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我國制造業PMI為49.4%,低于臨界點,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景氣水平有所回升;非制造業PMI為52.6%,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仍位于擴張區間,連續三個月恢復性增長;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7%,比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總體延續恢復發展態勢,但擴張力度有所減弱。總體上看,面對疫情、高溫等不利因素影響,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企業積極應對,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恢復發展態勢。
1-7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8%,保持較快增長;利潤同比下降1.1%,上半年為增長1%。前7個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16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占39%,與上半年持平,其中14個行業利潤增長5%以上。1-7月裝備制造業利潤降幅較上半年收窄2.1個百分點。7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8%,連續3個月回升。前7個月,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長1.05倍;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降幅較上半年收窄5.6個百分點。
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增長21.6%
長期以來,我國進出口以貨物進出口為主,服務貿易則長期處于逆差狀態。然而,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迅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克服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實現了恢復性的增長。2021年我國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5.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1%,創歷史新高。服務出口世界排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2022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1.6%;其中服務出口1.4萬億元,增長了24.6%。
歐元區8月CPI同比初值為9.1%,續創歷史新高。扣除食品和能源的HICP初值較上年同期上升5.5%。同時歐元區8月經濟景氣指數從上月的99降至97.6,已跌至19個月低點。此外,歐元區8月制造業PMI初值錄得49.7,為近26個月以來的低位;服務業PMI初值錄得50.2,為近17個月以來的低位;綜合PMI初值錄得49.2,創近18個月以來的低位。有經濟學家表示,由于歐元區高企的通脹勢頭很難被遏制,經濟已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故歐洲央行可能會在“遏制”通脹之前先“扼殺”經濟增長。
美國8月服務業PMI初值錄得44.1,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制造業PMI初值錄得51.3,創2020年7月以來新低;綜合PMI為45,創下2021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新訂單指數為48.8,是2020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企業強調,客戶在安排新訂單方面更加猶豫。分析稱,數據表明整體服務業活動進一步收縮。商業活動總體急劇下降,是自2020年5月以來最快的下降。此外,美國二季度實際GDP增長修正為-0.6%;實際GDP年化季環比初值為-0.9%;核心PCE價格指數年化季度環比為7.1%。
南非7月份CPI為7.8%,高于6月份的7.4%。交通、食品和非酒精飲料、住房和公用事業繼續對年利率構成主要上行壓力。面包和谷物、油脂、燃料和電力的影響顯著,其中燃料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56.2%。通脹上升促使南非央行上個月將基準利率提升75個基點至5.5%。與此同時,該國的失業率徘徊在34%左右。南非儲備銀行近日表示,勞工工資漲幅已超過3%-6%的通脹目標范圍,若工資漲幅無法與對應的生產力提高匹配,將導致通貨膨脹,屆時可能需要實行貨幣緊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