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建材
最近一段時間,馮女士總是感到眩暈,開始還以為是天氣炎熱有點輕微中暑??勺罱鼛滋?,她不僅頭暈目眩,還有種說不清的難受,到醫院檢查后,醫生診斷為腦供血不足。
進入夏季以來,不少人有著和馮女士同樣的感受。其中不少人認為這是有點輕微的中暑,算不上什么大病。專家對此提醒:眩暈可能是已經發生或已經潛伏了某一種疾病,建議及早檢查,及早處理。
眩暈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表現為頭暈、視物旋轉、步態不穩、頭重腳輕,還可伴有惡心、耳鳴、眼花、出汗等。眩暈可陣發性發作,幾秒或幾分鐘后自行緩解;也可持續性發作,需幾天或更長時間才能緩解。
眩暈有真性眩暈和假性眩暈之分。真性眩暈是有明顯的外物或自身旋轉感;假性眩暈是指有輕重不等的頭暈癥狀,但沒有明顯的轉動感。假性眩暈一般由內科疾病引起,病人可選擇看綜合內科,醫生會根據情況做相應檢查,或推薦去看某一專科;而真性眩暈是由耳科和神經科疾病引起的,選擇看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
1.耳源性眩暈。臨床上較常見,如梅尼埃病就與內耳病變有關。特點是突然發生,并有典型的眩暈、聽力減退和耳鳴三聯癥狀,且易復發。又如耳迷路炎、前庭功能障礙,也是發生眩暈的主要病因之一。有些老人患中耳炎或某種病毒感染時,如果內耳平衡器官受到侵犯或內耳動脈受壓迫,血流不暢,影響前庭功能,即可發生眩暈。有的學者把這種內耳眩暈稱為真性眩暈。
2.頸源性眩暈。由于骨質增生及椎間盤的退變,椎間隙變窄,椎動脈受壓,致使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使其分支內聽動脈循環障礙而引起眩暈。一些年老體弱的老人,平時頸部活動較少,若是猛然扭動頭頸或使頸部過分后傾,會導致頸源性眩暈。還有老人頸部受涼或枕頭高低、軟硬不合適,也有可能誘發頸源性眩暈。
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時,初期表現為全身軟弱無力、面色蒼白、冒冷汗、心慌、發抖、精神緊張、焦慮、饑餓感。進而表現為頭痛、視物模糊、復視、意識模糊、行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意識喪失、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4.低鉀血癥。夏季氣候炎熱,人體大量出汗,大量鉀離子隨汗液排出體外。同時,人體在炎熱的環境中新陳代謝加快,血漿中的鉀容易轉入細胞,從而發生低血鉀癥,出現缺鉀性軟癱。臨床表現為頭暈目眩、手腳酸軟無力,嚴重時還會出現胸悶、腹脹、惡心,甚至呼吸困難以及心律失常等癥狀。
5.低血壓。夏天氣溫升高,血管容易擴張,加上出汗多沒有及時喝水,導致血容量相對不足而引發低血壓。低血壓的人會感到頭暈、疲倦、四肢乏力甚至會發生暈厥、休克,老年低血壓還可能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6.高黏血癥。通過血液流變學檢查及綜合分析,可確診是否患有高黏血癥。患者血流速度減慢,影響全身重要臟器尤其是腦部的供血,出現眩暈、乏力等癥狀。
7.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打鼾司空見慣,尤以老人和肥胖者多見。打鼾嚴重者睡眠中反復出現呼吸暫停(>10秒),出現憋氣和憋醒。它使機體夜間長期處于缺氧狀態,而在白天出現頭暈、困倦、記憶力下降等癥狀。
8.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焦慮、情緒波動等可通過影響自主神經系統的穩定性而誘發眩暈。
9.高血壓。血壓升高,細小動脈痙攣,使動脈腔變窄,腦部及內耳供血不足而誘發眩暈。
此外,容易引起眩暈的疾病還有腦外傷、腦瘤、貧血、心肌缺血、藥物中毒、耳硬化癥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老年人的眩暈病因并不是單一的,往往有多個病因同時存在。因此,老年人一旦發生眩暈,必須及時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采取標本兼治措施,既可控制眩暈,又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