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兩周,北向資金凈流入呈先降后升的V型走勢。從成交額來看,滬股通合計成交超664億元,深股通合計成交金額超760億元。近日市場指數震蕩下跌,賽道股集體大跌,板塊從高位的賽道股向低位的藍籌股大切換,反彈后賽道股失去支撐再度下跌。市場高低切換,接下來以預期低位藍籌為驅動力展開反攻的概率在增大。
個股方面,陸股通前十大活躍股包括寧德時代(300750)、貴州茅臺(600519)、隆基綠能(601012)、格力電器(000651)、通威股份(600438)、韋爾股份(603501)、贛鋒鋰業(002460)、萬華化學(600309)、中國平安(601318)、鹽湖股份(000792)。
8月31日,格力電器(000651)獲北向資金增持2152.12萬股,公司已連續3日獲資金增持,共計2746.74萬股,最新持股量為5.7億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10.12%。
上半年格力業績向好,給予市場較大信心,或是資金流入的主要原因。
8月30日晚,格力電器發布2022年半年報。報告期內,格力電器上半年營收952.22億元,同比增長4.58%;凈利潤114.66億元,同比增長21.25%;扣非后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3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31.44億元、同比增長316.5%。
整體業績向好,在業內看來受益于格力電器渠道變革效益漸顯。針對上半年公司業績境況,格力在財報中稱,上半年,格力電商加強生活電器銷售、社交化電商應用、直播帶貨、下沉渠道開發等方面發展,并在訂單管理、物流、客服等方面推進數字化運營,新零售渠道改革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上半年電商渠道方面,格力拓展了阿里巴巴(貓享&喵速達)、拼多多、唯品會、抖音等多個電商平臺旗艦店,并在主流電商平臺增加了風管機業務;下沉渠道方面,開拓了“格力+京東”聯合門店,并發展天貓優品渠道。
接下來格力電器或將以“線上下單+線下體驗”的新零售模式對銷售渠道進一步對其數字化改造。
中信證券認為,綜合來看,格力電器渠道改革步入深水區,經營邊際改善,低估值疊加高股息,長期配置價值凸顯。
8月30日,萬華化學(600309)獲北向資金增持153.11萬股,已連續5日獲資金增持,共計1073.79萬股,最新持股量為2.61億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8.33%。
萬華化學重點建設項目獲批,產業進程大步邁進,未來發展預期提升,或是資金關注其的主要原因。
8月23日,萬華化學發布公告稱,公司120萬噸/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烴項目獲得核準批復。項目建設地點位于煙臺化工產業園,建設內容包括12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25萬噸/年低密度聚乙烯(LDPE)裝置、2×20萬噸/年聚烯烴彈性體(POE)裝置、20萬噸/年丁二烯裝置、55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裝置(含3萬噸/年苯乙烯抽提)、40萬噸/年芳烴抽提裝置以及配套輔助工程和公用設施,總投資176億元。
公司乙烯二期獲核準批復,意味著其POE從0到1的國產化突破將提上日程。
據安信證券觀點,未來全球碳中和與新能源大趨勢下,POE光伏需求持續提升,成長空間巨大。但我國POE完全依賴進口,全球產能掌握在美日韓等幾家外企手中,地緣政治不確定因素下,解決光伏供應鏈“卡脖子”問題迫在眉睫。POE自研技術壁壘極高,但一方面陶氏CGC茂金屬催化劑專利近年來已到期,而萬華已于2021年完成共聚環節中試,如今乙烯二期獲批,工業化有望水道渠成,且憑依石化一體化布局,公司有望實現原料α-烯烴自給,成本端優勢將更為凸顯。
從公司產業鏈的自研項目分布看,早期萬華研發重心以聚氨酯板塊產品為主,2011年搭建研發平臺后,以PO配套聚醚多元醇為契機,公司石化產品圍繞C2/C3/C4遍地開花,而自研項目的重心基本分布在石化產業鏈的下游的高附加值項目,萬華化學由此走上多元化、高端化道路,隨著乙烯二期逐步推進,未來新材料項目的開發亦有望持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