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運金
碳酸鋰價格自2021年年初的5萬元/噸,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飆升至50萬元/噸,整整翻了十倍。筆者記得一年多前,很多新能源行業研究員對碳酸鋰的供需判斷還是供給略大于需求,如今口風都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了,都認為供不應求,供給存在缺口,出現缺口的原因是需求端的超預期增長。由于鋰資源的開發和投產周期長,比如鋰礦開發周期需要3-5年,鹽湖提鋰開發周期需要5-8年,所以鋰資源供給端增加需要時間,但需求端由于動力電池項目擴產速度快,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動力電池發貨量的同比增幅均高達1.6倍,供應增速落后于需求增速,由此導致的供需錯配,碳酸鋰價格暴漲。
全球范圍看,鋰資源并不稀缺。在7月21日召開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礦產資源并不是產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已探明的鋰資源儲量可以生產160TWh的鋰電池,完全足夠生產全球需要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另外,曾毓群還認為,電池不同于石油,石油用了后就沒有了,電池里面絕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
8月18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江西省工信廳、宜春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國鋰業大會上,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表示:“鋰資源足夠滿足全球新能源車發展需要,隨著全球鋰項目產能釋放的高潮到來,鋰鹽價格有發生逆轉的可能。”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今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也指出,全球鋰資源儲量很大,本身并不短缺。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1年數據顯示,全球已探明鋰資源量為8856萬金屬噸,儲量約2200萬金屬噸。去年全球鋰礦產量折合10.5萬金屬噸,僅為探明儲量的0.48%。目前,除主要鋰礦、鋰鹽企業外,傳統礦企、下游鋰電材料及終端汽車廠商為保障自身鋰資源供給,也在加速布局鋰礦資源,建設自身鋰鹽冶煉工廠,相信隨著這些產能釋放出來,鋰的供給將不是問題,另外鋰資源的回收量越來越大,也能緩解鋰的供給壓力,由于供需不再緊張,碳酸鋰的價格也可能大幅下降。
從資源端角度,全球的鋰資源供給50%來自于澳大利亞,它將鋰礦石運到中國,被中國企業加工成碳酸鋰和氫氧化鋰,30%鋰資源來自南美,包括阿根廷和智利的鹽湖開發;最后20%來自于中國青海的鹽湖、江西云母礦和四川的川礦。中國供應全球70%的鋰深加工產品,其中50%是依賴澳洲礦的資源供給。
簡單回顧下2014年以來碳酸鋰的價格,從2014年9月開始碳酸鋰價格開始上漲,分別在2016年4月和2017年11月到達階段高位17萬一噸的價格,2017年11月之后一路下跌,最低價格跌到2020年8月的4萬元一噸,2020年8月以來則啟動了最大的上漲行情,最高漲到2022年3月的50萬元一噸。碳酸鋰價格兩次上漲期,都是伴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銷量大幅增長,帶動對碳酸鋰需求大幅增長,但供應端增速卻難以迅速跟上,導致行業出現了嚴重的供需錯配,引發碳酸鋰價上漲。回望歷史上碳酸鋰的價格走勢,供需錯配時價格大幅上漲,但一旦供過于求,價格則會暴跌,投資者對碳酸鋰價格不宜抱有太高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