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文
鄉鎮影院盈利能力或許沒有城市影院高,但它具有投資成本低、政府支持力度大等優點
不久前,筆者到東部某鎮了解鄉鎮影院的運營情況。該鎮有常住人口近8萬人,2021年元旦有一家4個廳的鄉鎮影院開業,總座位數410余個,投資360萬元,加入了北京紅鯉魚數字電影院線。影院開業不久,趕上春節檔《你好,李煥英》等影片上映,當時生意不錯。之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院幾次關停,運營越來越難,開門營業吧,觀眾寥寥無幾,人員工資、水電費卻不少;下決心關門吧,損失也不小。
據筆者了解,除了江蘇、浙江等少數地方,全國不少省(區、市)的鄉鎮影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存問題。即便在江浙,也并非所有鄉鎮影院都運營良好。據媒體報道,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蘇州市,2021年全市80余家鄉鎮影院中,21家盈利,52家虧損,14家持平。
伴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鄉鎮群眾的文化需求愈加旺盛。電影院是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鄉鎮影院的建設,支持的力度也比較大。2018年,國家電影局印發的《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對新建或改擴建并加入城市院線的鄉鎮影院給予資助,每家不超過30萬元。2021年國家電影局發布的《“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提出,要繼續大力扶持鄉鎮影院建設和運營,重點扶持人口較為密集,對周邊具有輻射影響,經濟實力較強的鄉鎮,所建影院放映廳應達到2個以上,座位數合計不少于100個,安裝使用2K以上數字放映設備,且加入城市電影院線。從目前來看,支持鄉鎮影院建設和發展的政策導向不會有大的變化。
鄉鎮影院建設發展的目的是讓更多的鄉鎮居民能夠坐在舒適的影院里觀看電影,從而提升藝術與審美水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根據當前各地鄉鎮影院建設和運營的現狀,筆者認為,今后一段時間,要想做好鄉鎮影院這篇文章,以下幾方面不可缺少。
首先是國家層面要有鄉鎮影院發展的宏觀規劃。同樣是鄉鎮,但在東中西部不同地區,鄉鎮的人口、經濟水平差異非常大。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鄉鎮,即便沒有政策扶持,企業也會自行投資。因而國家層面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鄉鎮影院建設規劃,結合經濟、人口等實際情況分步驟、分階段推進,重點扶持經濟相對較弱、人口相對較少的鄉鎮建設影院。
其次,地方政府要為鄉鎮影院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相關部門要把是否有鄉鎮影院、鄉鎮影院運營是否良好納入文明鄉鎮的考核之中,調動地方政府支持鄉鎮影院建設運營的積極性;要鼓勵地方政府在國家扶持鄉鎮影院的政策之外,出臺專門扶持政策,如建設時加大資金扶持力度,運營時給予人工水電補貼等等。
再次,相關部門要通過行業組織引導市場主體進入鄉鎮影院市場。當前不少城市的影院已經比較飽和,且近年來城市影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收益卻在下滑。這時候,相關部門要通過行業組織引導影院投資公司、院線等市場主體向鄉鎮延伸。要看到,鄉鎮影院盈利能力或許沒有城市影院高,但它具有投資成本低、政府支持力度大等優點。而且,鄉鎮影院在當地往往具有唯一性,在春節、國慶等檔期,由于沒有競爭對手打價格戰,往往能獲得較高的收益。
最后,鄉鎮影院要主動加強與當地機構的聯系,努力拓展市場;要加強與中小學的聯系,創新形式,開展愛國主義影片放映;要與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加強溝通,探索兩者相結合的具體措施,培育當地群眾的影院觀影習慣。除了放電影,鄉鎮影院也要探索新業態,如為觀眾提供婚慶、生日聚會場地,試點開展“影院+舞廳”“影院+餐飲”等經營模式,增加電影之外的收益。針對節假日觀影需求旺盛這一特點,鄉鎮影院可以加大營銷力度,適當提高票價。
鄉鎮影院發展的重要障礙是鄉鎮居民沒有形成觀影習慣,但換個角度看,這也意味著鄉鎮居民有成為電影觀眾的潛力。通常,常住人口超過3萬人的鄉鎮就能夠支撐電影消費,當前很多鄉鎮的人口都可以達到這個規模,如果能把觀眾的觀影習慣培育起來,則有可能實現鄉鎮影院和鄉鎮居民之間的和諧發展。各方面需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為中國電影培育更多的小鎮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