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明
不怕起步晚,只怕停下來
2022年浙江高考作文素材是這樣的:“新時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開拓創新……‘90后青年工人楊杰,從一名普通的學徒工成長為“浙江工匠”,獲得浙江省勞動模范稱號……以上材料對你未來發展有什么啟示?請寫一篇文章。”
材料中提到的“90后”青年楊杰,是湖北省黃梅縣的農村青年。中考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縣高中。楊杰帶著父母的殷切希望,開始了高中生活。千軍萬馬爭奪獨木橋的高中生活,給楊杰增加了沉重的學習壓力,遠離親人正處于青春期的他,開始沉迷于電腦游戲,高中僅僅讀了半年,就再也跟不上學習進度,不得不向父母提出“不再讀高中考大學了”。
父母非常生氣,但也拗不過楊杰,就這樣他輟學在家。有一天,楊杰隨父母去城里的姑父家。姑父是一位機器維修工人,家里貼滿了獎狀。姑父自豪地告訴他一張張獎狀的來歷,原來姑父是廠里的技術能手,他憑聲音就能聽出機器的毛病。廠里的領導和工友對他都很佩服。姑父的一張張獎狀,重新燃起了楊杰心中的夢想,但想到自己沉溺游戲,荒廢了學業,現在輟學在家,不知怎么才能重新努力進入高考考場。他問姑父:“能不能想辦法讓我再去讀高中?我想為考上大學重新拼搏!”
“再去讀高中考大學沒有這個政策,重新讀初中考高中又繞了一大圈彎路。但你可以換一條路徑去爭取成功啊!我看你對實際操作很感興趣,不妨去讀技校,學一門技術,你一樣可以獲得成功。”楊杰聽了,使勁地點著頭。在父母的支持下,楊杰走進了一所中專學校。
三年之后,18歲的楊杰中專畢業,他離開家鄉,來到浙江,成了玉環市一家機械公司的維修工。“來到玉環后,我完全開竅了。”楊杰發現,當地有很多小微企業,周圍的人都很拼,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同樣能獲評市級、省級榮譽。
為了能在實踐中多學知識,楊杰與帶他的師傅形影不離。稍存疑慮,便纏著師傅問到底。有時,為了弄清一個原理,他把相關圖紙翻來覆去反復琢磨、研究,直至弄懂弄通為止。每天修完設備下班后,楊杰都在電腦上將檢修過程重新記錄一遍,并嘗試制作設備的工作原理說明書。他說,這樣可以讓自己更加了解設備的原理構造,維修起來也更加熟練。不僅如此,楊杰還利用自己懂電腦的優勢,上網自學機修知識。如果遇到下班,設備還沒有維修好,同事們都會先去吃飯,楊杰飯卻不去,就待在車間和機器死磕。
成功不負勤奮,20歲時,楊杰通過改造機器的電氣控制,重新設計控制程序,降低了機器的故障率,為公司節約了20多萬元。自此,楊杰成為“玉環技術能手”;23歲時,他成為“臺州市首席技師”;24歲時,他成立了“臺州市楊杰技能大師工作室”;2021年,楊杰入選“浙江工匠”;26歲時,他被評為“浙江省勞動模范”。
2022年6月7日中午,姑父打電話祝賀楊杰:“你的名字進入了高考,成為作文素材了,這下你在全國都出名了,祝賀你!”楊杰這才知道,自己當年雖然無緣高考,但自己的名字卻以這樣一種別樣的方式進入了高考考場。
6月8日,楊杰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寫道:“沒想到以這樣的方式‘參加高考,算是圓了我的高考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刻苦鉆研,堅持工匠精神,換一種途徑,一樣能登頂夢寐以求的成功。”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