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念珠
愛總是自覺地流向弱者
錢三強與夫人共生養(yǎng)了兩女一兒,對于這三個孩子,錢三強經常會“偏心”。
在孩子小的時候,錢三強很少管過大女兒錢祖玄和小兒子錢思進的學習,而最喜歡盯著二女兒錢民協。原來,上初中時,錢民協的語文成績不好,錢三強就掏錢給她買了很多作文書,還經常在女兒做作業(yè)時踱步到她門外。偶爾錢民協一轉頭,就會看到門上有個腦袋慢慢冒出來,臉上還帶著微笑。受此“特殊關照”,錢民協將壓力化為動力,努力學習。多年之后,她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并在1990年獲得了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博士學位。
錢三強一家人被分到三個地方插隊。獨自一人在山西的錢思進思想波動較大,總想著父母能早日回北京,并幫助他找工作。這期間,他和父母溝通的唯一方式就是寫信。錢三強“偏心”,前后給兒子寫去100多封信,其中,有一封信竟長達11頁。錢三強在里面反復幫兒子分析:“我們過去曾經多次告訴你,一個人的將來主要靠自己,你在這方面總是有不少幻想。人自助,他人才能助之,所以不要躺在人家的身上,希望你深思……”信的末尾,他又寫道,“這封信寫了幾天,寫得長了,希望你多讀幾遍。”言語之間,飽含了一個父親內心的憂慮和關切。
相比于弟弟,兩個姐姐就沒有接到父親那么多的書信了,因為這個時期姐妹同在一處,可以互相照顧。不過,在錢民協要生小孩的時候,父親錢三強又開始“偏心”了。原來,錢民協的胎兒狀況不好,錢三強從大女兒和二女婿嘴里得知這個情況之后,在參加完一個緊急會議之后,立刻寫了一封信寄給錢民協:“醫(yī)務上的事,你還是應該尊重醫(yī)生的意見,我們家人也只能做到關心,你在醫(yī)院要好好與大夫和護士合作。平時你的表現很好,希望在這關鍵時刻,你繼續(xù)發(fā)揮長處,勇敢沉著,過好這一關。”在女兒出生的前一天,錢民協收到了這封信,很感動。
明眼人都看得出,錢三強的各種“偏心”,其實是他給予處于不同時期的子女不同的愛。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