具有更大彈性:
設備端:彈性主要體現在新增蒸鍍設備,以及更大尺寸OLED面板升級所帶來的蒸鍍、轉運設備的增加,受行業景氣度及下游面板廠投資周期影響較大,其市場具有波動性;
材料端:OLED有機材料是OLED面板制造的核心組成部分,同時也是OLED產業鏈中技術壁壘最高的領域之一,在OLED面板中成本占比較高,隨下游手機和電視OLED面板產線的投產和產能爬坡,OLED面板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上游OLED有機材料在手機和電視領域的市場也將持續快速擴張。雖然OLED面板各環節普遍存在降本趨勢,但材料端降本壓力最小,因此材料端的上游廠商受降本壓力預計將會較小,有望成為OLED產業擴張最受益的環節之一;
驅動IC:與面板格局類似,OLED驅動IC目前也主要以韓系廠商為主,國內及臺系IC設計廠商替代空間十分廣闊。
萊特光電:覆蓋OLED材料全生產鏈,打破國外寡頭壟斷。實現材料端全產業鏈覆蓋,與國內OLED面板產業共成長。萊特光電采用從最上游OLED有機材料中間體開發、合成、到后端的升華前材料制備及終端材料生產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具有優秀的快速響應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公司OLED有機材料包括OLED終端材料及OLED中間體,為國內主要的OLED面板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和輝光電等客戶進行OLED終端材料的批量供貨。公司在RedPrime材料方面打破了常年來被美德日韓等少數國家專利壟斷,成為京東方和華星光電RedPrime材料的獨家國產供應商,同時也是和輝光電平板系列RedPrime材料的唯一供應商。

資料來源:愛集微,國元證券研究所
中穎電子:AMOLED顯示驅動芯片向前裝市場突破。公司是國內領先的MCU公司,鋰電池管理芯片+AMO?LED驅動芯片描繪新成長曲線。公司在OLED驅動芯片布局多年,早在2015年就與和輝光電合作開發AMO?LED驅動芯片,并實現了首個AMO?LED國內量產產業鏈合作,目前芯穎科技是全球主要的PMOLED驅動芯片供貨商之一,已經實現AMOLED手機面板驅動芯片量產,目前主要應用于前裝市場。
韋爾股份: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級平臺型芯片設計公司。公司致力于提供傳感器解決方案、模擬解決方案和觸屏與顯示解決方案。在智能手機、車載等領域,已經成功破局高端,且部分產品已走在全球先列。在CIS核心業務外,公司積極打造半導體設計超級平臺,通過加大模擬、射頻功率自研,外延并購synapticsTDDI團隊及深圳吉迪思,成功打造了“顯示觸控驅動+屏下指紋+外圍模擬+射頻+功率”的IC設計平臺。2021年公司TDDI產品在諸多一線手機品牌客戶方案中陸續量產;公司OLEDDDIC產品將在2022年應用于智能手機客戶產品方案中。
天德鈺(擬上市):LCD驅動IC領先企業。公司深耕顯示驅動領域數十年,在智能移動終端顯示驅動芯片、攝像頭音圈馬達驅動芯片、快充協議芯片、電子標簽驅動芯片領域皆與知名下游終端客戶取得了較好的長期合作,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在智能移動終端顯示驅動芯片方面,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華為、小米、傳音、中興等手機及亞馬遜、谷歌、百度等平板/智能音箱。在智能手機領域,據CINNOResearch統計,2021年上半年國內顯示驅動芯片領域,天德鈺出貨量占行業總出貨量的比例約12%,排名行業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