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婷婷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外科門診換藥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方法:擇取本院外科門診部于2018年 1月至2019年 1月就診的換藥患者共計160例,通過信封隨機化模式,以1∶1原則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組80例。對照組行基礎護理,研究組行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前后的焦慮評分、疼痛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和臨床滿意度。結果:通過對兩組不良情緒分析,護理前組間比較無差異(P>0.05);經過不同模式干預后,對焦慮評分統計,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兩組統計有差異性(P<0.05);對疼痛狀態干預,護理前兩組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護理后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2.50%低于對照組22.50%,兩組對比形成差異性(P<0.05);滿意度比較,研究組97.50%大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外科門診換藥患者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調節患者的焦慮狀態,降低疼痛感和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臨床滿意度。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外科門診;換藥患者;疼痛程度;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4-0118-04
換藥患者在外科門診處理傷口,主要是通過換藥的時間,讓醫師更快、更準確的了解傷口恢復情況[1],及時清除創面位置的分泌物質和異物,去除壞死的組織和膿液。有相關數據證實[2],部分患者在換藥過程中,對疼痛的感覺過于敏銳,從而出現焦慮、緊張等反應,更為嚴重的情況造成暈厥,分析主要的原因為:藥物的刺激、創傷更為嚴重導致應激反應出現,從而焦慮狀態明顯,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度降低,也因此導致換藥無法順利進行,影響傷口恢復。因此為了緩解患者的疼痛狀態,改善焦慮情緒,本文將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其中,評定對改善外科門診換藥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在2018年 1月至2019年 1月本院外科門診部共計納入換藥患者160例,采用信封隨機化模式,均分為研究組( n=80)和對照組(n=80)。研究組中,男女比為 42∶38,年齡24~ 55(30.23±3.52)歲,其中12例手足外傷、14例燒傷外傷、16例燙傷、14例膿腫切開、22例傷口縫合換藥;對照組中,男女比為44∶36,年齡25~ 55(30.36±3.65)歲,其中10例手足外傷、16例燒傷外傷、14例燙傷、16例膿腫切開、24例傷口縫合換藥。
納入標準:(1)均在外科門診換藥;(2)單部位受傷換藥;(3)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1)凝血功能受損;(2)多發傷;(3)器官功能障礙;(4)精神疾病。本研究所有流程均進行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在基本數據統計中,組間無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在門診部進行基礎干預,根據院內的換藥標準進行換藥。
研究組行心理護理干預,主要方法如下:(1)心理認知干預。為患者換藥前,首先向患者講解換藥的意義和關鍵價值,同時向患者講明在換藥階段,可能出現的不適反應和疼痛狀態,可能導致疼痛的因素,讓患者了解換藥的價值,從而提升患者的換藥了解度,做最大程度做好心理準備,減少焦慮和恐懼感。此時,可以對患者展開心理狀態評估,對其疼痛敏感性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詳細講解整個換藥過程,同時觀察患者的情緒起伏,當發現患者產生情緒緊張等現象是,應及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引導患者將自己的擔憂講出來,并有針對性進行開導,在全面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基礎上給予評價,從而將心理認知干預功能重復發揮出來。(2)情緒干預。如果在換藥階段,患者出現了緊張的反應,應對這一狀態表示認同和理解,積極和患者交流,詢問患者的感受,傾聽患者內心所想,同時應用安慰和暗示的語言,鼓勵患者,比如在換藥時和患者溝通,愈合的效果很好,傷口恢復的真好,從而讓患者放松,改善焦慮不安情緒。(3)行為干預。根據患者本身的年齡、性格以及學歷情況,和患者交流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幫助其分散注意力,如果患者在換藥階段過于焦慮,可以暫停換藥,而后指導患者深呼吸和肌肉放松,從而改善換藥階段出現的疼痛感,為其建立家庭支持。(4)可以錄制不同類型傷口的換藥視頻,在視頻中添加講解說明,旁白盡可能放上醫師的原話,同時口頭化,避免專業化造成的生疏不容易理解,錄制的視頻也盡可能便于患者的理解記憶。(5)換藥后干預。向患者講解傷口護理的要點,保持傷口處于干燥和清潔的狀態,應用消毒棉簽進行消毒,按時服用抗菌藥物。(6)指導患者換藥后的科學飲食和健康運動,不可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術后如遇傷口破損,發炎,則不要驚慌,立即前往門診處理。(7)健康指導。給予患者健康指導時,應對患者傷口恢復的各個階段進行詳細講解和描述,必須促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以及后期康復的過程產生深刻認知,能夠了解積極配合換藥、每次換藥間隔時間嚴格控制的重要性,并將健康指導的重點放在換藥中出現疼痛情況的說明上,避免患者產生嚴重的顧慮。
1.3? 觀察標準
(1)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 SAS)[3]記錄患者的焦慮狀態,其中焦慮分值<50分判定為正常狀態;50~ 60分判定為輕級狀態;61~ 70分判定為中級狀態;≥70分判定嚴重焦慮。(2)應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4]統計疼痛程度,其中0 分判定為不痛,10分判定為最嚴重的疼痛,分數越高判定為疼痛程度越嚴重。(3)記錄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記錄過敏、傷口不愈合、交叉感染發生情況。(4)應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表,記錄臨床滿,分值為0 ~100分,≥90分判定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分值60~ 89分,不滿意<60分。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 SPSS 21.0軟件計算。滿足常態分布的計量數據用( x(—)± s )表示,開展 t 檢驗;計數資料用[n (%)]表示,行χ2檢驗。當 P<0.05判定有差異性。
2? 結果
2.1? 兩組焦慮評分統計
護理前焦慮評分統計( P >0.05),護理后研究組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前后兩組疼痛評分分析
兩組護理前 VAS 評分比較,組間比較無差異( P >0.05);護理后研究組的 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組間有差異(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分析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有差異(P <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后臨床滿意度分析
臨床滿意度統計中,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在外科門診換藥階段,包含對傷口的處理和敷料的更換。雖然換藥程序簡單,安全,但具有的不確定性依然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焦慮狀態[6],特別是對于第一次門診換藥的患者來說,會發生十分明顯的焦慮情緒,造成疼痛感增加。有相關數據分析,疼痛的發生會導致人體前列腺素釋放,從而小血管收縮,造成患者血液循環障礙,治療效果受到影響[7]。另外外科門診換藥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環境,人流量較大,且換藥患者數量較多,從而可能導致病原微生物的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所以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能夠改善焦慮以及恐懼,預防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8]。
通過本文數據證實,護理前焦慮評分、VAS 評分統計,組間無差異性(P>0.05),護理后研究組 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數據證實,對外科門診換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能夠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態,降低疼痛感。這一結果出現的因素是由于,在實施心理護理階段中,對患者的外傷情況進行了分析,幫助患者增加了解,從而心態更為穩定。另外在換藥開始階段,通過指導,疏導等方法,通過安撫患者深呼吸的形式,改善焦慮。這對于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意識到換藥的重要性,同時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2.50%低于對照組22.50%,兩組對比形成差異性(P<0.05);研究組臨床滿意度97.50%高于對照組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結果說明,在門診換藥階段應用心理護理,讓患者更為了解換藥的價值,獲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9],以此提升患者的心理承受度,達到良好的心態,更佳的配合換藥。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門診外科換藥患者中,焦慮緩解顯著,疼痛降低明顯。
參考文獻
[1]方廣春. 多樣性護理方法對手外科患者術后傷口愈合情況、疼痛、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 21):74-76.
[2]余慧萍. 術前信息支持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普外科患者圍術期焦慮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 1):64-66.
[3]許良翠,張佩文. 分級心理護理干預對改善外科手術患者負性情緒及睡眠質量的臨床效果評價[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19,2( 5):364-367.
[4]雷宇,王莉,陶敏潔. 沉浸式游戲交互反饋機制下術后疼痛護理管理在肝膽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控制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 20):147-150.
[5]寧志剛,常非. 成人獲得性足跟內側疼痛(跖筋膜炎)的診斷及治療: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2017年共識解讀 [J].足踝外科電子雜志,2020,7( 3):6-9.
[6]敏,何佩儀,杜萍永生,等. 脊髓背根入髓區毀損術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后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附105例報告) [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20,36(4):385-389.
[7]王志敏,何佩儀,杜萍. ??谱o理門診延續跟進式賦能教育對鼻咽癌放療患者康復的影響[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 1):107-111.
[8]徐靜. 以一日門診為基礎的綜合護理管理模式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體質量及血糖控制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 3):342-343.
[9]翟冬梅,趙鳳來,馮文靜,等. 雙心護理結合遙測心電監測對門診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數理醫藥學雜志,2020,33( 10):1561-1563.
(收稿日期:202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