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摘要:在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經濟快速發展的雙重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人更愿意選擇到城市里發展,這就造成城市的土地資源出現了緊張的局面。為了緩解這一壓力,高層住宅建筑便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但高層住宅建筑不同于普通住宅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其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文章從高層住宅建筑火災的特點和火災現場人員疏散的難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人員疏散對策。
關鍵詞:高層住宅建筑;火災;人員疏散;對策
雖然高層住宅建筑符合城市建設現代化的需求,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了卓越的力量,但高層住宅建筑層數多、建筑高的特性,使得居住的人數遠超普通住宅建筑,火災救援的壓力更大,如果在火災中不能保證居住人員安全疏散,后果將不堪設想。
一、高層住宅建筑的火災事故特點
在我國消防車噴水的高度是劃分高層住宅建筑的重要指標,根據GB50352-2005《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定,將住宅建筑依層數劃分,住宅建筑總層數10層及10層以上的為高層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由于高層住宅建筑層數多、住宅人員數量龐大,一旦發生火災,危害性要遠超于低層建筑。
(一)火勢兇猛,發展迅速
高層住宅建筑發生火災時,火勢兇猛、發展速度極快,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高層住宅建筑的建造結構,電梯井、風道、樓梯間、各類管道井等是高層住宅建筑的標準配置,在火災發生的情況下,樓梯間等會產生“煙囪效應”,在極短的時間內火勢可以迅速蔓延到頂層;二是外力因素——風,風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在物理學角度上,它的大小是會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而發生變化的,在高層住宅建筑中,樓層的高度與阻力之間成反比,高度增加,阻力就會減少,那么風力就會不斷增加,一旦發生火災,在風的作用下蔓延速度非常迅速。
(二)人為火災與電氣火災事故率較高
所謂的人為火災主要是指由于人們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行為而引起的火災,如在裝修過程中隨意堆放雜物,并且擅自使用高負荷或者是極易產生明火的設備;吸煙后不熄滅煙頭便隨意丟棄;夏天房間內使用蚊香不采用相應的防火措施等;另外就是建筑物內電路年久失修,出現嚴重的老化問題,但是建筑使用人員和管理人員始終抱有僥幸心理,不及時進行更換或者是維修。電氣火災事故主要是指人們所使用的電氣線路、用電設備、器具以及供配電設備出現故障導致的火災,高層住宅建筑的人員相對較多,如果用電設備出現故障或者人員在使用的過程出現操作不當,就極易引發火災。
(三)人員轉移疏散難度較高
人員疏散的難度較高主要因為高層住宅建筑的體積大,所容納的人員數量非常多,一旦發生火災,人們容易恐慌,普通群眾缺乏相應的火災自救知識,在火勢蔓延迅速的緊急情況下,留給他們思考的時間非常有限,很容易出現“亂成一鍋粥”的現象,由于高層住宅建筑樓層較多,火災救援疏散工作難度更大。
二、高層住宅建筑的人員疏散難點
(一)火場內部外部偵察困難
不管是滅火還是疏散受困人員,都需要對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建筑物內的布局進行全面的了解,但由于物品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煙霧,很容易對在場人員的身體造成損害,所以在火災發生時,對火災現場做全面偵察的可能性很低。另外物品燃燒的火勢一旦加劇,火花四濺,加上燃燒時制造的聲音,偵察工作更會陷入困境。還有一點就是高層住宅建筑的高度是非常高的,但我們現在用于滅火的器材,并不能與樓層的高度相匹配,這同樣也影響了火場外部的偵察。
(二)人員過度集中,易出現混亂
因為高層住宅建筑具有樓層高的特點,所以較其他建筑而言,高層住宅建筑的容納空間較大,居住人員數量更多,并且過度集中,個體差異也很大。首先,在火災發生時,每個人的感知度是不一樣的,有部分人員可能很快就會聞到燒焦的味道或者察覺到有火燃燒,但有部分人員的察覺力會較弱;其次,每個人應對火災的第一反應也不一致,有部分人員會盡快想辦法撤出火災現場,有部分人員會立刻采取救火措施等;最后,就是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樣,很多人在火災發生時會變得驚恐不安,失去理智,只想著要快速逃離,無秩序,容易出現擁堵、踩踏事故,增加救援疏散的難度。
(三)“煙囪效應”增加疏散難度
火災現場疏散受困人員本來就是一件爭分奪秒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有人遭遇不測,但高層住宅建筑的管道、豎井等在發生火災時會產生“煙囪效應”,加速火勢蔓延,火勢蔓延的速度越快,相應的留給人們救援疏散的時間就越少,這無疑也就增加了疏散的難度。并且在“煙囪效應”作用下,火勢得到助長,燃燒的速度加快,會嚴重破壞現場的營救疏散路線,火場的情況會變得更加惡劣,平時想要組織大批的人員有序撤離就有一定的難度,更何況是在火勢不斷蔓延的火災現場。
(四)受困人員安全疏散時間不足
在日常情況下,想要從高層住宅建筑的頂層到達地面,即使借助消防樓梯,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在火災發生的緊急狀態中,想要克服其他諸多不利因素,將人員疏散到安全位置,如果時間不夠充裕,那就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由此來看,用于受困人員疏散到固定安全位置的時間要在可用安全疏散時間范圍內,如果超出這個時間范圍,受困人員沒有逃離火災現場,那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但受火勢蔓延速度、建筑施工中防火材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際用于現場人員安全疏散的時間往往不會達到理想的標準。
三、高層住宅建筑的人員疏散對策
(一)全面偵察火場形勢,確定合理的疏散方案
高層住宅建筑火災受困人員安全疏散方案的制定必須以火災現場的形勢為基礎,所以全方面偵察火場的形勢尤為關鍵。救援人員首先要根據火災現場火勢、所產生的煙霧及建筑外部燃燒的狀態和周圍環境情況,判斷火災的發展趨勢;其次是向建筑管理人員或者物業管理人員索要高層住宅建筑內部平面設計圖和可用于消防的水源分布圖等,進而全面了解建筑布局,實施救援方案,另外向已疏散的住宅人員或火場知情人員詢問火場詳細情況;再次就是通過高層住宅建筑物內原有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初步觀察其內部著火的位置及火勢目前的發展情況;最后就是成立多個內部偵察小組,對高層住宅建筑內部進行劃分區域偵察,而在進行內部偵察的時候,救援人員可以使用輔助的儀器,如測溫儀、有毒氣體探測器、紅外熱像儀等確定具體的火源位置、燃燒物質、燃燒范圍及受困人員的數量和位置等。
根據火場的偵察情況,救援人員合理制定疏散方案,其一就是根據高層住宅建筑內部結構,確定可行性的疏散路線,并盡可能保證疏散路線暢通無阻,不受火勢的破壞,為疏散受困人員提供有利的條件;其二是確定最短的疏散安全距離,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安全疏散人員,因為高層住宅建筑的疏散不同于普通建筑,其難點就在于高,所以在方案可行的情況下,受困人員從火災現場到安全位置的時間和距離要保持最短最安全;其三是確定人員疏散的方式,如樓梯等,并根據受困人員的實際情況,科學地安排他們安全疏散,對于受困的兒童、孕婦、老人及殘疾人,想通過樓梯的方式進行疏散顯然是有困難的,所以對于這類人員,要采用更加便捷的方式;其四是確定消防水源位置,利用消防設備阻止火勢蔓延,增加疏散的安全時間,火勢的發展是影響安全疏散人員的重要因素,因此滅火一樣要迅速。
(二)確定多條疏散通道,縮短安全疏散距離和用時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安全疏散距離和用時是決定高層住宅建筑救援工作成功與否的一大重要因素,“時間就是生命”,人員疏散到安全位置的距離越短,用時越少,人員傷亡情況就會越輕,并且能將火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值。而安全疏散距離和所用時間與疏散方式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最常用的疏散方式有封閉樓梯、樓道內的救生器材及直升機和擦窗吊籃等輔助設備。
1.樓梯間疏散
電梯是高層住宅建筑上下樓必備的便捷工具,每棟高層住宅建筑都會設置兩三部電梯供大家使用,其垂直式的運輸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幫助建筑物內的人們達到頂層或者是地面,具有省時、省力兩大優勢,也正因為如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人們對于電梯的依賴性是非常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事故時,嚴禁私自使用電梯逃生,一旦電梯斷電停止運行,逃生人員便會困在電梯橋廂內,如果此時高溫濃煙侵入電梯橋廂,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為此,可以選擇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或者防煙樓梯間進行避難或者疏散逃生。樓梯間疏散逃生方案也需要視情況而定,比如,敞開樓梯間大多應用于11層及以下樓層人員的疏散逃生;封閉樓梯間在使用過程中,應當注意防止高溫濃煙進入;防煙樓梯間是比較安全、有效的火災疏散逃生通道,可以防止高溫濃煙引起受困人員窒息,能夠為受困人員轉移疏散贏得寶貴時間。
2.沿著封閉樓梯疏散
高層住宅建筑內上下樓的步行樓梯通常使用率相對較低。但當火災發生時,樓梯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員安全疏散途徑,首先高層住宅建筑內的樓梯設置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防火標準設置的,它的封閉性可以較好地隔絕火災中產生的煙霧、有毒氣體等,保證在疏散過程中不會出現身體不適、昏厥的現象;其次是樓梯的寬度設置等可以更好地用于人員疏散。但利用樓梯疏散人員,一定要井然有序,否則會很容易出現摔倒和踩踏事件,受火災的影響,現場人員會出現恐懼的心理,爭相逃跑,造成混亂,所以利用樓梯進行疏散的時候,既要安撫人員的情緒,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盡量確保人員安全有序疏散。
3.使用樓道的救生器材疏散
為了響應國家的消防政策,現代化的高層住宅建筑在前期建造的過程中都會設置一些用于消防滅火救援的器材,以備火災發生時及時用于滅火救援工作,保障住宅內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壓制火勢的蔓延是人員安全疏散的重要前提,對于樓道內設置的各種類型的滅火器,疏散途中也要盡可能地利用起來,并且在火災發生時,樓道內的防煙排煙系統也要第一時間打開,避免樓道充滿有毒煙氣影響人員疏散,增加受困人員的傷亡率。
應急照明是高層住宅建筑必備的消防器材之一,但如果電路受火災影響出現故障,樓道內就會一片漆黑,將嚴重影響疏散進度,這個時候要利用樓道內的箭頭指示標志、樓梯欄桿的扶手進行人員疏散。此外,對于樓道內配備的其他消防器材,疏散的過程中也要盡可能利用起來。
4.利用直升機、擦窗吊籃等輔助設施疏散
除了利用高層住宅建筑物內現有的消防滅火救援器材以外,還要科學地借助各類輔助性的設備進行疏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輔助性設備的選擇也日益增多,比如當建筑物的頂層有受困人員或火勢極其猛烈時,負責現場救援的人員可申請調用直升機協助進行人員疏散工作,也可以使用擦窗吊籃等輔助設施進行人員安全疏散。
(三)做好應急疏散救援現場安全管理
為保障被困人員和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必須高度重視安全疏散方案的實施,在疏散期間必須信息暢通,將安全門打開,保證所有安全出口處于暢通狀態,以確保整個救援過程和整項救援工作可以有效完成。
雖然上文已經列出了高層住宅建筑發生火災后,可以采取的一系列疏散方式,但這不能代表疏散管理工作是有章可循的,災情存在著太多的不可控因素,這就要求救援人員必須時刻保持冷靜,根據受困人員的位置等果斷地做出有針對性的應急措施,對自身負責區域內的實際情況作出分析,采取與之匹配的救援方案或者將現場情況匯報給救援指揮人員,及時制定安全疏散方案。并且在保證人員安全疏散的前提下,還要制定易爆物品的處理對策。
四、結語
為了避免火災的發生,我們應該從自身出發,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學習相關的消防知識,堅決杜絕容易引起火災的行為。同時針對高層住宅建筑,日常應該多開展疏散演練工作,制定合理的疏散引導方案,借助更多的疏散輔助工具,確保人員的安全高效疏散。當高層住宅建筑火災發生時,及時按照演練的疏散方案進行高效疏散,減輕擁堵現象,充分利用疏散樓梯,在短時間內將人員全部轉移至安全地點。
參考文獻:
[1]蔣鵬飛.高層住宅建筑火災及疏散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1(17):74-75.
[2]張銀.高層住宅建筑火災預防及安全疏散逃生方法探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0,06(22):76+78.
[3]賀鵬飛.對高層住宅建筑火災中利用電梯進行疏散的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2021,16(09):42-43.
[4]張少輝.高層住宅建筑火災滅火救援中人員疏散分析[J].今日消防,2021,06(0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