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博川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消防救援隊伍的思想理念和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油氣田生產的特殊性,其消防工作也具備一定的特殊性,油氣田場站消防人員不僅要具有豐富的滅火知識,而且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成為油氣田安全的保衛者,為油氣田的安全生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天然氣場站;消防救援人員;油氣田安全
石油和天然氣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油氣站是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系統的基本設施,安全問題是油氣站的生命線。做好油氣站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認真分析油氣站安全隱患,分析潛在風險因素,規劃防控措施。從人、物、環境、管理四個方面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油氣站安全管理質量,保障油氣站安全運行。
一、危險源
危險源以事故發生后所產生危害程度進行分類,可分為第一類事故危險源和第二類事故危險源。第一類風險事故危險源為事故發生過程中所產生的潛在排放所致危險,即事故發生過程中產生的危害材料、能量載體或有害物質等;第二類風險事故危險源包括在控制有害物質時產生的不安全條件、人類濫用行為和惡劣環境等各種因素造成傷害所致的危險。
(一)第一類危險源
石油、天然氣站是石油、天然氣運輸的關鍵環節,是石油、天然氣的重要運輸設施。石油和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具有危險性。
(二)第二類危險源
在油氣站,對象的不安全狀態主要是指油氣站的過程設備、現場設備、電氣設備、自動控制裝置和安全裝置的故障狀態。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泄漏石油和天然氣,閥門泄漏或因腐蝕和侵蝕而導致多余的金屬塌陷;各種法蘭及整體連接密封不當造成的石油、天然氣泄漏;電氣設備的錯誤操作引起的爆炸;油氣泄漏引起的火災和爆炸。如果不首先檢測和預防危險,自動控制裝置和安全裝置的故障可能會導致火災和爆炸危險。
不安全的人類行為是指可能造成傷害的人類行為,分為有意和無意兩類。有意不安全的行為包括:急于完成任務而忽視安全的重要性;一群人看到其他人違反規則卻沒有造成傷害或得到懲罰;所以效仿,相信自己的技術技能可以避免事故。無意不安全行為是指除了心理和客觀因素外由于技術原因無法正常工作。在石油和加油站,不安全的人類行為主要包括非法活動和操作失誤。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就會出現石油和天然氣泄漏、明火和事故。
預防重大生產危害的第一步是識別或驗證高風險生產區域(風險源)。需要由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根據毒性、爆炸性物質聯合制定危險物質的等級及其臨界值。國際勞工組織認為,各國應根據一定的工業生產條件,合理明確有害物質含量及其臨界值標準。該標準應該能夠代表該國最重要的風險管理依據,并且易于根據新經驗對其進行修改和完善。
在對重大風險進行日常研究和登記時,即使項目數量尚未達到臨界水平,但也應該根據行業指標,預估發生意外的死亡人數、財產損失、社會影響等因素。如若不然,一旦發生重大風險,則經濟損失量更大,社會負面影響更大,同時資源使用量更大。
二、加強消防人員對石油天然氣場站滅火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一)知識的提高和創新
能夠靈活地將消防知識運用到油站和加油站的工作實踐中,對消防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消防員需要了解各種裝備器材的操作,同時在規劃和學習專業技能的過程中,也應該對消防設備和技術操作流程有完整的了解。
(二)了解石油天然氣場站各個區域的特點
因為加油站危險點多,且距離較遠,訓練有素的消防員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道德操守和心理素質,還要對加油站的各個區域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可以提前計劃并更好地了解實地情況。此外,更好地了解油氣站各個區域的特點也有助于使現場通信和消防設備更加高效地投入使用,從而有效地提高滅火速度和效果,也可以保證消防活動的安全開展,達到徹底提高消防質量,減少經濟損失和油氣站破壞的目的。
(三)改進和加強新消防員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工作
其一,在消防工作中,應加強新消防員平時的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并將其作為安全管理、減少各類隱患事故的重要手段。同時,在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體系上狠下功夫。此外,要制定切實可行的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規劃,明確各相關部門以及各類管理機構的職責,督促各級各類機構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持之以恒構建有消防專業特色的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體系。
其二,消防安全教育必須從新進職工抓起,以提高其在突發情況時的自救和互救技能。在教育中,重點將消防知識教育納入入隊的基本教育內容,與其他教育內容同等對待,幫助其深刻認識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從而為消防安全知識普及以及其他教育內容的深入開展奠定基礎。
三、加強消防救援人員的日常技戰術訓練
在當前形勢下,消防救援行動逐漸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特點,這就要求消防員具備較強的隨機應變滅火能力。在消防救援人員的日常技戰術訓練過程中,需要重點提高消防裝備性能,提升消防救援人員對裝備的操作技能水平,并強化消防救援隊伍的滅火能力,從而將消防員的消防救援能力進行提升。
(一)進行針對性訓練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千日”,作為油氣田的保衛者,消防工作不能紙上談兵。因此,在掌握了扎實的消防理論知識后,需要進行實踐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有針對性的培訓是提高消防人員專業水平的關鍵,也是培養積極思維和強大心理素質的重要一步。例如,在實戰結束后,進行救援分析,共享救援信息,以進一步提高消防員理論知識與消防實踐技能的融合,使其認識消防救援過程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二)提高身體素質訓練強度
對當前消防員現狀進行分析可知,現在大多數消防員都是90后、00后,因為成長環境等因素從小沒有吃過太多的苦,身體素質相對較弱一些。但是救火任務不同于一般的任務,是需要體力、耐力與滅火知識、經驗相結合的,如果身體素質跟不上也會影響救援的質量。因此,在消防實戰訓練中一定要加強對消防人員身體素質的訓練,不僅要保持其靈敏性,更要保證其具備一定的速度和力量,這樣才能全面提升消防員的滅火處置能力。
(三)確保消防車輛合理應用于實戰
消防車輛在實戰中合理的應用,可以確保在實際救援中能夠科學合理布置戰術位置。接到火災報警后,消防員要根據日常“六熟悉”所掌握的現場情況,在趕往火災現場的行駛途中合理調整車輛編隊位置,使消防車輛能夠快速停靠到有利于火場滅火的位置,從而充分發揮消防車輛的戰斗效能。人員與裝備有機結合才能保持消防救援隊伍的戰斗力量,為今后接受更加復雜困難的任務,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制定并完善油氣田場站應急救援預案
(一)收集基礎資料,劃分危險區域
有關部門要先收集油氣田場站的基本情況及相關信息,對油氣田場站的生產流程及周邊環境情況做好評價報告,根據生產流程及安全現狀判斷生產設施中不同程度的危險與生產類型,油氣田場站的基本情況包括類型、基本功能及所處位置等,生產流程包括工藝裝置、功能設備等,周邊的環境情況包括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等。同時,安全現狀評價報告還應該包括對油氣田場站周邊環境的調查,有關部門還要評估油氣田場站中敏感區的爆炸危險及硫化氫重度危險系數,以便于提出合理的風險防范措施用于整改。值得一提的是,油氣田場站中的危險區域劃分工作可以從具體的生產流程及安全現狀評價中出發,具體劃分為油氣田場站的裝置區、生活用氣區、脫硫裝置區等。
(二)分析危險因素,評估應急能力
有關部門要統計油氣田場站中的設備與設施故障,并按照危險區域的劃分來分析故障處理的程序與具體的步驟,再根據實際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研究可能在油氣田場站生產過程中突發的事件類型,比如微泄漏、穿孔、爆炸、中毒等,以此來判斷事故的泄漏部位及是否會出現其他現象。微泄漏主要發生在設備與管線的連接處,閥門元件的密封不合格等都可能引發天然氣的微泄漏。設備和閥門的連接點因為內部壓力,需要向外釋放介質,就容易引發天然氣、硫化氫等物質的泄漏。泄漏事故又可以根據程度劃分為一般泄漏事故與嚴重泄漏事故,主要是依據油氣田場站泄漏事故是否能夠采取閥門進行控制,一般事故可以通過雙級閥門進行控制,嚴重泄漏事故則可以根據單級閥門進行控制。如果是特別嚴重的泄漏事故,則油氣田場站中的控制是無效的。
此外,油氣田場站還容易出現著火事故,主要是在油氣田場站發生泄漏以后產生的次生事故,油氣田場站內燃燒的部位如果能夠通過雙級閥門進行控制并且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就屬于一般性的燃燒事故;如果可以通過單級閥門進行控制則屬于嚴重燃燒事故;如果油氣田場站的泄漏部位控制無效,則屬于特別嚴重的燃燒事故。
油氣田場站中的爆炸事故通常是因為燃氣與空氣混合物在密閉的空間內出現了局部的燃燒,容器內的混合物在一瞬間被完全燃盡,所以容器內的壓力猛然增加,產生了強大的沖擊波,這種現象就屬于爆炸事故。而爆炸事故也可以根據后果的嚴重程度來劃分,一般爆炸事故發生以后,人員與設備都沒有損傷,嚴重爆炸事故雖然會造成人員與設備的損傷,但不影響后續的正常生產。如果是特別嚴重的爆炸事故,則不僅會損壞設備,還會影響油氣田場站的正常生產。爆炸事故一般會在油氣田場站置換與升壓的操作中發生。中毒事故則主要發生于油氣田場站的天然氣泄漏問題中,容易導致現場的工作人員出現中毒的情況。這時候,有關部門就要依照油氣田場站的現狀安全評價報告,測定在極限條件下中毒事件的影響范圍,并對事件的后果進行準確分析,評估油氣田場站的現有應急能力,并根據現場人員的配置情況,分析油氣田場站周邊的環境,做好油氣田場站本站的安全防護措施,以提升油氣田場站本站的應急能力。同時,有關部門在分析與評估工作中,應統計油氣田場站同類型場站、設備及設施的故障情況,用于更加具體的分析工作。
(三)明確具體要求,掌握空間信息
有關部門要在發生事故以后攜帶氣體檢測儀到現場,判斷作業安全區域情況,空氣中硫化氫的濃度以100ppm為界定,大于這一標準屬于危險區域,小于這一標準就屬于安全區域,要據此設置油氣田場站現場的警戒距離標準,根據油氣田場站的安全現狀評價報告進行分析,確定警戒線的距離。現場的警戒人員要攜帶相應的安全防護器具及氣體檢測設備完成群眾的疏散工作,勸阻非搶險人員離開本區域,盡可能地切斷油氣田場站中危險區域的電源,以免發生電火災害。同時,在警戒區中要懸掛警示牌,用于疏散人員,依照油氣田場站的周邊調查情況,參考油氣田場站集輸規模與熱輻射影響距離,可以參考現場硫化氫濃度為20ppm時的擴散范圍,其爆炸云團的不同超壓時爆炸半徑都可以參考這一標準。此外,根據油氣田場站危險區域的劃分,有關部門要完成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工作,根據油氣田場站周邊環境的調查信息,制定油氣田場站應急控制措施與應急聯系通訊錄,經由相關管理部門審批以后,保證應急處理預案的規范性,由管理部門的負責人簽署發布以后,可以在相關部門進行備案。
(四)加大對廣大企業人員的宣傳教育
在企業員工消防宣傳教育方面,要盡可能創新消防安全宣傳形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可以通過LED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拓寬宣傳覆蓋面,使消防安全教育滲透到企業的各個層級,使大家都能掌握基本的防火、避災、自救、互救技能,以達到人人都有消防安全意識的目的。同時,各個企業應與地方消防部門、社會消防培訓教育機構形成聯動教育機制,對消防知識的教育普及也應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知識教育和火災初期撲救技能培訓。也就是說,在企業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教育中,應充分借助社會力量的作用,培養綜合型職工,切實將消防安全知識學以致用,從根本上提高消防安全質量。一旦發生危急情況,可以及時配合消防員做好應急處理工作。
五、結語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油氣田場站滅火救援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必須要提高消防人員的滅火知識和實踐能力,針對石油天然氣場站火災發生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找到現存消防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并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相應的措施彌補和提升,為實現石油天然氣場站安全生產和高效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宋金成.關于提高油氣田消防人員的應急救援能力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22):103-104.
[2]陳俐穎,徐萊,周楊.淺談如何提高軍隊油料庫站應急情況處置能力[J].中國儲運,2020(0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