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
包珍妮出生在浙江省文成縣一個普通家庭,一周歲后,她還站不穩(wěn)。醫(yī)生診斷她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癥(SMA),并斷定她“活不過四歲”。聽到這個令人心碎的診斷結(jié)果,包宗鋒夫婦覺得天都要塌了。然而,今年珍妮已經(jīng)二十一歲了。雖然,癱瘓在床需要24小時佩戴呼吸機才能活命,但她勤奮刻苦,堅持創(chuàng)作,已出版了詩集《予生》,還學會了多國語言。
珍妮兩歲時,因一次感冒而導致肺部嚴重感染,持續(xù)高燒,呼吸困難,第一次被送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這場大病使她的雙腿完全失去了運動能力。爸媽每天給她講充滿童趣的小故事,陪她一起看圖說話,慢慢地,小珍妮愛上了閱讀,認識了許多字。
轉(zhuǎn)眼間,珍妮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爸媽每天推著輪椅送她去茶山小學讀書。她學習刻苦,獎狀貼滿了家里的半面墻壁。可是,即將小學畢業(yè)時,珍妮連續(xù)兩次被送進重癥監(jiān)護室,搶救回來后只能躺著,再也站不起來了,也無法握筆寫字了。
這一年,包珍妮再次感染肺炎,呼吸衰竭,醫(yī)生只好把她的氣管切開,包珍妮再次被送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這已是她第四次與死神較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全身肌肉萎縮無力。不久,包珍妮全身只有右手大拇指能小幅度動一動,體重只剩下18公斤。
父親因沉重的壓力產(chǎn)生了自殺的念頭。一天,手指還能勉強活動的包珍妮偷偷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你連死亡都不怕,難道還怕活著嗎?像我這樣都能有勇氣面對生活,你是我的爸爸,有其女必有其父,你要比我更勇敢才對。”
2017年,上海一個漸凍癥關愛中心送給包珍妮一臺眼控電腦,從此,包珍妮每天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躺在床上,盡管只有右手大拇指受大腦指揮,但珍妮每天在網(wǎng)上嘗試寫作,還自學法語、英語、日語……
包珍妮迎來十六周歲生日的那天,她閉上眼睛默默許下心愿:我會努力過好每一天,希望能活到下一個生日。
“我想做個詩人/做一個隨心所欲的詩人/盡寫些奇怪的詩/對于旁人的評價不聞不問。”這是包珍妮寫下的第一首詩《做個詩人》。長期臥床的珍妮,想到小時候媽媽做的海鮮最好吃,想到小學的教室和課堂,她想到過年在外婆家團聚。于是,她寫下:“窗外麻雀喳喳叫,河上小橋楊柳輕輕搖,稚嫩孩童開懷笑……在田園里奔跑,無拘無束多逍遙。”這首《故鄉(xiāng)游》還被編配成歌曲,被歌手演唱。
2020年2月29日,包珍妮接到央視導演的電話,稱她此前為《經(jīng)典詠流傳》創(chuàng)作的歌曲《草》振奮人心,希望她能以抗疫為主題重新創(chuàng)作歌詞。接到邀請后,包珍妮先后交出了兩稿,但她自己并不滿意。3月6日,包珍妮因氣切套管損壞,不得不做氣切口擴大手術,暫停創(chuàng)作。當她從手術車上被放到ICU的床上時,她馬上就說:“爸爸,你把手機拿給我,央視那邊的任務,歌詞我還沒改好,我今天或者明天一定要把它改好。”爸媽看著倔強而認真的女兒,一時間被感動得淚濕雙眸。
“一棵草何其渺小,風一吹它就彎了腰,可草總是結(jié)伴而生,相視著彼此微笑……你看陰霾正在被趕跑,陽光穿透云層來照耀,無數(shù)的人勇敢微笑,堅信明天會更好……”《草》是央視“復學第一課”上唱響的戰(zhàn)疫主題曲,MV播出后,網(wǎng)上評論一片“感動”。網(wǎng)友們看了視頻后紛紛留言:“像小草一樣堅強生活。”“感動!為包包的堅強點贊”……可見,不管你身處怎樣的困境,只要自己積極向上,上天一定不會辜負一個堅強努力的人。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