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威
摘要:為深入貫徹火災延伸調查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強火災延伸調查及其結果運用,提升火災事故調查服務監督工作的質效,通過對當前火災延伸調查工作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提出強化火災延伸調查及其結果運用的工作對策。
關鍵詞:火災;延伸調查;結果運用
改制以來,以火災為中心的防滅火工作逐步走進消防監督工作的視野,提高火災事故調查率和火災原因查清率,深入推進火災“一案三查”(查原因、查教訓、查責任),研究分析火災事故暴露出的深層次問題,是強化火災事故倒查追責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現實需要,對于進一步推動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達到查處一起、震懾一批、警醒一片的效果和預防同類火災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一、開展火災延伸調查及其結果運用的重要意義
(一)是火災調查工作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具體體現
黨中央、國務院對災害事故調查高度重視,中央領導作出的相關重要批示指示,核心要義都是要盡快查明原因,嚴格調查處理,吸取事故教訓,強化防范措施。火災延伸調查關系社會公共安全,關乎社會公平正義。火災延伸調查的基本前提是對火災原因的明確,火災原因的明確有賴于各方對火災調查工作的重視。因此,開展好火災延伸調查是對火災調查工作重要性的具體體現。
(二)是倒逼消防安全責任落實的有力推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強化火災事故倒查追責,逐起組織調查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火災,倒查各方主體責任,嚴格追究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責任,強化警示教育。”開展好火災延伸調查及其結果運用,能夠厘清各方責任,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梳理消防安全責任落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環節,對于推動黨委政府、行業部門、單位主體和個人的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具有強大的震懾推進作用。
(三)是改進消防工作和提升火災防控能力的重要抓手
火災延伸調查是火災調查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火災延伸調查需要高質量的火災調查作支撐,火災調查工作質量關乎群眾切身利益,關乎消防救援隊伍良好形象。全面提高火災事故調查率和查清率,確保每起火災調查處理都能經得起歷史、司法和人民群眾的檢驗,能夠有效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和消防執法公信力。同時,推動火災延伸調查成果轉化為火災防范措施,有利于引領精準化火災防控,促進針對性宣傳,服務滅火救援實戰。
二、火災延伸調查工作現狀及原因
(一)一般程序火調率和原因查清率低
以某市為例,近兩年,共辦理一般程序火災事故調查16起(2019年9起、2020年7起),調查率分別為1.31%和1.11%,人均每年一般程序火調數量分別為0.33起和0.26起。在辦理的16起一般程序火災事故調查中,直接認定起火原因的僅2起,其余14起均采用不排除起火原因的方法認定,其中不排除原因2個的3起、不排除原因1個的11起,火災原因查清率僅為12.5%。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干部火調業務水平不高,遇到火災時不敢面對、不愿面對,說明火災事故情況時沒有底氣,認定火災原因時沒有自信。
(二)火調工作程序開展不規范
部分干部對火調工作不夠重視,有的干部為了避免麻煩,能推則推,甚至采取“做工作”“擺平”等方法代替出具《火災事故認定書》,“完成”火災事故調查工作。在火災事故調查中,部分干部不按法律程序辦案,存在出具的《火災事故認定書》發放對象錯誤,在調查過程中違反法律時效、不及時封閉火災現場、提取物證不規范、隨意認定原因等情況時有發生,容易引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三)火調技術裝備配備不齊全
就某市情況來看,目前僅支隊和1個大隊配置部分火調裝備器材,其余大隊沒有任何火調裝備,已配置的火調裝備器材年限較長,火災調查設備較為缺乏,技術手段相對落后,火災調查仍停留在眼看、手摸、鼻聞的經驗型階段,原因認定缺少科學依據和技術鑒定手段,往往難以令人信服。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實驗和技術手段,一些火災痕跡物證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掘和應用,物證無法長期妥善保管。
(四)火調人員培養體系不完備
由于火調工作相對艱苦,特別是當前火調工作重要性更加凸顯,火調工作壓力逐步加大,火調優待優撫政策落實不到位,多數干部不愿從事火調工作,火調骨干力量難以保留,加之人員不足,制約了火調工作的發展。同時,火調工作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熟悉掌握的,不僅需要大量的專業理論知識,還需要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當前,沒有一套完備的火調人員培養體系,火調人員工作幾年略懂皮毛。同時,還會因為輪崗或其他原因調整到其他崗位,或其他崗位人員調整到火調崗位,導致火調人才的流失。
(五)部門協作聯動機制不健全
部門協作聯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火災事故調查過程中與相關部門和專業機構的協作配合;二是火災延伸調查工作中與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目前,還沒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和運行模式來保障火災事故調查及延伸調查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日常工作需要臨時性協調,降低了火災延伸調查處理的效率,甚至阻礙了火災延伸調查處理工作的開展。
(六)火災延伸調查處理不到位
部分干部對火災延伸調查相關文件精神學習不深、理解不透,未嚴格按要求開展一般程序火災調查,有的火災延伸調查敷衍了事,走過場、不全面,火災延伸調查程序不規范,沒有建立完整的工作檔案,對于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標準的沒有按照程序移交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三、強化火災延伸調查及其結果運用的對策及建議
(一)建設火調隊伍,打好火災延伸調查工作基礎
火災原因查清楚是確保火災延伸調查順利開展的首要條件,要查清火災原因就必須有專業的火調力量,火調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是做好火災延伸調查工作的基礎。一是加大政策支持。要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引導作用,完善火調人才培養機制,定期邀請專家開展針對性培訓,實行跟班見學,強化對基層火調的指導力度,實行全員火調,擴充火調力量。二是強化考核評比。要充分利用現場教學、崗位練兵和考核評比,將火調工作納入執法工作考評范疇,開展火調案例復盤,培養火調人員良好的工作習慣,實現程序規范化、操作科學化,不斷規范和完善火災事故調查工作。三是配齊技術裝備。加大經費投入,優先保障火災調查人員的防護裝備,因地制宜配備其他類別的火調裝備,充分發揮現代手段和技術的作用,準確、科學查明火災原因,為火災延伸調查提供有力依據。
(二)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火災延伸調查工作保障
健全的工作機制是火災延伸調查高效實施的有力保障。一是建立政府統籌機制。建立火災延伸調查處理的長效機制,制定出臺本地區《火災事故調查處理規定》,明確火災延伸調查處理的牽頭部門,對火災事故原因調查、延伸調查和責任追究等進行規范,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統籌工作機制。二是健全外部協作機制。健全與行業主管部門火災延伸調查的協作機制,加強信息溝通和共享,加強與高校和研究所的溝通合作,充分發揮專家人才的專業能力,提升火調工作質效。三是完善內部督辦機制。將火災調查納入監督干部績效考核內容,提高火災事故調查水平,為火災延伸調查奠定基礎。同時,將應當按照一般程序開展調查的火災而未開展并造成信訪等不良影響的行為,依規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倒查事故責任,推動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落地
倒查事故責任是火災延伸調查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消防安全各項措施落實的有力抓手。一是還原事故真相。火災調查能夠有效掌握“發生了什么”“怎么發生的”以及有關人、事、物之間的關聯、影響與作用大小等情況,可以對客觀事實進行最大限度地還原與固定,是了解真相的最好辦法,也是倒查事故責任的直接依據。二是嚴厲追究責任。按照火災事故延伸調查工作規則內容查清相關單位、政府及行業部門、個人履行消防安全責任情況,分析責任履行與事故發生之間的關聯性,邀請監察機關、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參與火災延伸調查,提出黨紀政紀處理建議和法律責任追究建議,形成事故調查報告并依法依規開展責任追究,提升火災事故責任查處率。三是促進措施落實。在當前審驗職能移交、“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的政策背景下,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成為新常態。通過火災調查處理檢視消防工作、查找問題短板、嚴肅追究責任、開展警示教育,全面推動政府、部門、社會單位及公民個人等各方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
(四)強化結果運用,提升火調服務火災防控工作質效
火災防控就是“防火”和“控災”。防火防的是人心,是提升人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能力水平;控災控的是物態,是將火災加以限制和熄滅。一是開展專項整治。通過對火災統計大數據和延伸調查情況分析研判,研究火災成因,掌握防火工作的主動權,結合轄區實際動員相關行業部門開展針對性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掛牌督辦一批重大火災隱患,消除一批火災隱患,確保行業安全。二是強化警示教育。將查清的火災事實向全社會進行宣傳警示教育,以火災故事“三級講”(輕微火災現場講、一般火災集中講、典型火災重點講)工作模式變被動為主動,推進消防宣傳進入千家萬戶,提升消防安全意識。三是推進防消聯勤。分析火災延伸調查中建筑基本情況、火災發生過程和滅火救援情況,了解火災發生和蔓延的過程,建立滅火救援與火災調查相結合的案例復盤工作機制,總結經驗教訓,研究特殊行業以及新產品新領域火災撲救要點,及時調整滅火救援“六熟悉”的側重點和修訂完善“防消一體化”預案,確保在同類火災發生后更好更快地對其進行控制和抑制,守住火災最后一道防線。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廳字〔2019〕34 號)[Z].2019-05-30.
[2]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關于開展火災延伸調查強化追責整改的指導意見(應急消〔2019〕266號)[Z].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