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曹媛媛
【摘要】目的:探究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期待治療的妊娠結局。方法:研究時間為2015年 1月至2020年 12月,擇取樣本為40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其中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15例,將其作為研究組,未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兒25例,將其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均行期待治療,對比分析各項指標。結果:對比兩組患者延長孕周時間與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對比兩組分娩孕周、出生體重、圍生兒死亡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對比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心臟發育不全、肺透明膜病發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對比40例患者中不同孕周圍生兒結局,孕32周以上患者圍生兒死亡率、心臟發育不全發生率、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發生率低于其他孕周(P<0.05)。結論: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行期待治療未導致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升高,且能夠延長孕周,顯著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
【關鍵詞】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期待治療
【中圖分類號】R714.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4-0065-04
子癇前期屬特殊類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孕前血壓指標正常,妊娠期合并蛋白尿及高血壓,其主要發病機理與小動脈痙攣及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相關 [1]。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中 20%~60%合并胎兒生長受限,低體重及早產導致圍生兒死亡率顯著升高。大量臨床實踐證實,早發型重度子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行休息、解痙、鎮靜、利尿及生理指標監測等期待治療方案可有效提升胎兒成熟度,延長分娩孕周,并能夠及時終止妊娠,繼而改善妊娠結局[2]。為進一步研究分析期待治療的相關問題,本研究匯總評估本院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各項基線資料,分析并研究期待治療的相關問題。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研究年限為2015年 1月至2020年 12月,擇取樣本為40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其中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15例,將其作為研究組,未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兒25例,將其作為對照組。總結并分析兩組基線資料,研究組年齡25~36(30.58±2.44)歲,發病孕周為 28~33(30.57±2.69)周。對照組年齡23~36(30.42± 2.38)歲,發病孕周為27~33(30.19±2.62)周,兩組基線臨床資料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經血壓等項目檢查與美國高血壓教育項目合作組關于重度子癇前期診斷標準相符;符合胎兒生長受限診斷標準,即出生體重顯著低于同等胎兒群體出生體重第10百分位。
排除標準:合并慢性腎臟疾病;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慢性高血壓病史患者。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24h 內均未終止妊娠,行期待治療。醫護人員協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告知患者臥床休息。評估患者臨床癥狀,行解痙、吸氧、鎮靜等基礎治療。如患者存在相關指征,行利尿及降壓治療,維持舒張壓為85~105 mmHg,維持收縮壓為130~150 mmHg。如患者血壓指標異常,每日口服拉貝洛爾3 次,單次用藥劑量為50~150 mg,如用藥后血壓控制效果不佳,行靜脈給藥。采用硫酸鎂常規防治子癇,如患者睡眠質量不佳,睡前采用地西泮治療。如患者合并肺水腫、全身水腫、腎功能不全等癥狀,需及時采用利尿劑干預。如預計1 周內完成分娩,可采用促進胎肺成熟類藥物干預。期待治療期間需密切監測產婦各項生理指標及自覺癥狀,準確把握終止妊娠指征。如存在胎心監測結果存在異常、B 超檢查顯示臍血流出異常或胎兒生長環境不佳、胎盤早剝、HELLP 綜合征、血壓控制效果不佳、肝腎功能嚴重損傷、肺水腫等需及時終止妊娠。
1.3?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圍生兒情況、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統計不同孕周患者圍生兒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3.0軟件計算各類數據。本次研究中計量資料為( x(—)± s ),檢驗方法為 t 檢驗;計數資料為[n (%)],檢驗方法為χ2檢驗。如 P<0.05則組間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及延長孕周情況
對比兩組孕婦延長孕周時間與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圍生兒情況
對比兩組分娩孕周、出生體重、圍生兒死亡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
對比兩組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心臟發育不全、肺透明膜病發生率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3。
2.4? 對比不同孕周圍生兒結局
對比40例患者中不同孕周圍生兒結局,孕32周以上患者圍生兒死亡率、心臟發育不全發生率、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發生率低于其他孕周(P<0.05),見表4。
3? 討論
3.1? 期待治療的臨床價值分析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屬臨床發病率較高的妊娠期特發性疾病,可誘發多種合并癥,如未能有效治療干預可對妊娠結局產生不良影響[3-4]。臨床依據子癇前期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將其劃分為輕度、重度,依據發病時間將其劃分為早發與晚發。子癇前期患者發病時間越早,病情越嚴重,則母嬰并發癥發生率顯著升高,近期療效及預后效果不佳。臨床關于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界定標準仍無確定結論,部分研究認為,34周后重度子癇前期母嬰預后效果顯著改善,可將孕34周作為界定標準。最新臨床研究表明,將孕34周作為界限,則圍生兒死亡率與終止妊娠孕周具有相關性,與發病孕周無相關性。將孕32周作為界定標準,圍生兒死亡率與終止妊娠及發病孕周均具有相關性,采用32周為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標準可更準確反應發病孕周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子癇前期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臨床將其劃分為胎盤源性子癇前期、母源性子癇前期等。胎盤源性子癇前期發病機理與胎盤缺氧缺血相關,患者體內炎癥因子、凝血因子等處于失衡狀態,此類病變可通過生物化學及生理物理等方式完成預測評估。母源性子癇前期患者胎盤正常,患者機體存在易感因素或慢性疾病,進而導致發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孕婦存在家族史或子癇病史、腎臟病變、慢性高血壓、風濕等疾病,可導致母源性子癇前期臨床發病率顯著升高,高齡妊娠、肥胖、胰島素抵抗、多胎妊娠也可誘發母源性子癇前期。
臨床治療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需早發現并行早期防治措施,如患者存在終止妊娠指征,需及時終止妊娠,以此來改善妊娠結局。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治療期間需評估患者生理狀態,如患者病情危重,需采用降壓、鎮靜、解痙等急救處理措施,以預防子癇及重度子癇前期相關并發癥,避免機體主要臟器損傷。治療期間可肌肉注射適量地塞米松,以促進太肥成熟,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具體治療方案的確定需依據患者病情、孕周及醫院客觀條件綜合確定,并加強患者病情監測評估,以提高治療效果。期待治療是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治療的常規方案,可有效延長孕周,改善妊娠結局。臨床關于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是否適合應用期待治療尚存爭議,部分研究認為,此類患者病情危重,并發癥發生率較高,不適合行期待治療[5]。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受高血壓所致血管痙攣、滋養細胞浸潤等因素影響,胎盤灌注量顯著降低,滋養細胞持續處于低氧狀態,進而形成氧化應激反應,導致營養物質無法有效疏松至胎兒,進而誘發胎兒生長受限。期待治療主要采用生理指標監測、降壓、解痙、利尿等治療方案,期待治療維持時長與其對患者神經系統、泌尿系統、血壓的平衡控制效果具有相關性,維持時間越長,胎兒機體多個系統及器官發育成熟度越高,可實現對妊娠結局的有效改善。為此,開展期待治療期間,需強化生理指標監測,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糾正各項指標偏差,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延長治療時間[6]。
3.2? 本研究數據分析
本研究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或未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均行期待治療,結果顯示,兩組孕婦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異,且延長孕周時間無顯著差異,提示生理指標監測、利尿、解痙、降壓等綜合性期待治療方案并未導致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孕婦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升高。
同時,本研究對兩組圍生兒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分娩孕周無顯著差異,研究組圍生兒出生體重低于對照組,死亡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本組患者病情危重,大部分患者為孕30周前發病,且部分患者家屬搶救圍生兒積極性偏低,進而導致圍生兒死亡率較高。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新生兒娩出后新生兒貧血、新生兒顱內出血等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肺透明膜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心臟發育不全發生率高于對照組。分析其原因,胎兒生長受限可導致胎兒持續處于缺氧狀態,肺泡Ⅱ型細胞成熟時間提前,并可增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釋放量,使肺透明膜病發生率顯著降低[7-8]。心臟發育不全主要類型包括動脈導管未閉及卵圓孔未閉,生長受限胎兒機體發育不良,胎盤灌注量較低,胎兒處于缺氧缺血狀態,繼而誘發心臟發育遲緩。另外,本研究對于不同分娩孕周圍生兒結局進行對比分析,孕32周以上患者圍生兒死亡率、心臟發育不全發生率、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發生率低于其他孕周,可認為孕周超32周可降低圍生兒死亡率及多種并發癥發生率,通過期待治療能夠有效延長孕周,進而提高生長受限胎兒健康水平[9]。
通過綜合分析可知,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發病周期較長,病情嚴重,部分患者確診時已處于疾病重度階段,機體合并多種并發癥,并伴有多器官功能損傷,母嬰健康狀態不佳,患者及圍生兒死亡率偏高。早期終止妊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類危重并發癥發生率,但胎兒發育不成熟,圍生兒死亡率顯著升高。部分醫療機構采用延遲分娩方案,以延長孕周,降低圍生兒發育不成熟所致死亡發生率,但孕周延長可導致產婦相關危重并發癥發生率較高。相關資料數據顯示,延長孕周治療模式可導致 HELLP 綜合征、胎盤早剝、心衰、腎功損傷等并發癥[10-11]。為此,臨床治療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期間,需全面評估母嬰健康狀況,嚴格監測產婦各項生命體征,確定其病情嚴重程度及并發癥情況,并采取有效的方案控制病情進展。大量臨床研究數據證實,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行期待治療安全有效,治療期間子癇及孕產婦死亡發生率較低,并可促進胎肺成熟,改善胎兒生長發育狀態,降低宮內窘迫及圍生兒死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為提高期待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治療期間需強化母嬰健康,如合并主要臟器功能異常,并產生顯著并發癥傾向,臨床需及時終止妊娠。
臨床阻斷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最根本措施為終止妊娠,如胎兒接近發育成熟,患者發病時間較晚,建議及時終止妊娠。針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需充分評估胎兒宮內發育狀態、胎兒成熟度、孕周、病情等確定重視妊娠時間及終止妊娠方式[12]。大量臨床研究數據證實,準確把握終止妊娠時機是改善,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母嬰結局的關鍵。臨床建議孕周低于28周患者及早采用經陰道分娩或引產終止妊娠,以確保產婦生命安全。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孕周低于28周引產成功率較低,長時間引產可導致病情持續加重,為此建議采用剖宮產及時終止妊娠。孕28~34周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需強化治療干預,確保胎兒氧及營養供應充足,最大程度延長孕周,以降低母嬰并發癥發生率。治療期間需嚴格監測母嬰狀態,如產婦合并胎盤功能不良或腹水,并伴有危重并發癥,治療期間無需考慮孕周,及時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以清除相關病因,避免患者機體進入惡性循環狀態,減輕母體損傷,使胎兒遠離母體不良生理環境,預防新生兒窒息等不良事件[13]。另外,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屬于未足月妊娠,患者宮頸條件尚未成熟,機體未進入臨產狀態,引產失敗率較高。分娩期間,患者全身用力及屏氣,期間肺動脈收縮壓、全身小動脈壓、平均動脈壓、毛吸血管壓均不同程度升高,如未能及時有效干預可誘發子癇。胎兒生長受限狀態下無法耐受缺氧,宮縮期間胎盤血流中斷導致缺氧持續加重,為確保母嬰安全,建議臨床優先采用剖宮產分娩。
綜上分析可知,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行期待治療未導致孕婦并發癥發生率升高,且能夠延長孕周,顯著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同時,本研究受多因素影響,研究總時間較短,研究流程設計安排不夠完善系統,研究樣本量較少,未進行同類型研究數據資料的對照性評價與分析,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患者行期待治療的相關機制仍需持續開展深入系統的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 俞燕燕 . 子癇前期患者血漿硫化氫水平指數及其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的診斷意義 [J]. 中國婦幼保健,2020,35(7):1234-1236.
[2] 白云,李雪蘭 . 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鈣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胎盤血流動力學指標及母嬰結局的影響 [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32):99-101.
[3] 陳欣欣,龐堅信 .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孕婦胎兒主肺動脈多普勒流速曲線參數檢測及診斷價值研究 [J]. 中國婦幼保健,2020,35(11):2108-2111.
[4] 王茜,趙金珩,賈燚鑫,等 . 臨床早期干預和期待治療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母兒結局的影響 [J]. 中外醫療,2020,39(30):21-23.
[5] 于海容,薛曉鷗 . 川芎嗪注射液聯合低分子肝素鈉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外周血 RAGE、干擾素γ及VEGF 水平影響研究 [J]. 遼寧中醫雜志,2020,47(5):119-122.
[6] 郭彬芳,楊悅青,王瑞芬,等 . 早發型妊娠期重度子癇前期對新生兒臍血白細胞數量及其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J]. 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8):25-26.
[7] 于緒濱 .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胎兒生長受限期待治療的妊娠結局分析 [J]. 中國保健營養,2020,30(36):90.
[8] 張溫,劉宏健,宋欣,等 .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心功能分級及左心室功能與血清腦利鈉肽水平的相關性[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8):1285-1288.
[9] 馮川萍 . 拉貝洛爾結合硫酸鎂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20,20(9):73-74.
[10] 朱薇,肖美群,劉穎娜 .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合并低血清白蛋白患者的妊娠結局研究 [J]. 海南醫學,2020,31(10):1269-1271.
[11] 韋嬋妍 .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早期異常臍血流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J]. 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4):145-146.
[12] 邊穎,安洪賓 . 佩爾地平聯合硫酸鎂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 [J]. 黑龍江醫藥,2020,33(1):87-89.
[13] 楊敏,王艷青 . 淺談預見性護理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 [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6):18.
(收稿日期: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