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北京晶品特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品特裝)是一家主營光電偵察設備和軍用機器人的研發制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多個型號系列的無人機光電吊艙、手持光電偵察設備、單兵夜視鏡、手持穿墻雷達、排爆機器人、多用途機器人、便攜式偵察機器人等。
晶品特裝此前于6月13日IPO上會并獲通過,目前已遞交注冊申請,準備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此次IPO擬募集資金63,045.50萬元,其中40,000萬元擬用于特種機器人南通產業基地(一期)建設項目、13,045.50萬元擬用于研發中心提升項目、10,000萬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盡管晶品特裝近年營收業績增長迅速,但是資產負債率較高,資金周轉壓力較大,然而在臨近上市前夕,公司卻投資購置了不明用途房產,同時還發生大額股份支付費用調整,大幅拉低了凈利潤。此外,公司在關聯方交易、研發費用等多個方面也存在不少值得質疑之處。
招股書信息顯示,報告期內,晶品特裝的資產負債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流動速動比率、應收及存貨周轉率低于行業均值,顯示出資金周轉存在一定壓力。
從現金流量上來看,公司的經營現金流近年來持續為負值,直到2021年才從負轉正;投資現金流也持續為負。在此情況下,現金流整體卻始終處于凈增加狀態,主要是依靠進行了多輪增資籌集到的股東出資款進行維持。這或許表明公司自身盈利能力不足,需要持續依賴外部投資維持經營。
另一方面,2021年晶品特裝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明顯大幅增加。招股書解釋稱,報告期內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主要是購買理財產品、支付特種機器人南通產業基地(一期)土地使用權及工程建設款支付的現金。
同時,報告期內重大資本性支出中顯示,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除了報告期內公司特種機器人南通產業基地(一期)建設項目購置土地使用權之外,還包括新建房屋建筑物和購買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創新路15號的土地及房屋建筑物預付的土地出讓金等。

該情況同樣可以在非流動資產狀況中得到印證。招股書顯示,2021年末公司非流動資產余額較2020年末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2021年12月公司購買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創新路15號的土地及房屋建筑物,預付辦公樓購置款1,440.00萬元。

2021年12月,公司與北京興昌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實物資產交易合同》,標的為北京昌平區創新路15號1幢1層、2號樓1-2層、3號樓1-5層房產及土地,轉讓價款4,800.00萬元人民幣,使用權面積7,519.99平方米,建筑面積4,729.85平方米。
關于2021年底購入的這片土地及“辦公樓”究竟是用作何種用途,晶品特裝并沒有做出任何明確說明,也并未提及后續相關計劃。令人疑惑的是,根據晶品特裝的募投項目介紹,除南通產業基地建設項目之外,另一個研發中心提升項目計劃利用原有場地,而公司主體正在使用的兩處租賃房產也均在近期進行了續簽,那么又為何急需另行購置辦公樓呢?

此外,在2017年至2019年度,晶品特裝發生股份支付費用共計5.15億元。其中由于對公司員工的股權激勵從授予時一次性確認變更為按服務期進行分攤,2019年末加速行權,在對財務報告進行更正后,2019年度凈利潤減少了約1.4億元。在經營資金持續緊張的情況下依然進行大額股份支付及購置房地產,或許存在趁上市之前抽空公司資金及利潤的嫌疑。
記者發現,晶品特裝的招股書中,關于關聯方交易的記載似乎出現了前后矛盾。
根據招股書中的關聯方交易信息,公司與關聯方四度空間之間僅2019年存在29.20萬元的采購交易。然而,在關聯方應收應付款項中,卻能看到四度空間于2021年仍對公司有132.74萬元預付款項。與四度空間之間預付款的數據并未體現在關聯交易之中,公司招股書的信息披露顯然出現了前后不一致的紕漏。


記者還注意到,晶品特裝2019年及2020年稅務加計扣除金額和研發費用金額差異較大,公司給出的原因包括認為手續繁瑣、存在泄密風險及對所得稅影響不大而主動放棄部分項目的加計扣除,部分技術合同未履行相關登記手續等。2019~2021年造成的差異金額分別為1150.98萬元、2527.55萬元、180.82萬元,而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2.10%、15.53%、5.27%,明顯同步出現大幅下降。
公司由于主觀原因放棄申報加計扣除,造成稅務加計扣除口徑和會計口徑的研發費用金額差異較大,或存在變相提高研發費用率的情況。未安規定登記技術合同,也有可能帶來潛在的法律糾紛風險。
此外,公司與包括四度空間在內的關聯方及非關聯方之間均長期存在資金拆借,同時還存在實控人借用他人賬戶代墊費用的情況。這也表明公司內控制度和意識較為薄弱,在公司治理上的隨意性較大,或存在較高的潛在內部治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