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受傳統生產淡季、市場需求釋放不足、高耗能行業景氣度走低等因素影響,制造業PMI降至49.0%;非制造業PMI為53.8%,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仍位于擴張區間,連續兩個月恢復性增長;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5%,比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擴張區間。有經濟學家表示,盡管基建投資正在發揮托底作用,但單靠基建獨木難支,所以還需政策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香港金管局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至2.75%。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稱,聯系匯率制度實施近四十年以來,經歷過多次經濟周期,一直行之有效,是香港金融及貨幣穩定的基石。隨著美國持續加息,未來一段日子,市場可能會繼續見到金管局承接港元沽盤及銀行體系總結余下降的報道。這些情況是聯匯制度的設計和預期之內,毋需擔心。余偉文還強調,人民銀行與香港金管局簽訂貨幣互換協議的主要目的,是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持續發展,與聯匯制度無關。
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02.2億元,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5.41萬億元,同比增長9.1%。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48.66萬億元,同比增長10.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0.19萬億元,同比增長13.6%;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8%,結束了連續兩月利潤同比下行的局面。與此同時,上下游利潤分化有所緩解,汽車行業利潤大幅增長。市場人士普遍看好工業盈利繼續改善。
澳大利亞今年第二季度CPI同比上漲6.1%,創2001年以來最快增速,也是同期工資漲幅的兩倍多。澳大利亞國庫部長警告,通脹率還會上漲一段時間才會回落。8月2日,澳大利亞央行又加息50個基點至1.85%,這是澳央行連續第3次加息50個基點。澳央行表示,預計通脹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達到峰值,然后回落至2%-3%的區間。澳央行承諾,將采取必要措施,確保通脹隨著時間推移恢復到目標水平。
韓國7月預期通貨膨脹率達到4.7%,為14年來最高。韓國7月CPI同比上漲6.3%,漲幅創近24年來最高。據統計,韓國7月份CCSI為86.0,比6月下降了10.4%。此外,韓國今年第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7%,同比增長2.9%。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經濟在復蘇的同時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連續貿易逆差,加劇了其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7月1日-20日,韓國國際貿易中出口額初步統計為372.45億美元,進口額初步統計為453.48億美元,貿易赤字為81億美元。
美國今年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計算環比初值下滑0.9%,已連續第二個季度萎縮。美國總統稱,隨著美聯儲采取行動壓低通脹,經濟增長放緩不足為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則重申,GDP連續兩次下降的數據并不能證明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7月27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75個基點至2.25%-2.50%,這是美聯儲連續第二次以75個基點上調。此外,美國7月份制造業PMI初值為52.3,刷新24個月來低位;制造業產出指數初值為49.9,刷新25個月低位。7月份服務業PMI初值錄得47;綜合PMI產出指數錄得47.5,兩項指標均刷新26個月低位。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95.7點,為2021年2月以來最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