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藝術設計”具有相當廣泛的含義,它不僅包含空間實體形態的布局營造,并且其表現形式更多的不是為了簡單地美化環境,而是要滿足人們精神上的更高需求,并且更重視對人在環境中的情感調節和控制。環境藝術設計的全部實踐活動就是一種人類情感的物化表現過程,是將知識和情感條理化的過程,使環境達到釋放情感、刺激反應、勾起回憶和激發想象的作用。就一般層面而言,環境藝術設計是創造愉悅視覺的活動,是一個追求歡愉視覺的形式塑造過程。
在環境藝術發展中,可以將其認為是科技與藝術的結合,通過創造藝術的形式,推動創意產業和環境藝術產業的蓬勃發展。當前環境藝術設計需要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原則,提升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意性,還要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競爭能力。
環境藝術設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強調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之間的互動關系,而且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提升環境藝術設計教學質量,也能發展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基本素養,讓學生在未來更好地參與到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中。目前市場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工作提出新要求,結合市場方向的理念和信仰,優化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進而才能更好地滿足行業發展對于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目前在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中國創意人才,而且相關創意產業發展不足,進一步制約和阻礙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有效發展。因此,在推動我國創意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一批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其主要原因是想法來自于人才,加強創新型人才培養,也能提升創意產業高端人才的凝聚力和創新力。此外,人才作為創意產業的靈魂,需要強化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充分發揮人才在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方面的作用,還要盡可能地挖掘人才培養的潛能,加強人才理論知識的積累。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在發展中,如何培養設計人才和行業領導者的創新能力,成為當前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主要問題。
由此可見,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應用型、創意型專業,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應堅持能力為重, 重視實踐環節, 讓學生接觸實際設計項目, 強化學生的綜合訓練和能力培養。同時, 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 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教學之路, 不斷積累教師的項目設計經驗和科研實踐教學能力, 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設計和創新設計能力, 以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性復合型專業人才。
《設計》雜志編輯部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