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霞
【摘要】目的:分析個體化針對性護理用于牙頜面畸形- 正頜手術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入2018年 3月至2021年 3月入院治療的84例牙頜面畸形- 正頜手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組:A 組42例予以個體化針對性護理,B 組42例予以常規護理;對比焦慮抑郁評分、康復指標、應激指標、并發癥率、頭影測量數據、護理滿意度等指標。結果:出院前,A 組的焦慮抑郁評分較 B 組更低;A 組的康復指標較 B 組更優;A 組的應激指標較 B 組更低;A 組的并發癥率較 B 組更低;A 組的頭影測量數據較 B 組更優;A 組的護理滿意度較 B 組更高(P<0.05)。結論: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可以改善牙頜面畸形- 正頜手術患者的負面情緒,促進術后康復,且能減少患者的應激反應,恢復牙頜面解剖學特征,且能減少手術并發癥,獲得高度滿意。
【關鍵詞】個體化針對性護理;牙頜面畸形正頜手術;焦慮抑郁情緒;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4-0142-04
牙頜面畸形的病因是頜面生長發育障礙,頜面形態或體積異常,上下頜骨間異常關系,同時合并口頜系統功能障礙。該病會降低牙齒的咬合功能,降低面部美觀度,且會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度,降低其日常生活質量[1]。正頜手術是牙頜面畸形的基礎術式,可以通過截骨和植骨等操作恢復頜骨的生理形態,進而改善咬合功能。為了保證正頜手術的療效性與安全性,需在圍術期加用護理服務。基于此,本研究選取84例牙頜面畸形- 正頜手術患者,用于分析個體化針對性護理的效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入2018年 3月至2021年 3月入院治療的84例牙頜面畸形- 正頜手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分組:A 組42例,男、女性分別為28例,14例;年齡19~41(29.86± 2.41)歲;病程為1~9(5.24±0.16)年。B 組42例,男、女性分別為27例、15例;年齡20~43(29.97±2.38)歲;病程為2~9(5.18±0.19)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 P >0.05)。
納入標準:符合《牙頜面畸形診斷與治療指南》[2]中對于牙頜面畸形的判定標準;X 線診斷為牙頜面畸形;存在面部比例失調、咬合錯位等異常表現;患者對研究知情而且完全同意。
排除標準:合并精神類疾病;合并重要臟器器質性疾病;存在手術禁忌癥;難以全程參與研究。
1.2? 方法
B 組予以常規護理。術前備好手術器械,合理調節手術室的濕溫度,濕度約55%,溫度約25℃,嚴格消毒室內物品與設備,檢查手術所需器械的功能性,檢查動力系統的鋸片以及鉆頭,若有磨損需更換。術中強化與臨床醫生的配合,為患者進行保暖護理,將術中藥液預熱至37℃,預防低體溫。術中動態監測患者的各項體征,在進行截骨與磨骨操作時使用注射器少量抽吸生理鹽水,通過沖洗降溫操作維持術野的清晰度。術后使用胃管接通負壓吸引球,以此引流胃液,而后將患者轉運到麻醉蘇醒室。在患者蘇醒后立即告知其手術效果,并對其進行鼻飼護理,每日的鼻飼量少于2 L。
A 組予以個體化針對性護理。術前階段,為患者開展口腔檢查,規范其日常飲食,講解口腔護理的積極意義。積極與患者溝通,評估其對于正頜手術的認知度,同時評估其心理狀態,而后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詳細講解手術流程和配合事項,告知患者手術對于容貌變化的影響,使其做好心理準備。術中階段,由責任護士監測患者體征,及時上報患者異常表現。術中預熱藥液,使用毛毯做好保溫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手術進展配合臨床醫生,以此保證手術操作的順利性。術后階段:(1)面部護理,術后使用生物冰袋冰敷患處,將生物冰袋裹于干毛巾內,敷于雙側面頰,每次冰敷15min,間隔30min 敷1 次。冰敷時需避開太陽穴,術前禁止冰敷。手術6h 后將床頭抬高,保持半臥位進行引流治療,以此緩解面部腫脹。日間將床頭抬高 45°~90°,夜間將床頭抬高30°~45°,禁止患者玩手機或者長時間低頭。在床頭備用氣管切開包,若有呼吸道梗阻等征兆需切開氣管。手術3 ~5 d 后進行抗菌素治療,監測其體征,若有異常需上報醫生。(2)口腔護理,術后及時清理口腔內殘留物,每日使用生理鹽水進行口腔清洗護理,頻率為每天兩次。可在口角部和口唇部少量擦涂紅霉素眼膏,預防潰瘍等情況。(3)疼痛護理,術后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輕度疼痛可通過看書、聽音樂和下棋等形式緩解痛感,中重度疼痛可通過鎮痛藥等方式減輕痛感。(4)飲食護理,術后,患者的張口度有限,需在術后6h使用代金試管進行喂食護理,每日進食5 ~6 餐。手術次日和第2d,每餐的進食量為400 mL 以上,而后每日進食量需多于前日量,告知患者高蛋白與高熱量飲食,首選無渣果汁、小米汁、牛奶和雞湯等食物。進餐后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保持口腔清潔。術后2 周可進食軟食,禁食過硬或不易消化的食物。(5)心理護理,評估患者的術后心理狀態,若患者焦慮抑郁,則開展積極心理學干預,可鼓勵患者書寫日記,記錄美好回憶。也可通過冥想、練習瑜伽等方式調節情緒。(6)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進行咀嚼功能練習,使用雙側牙齒咀嚼。手術4周內每日使用生理鹽水或者復方氯己定漱口液進行口腔護理,禁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告知患者禁止劇烈運動或熬夜,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習慣。
1.3? 觀察指標
(1)焦慮抑郁評分,術前以及出院前經由焦慮自評、抑郁自評量表測評情緒評分,標準分值50分,負面情緒與分數正相關。(2)康復指標,觀察術前等待時間、術后拆線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3)應激指標,術前以及出院前測定血清皮質醇(Cor)、白介素-6(IL-6)以及 C 反應蛋白(CRP)等指標。(4)并發癥,觀察呼吸困難、切口感染、食道反流、切口水腫、聲音沙啞和循環功能障礙等并發癥。(5)頭影測量數據,術前以及出院前測量以下數據:上中切牙突距(UI-NA)、上牙槽座角(SNA)、下中切牙突距(LI-NB)、上下齒槽座角(ANB)、下牙槽座角(SNB)。(6)護理滿意度,利用自制調查問卷予以測評,含基礎護理、病房管理、病情監視、服務態度、心理干預、技術操作、護患溝通維度,每項10分,超過7 分為滿意。(7)功能評分,術前與出院前利用功能性經口進食量表評估咀嚼功能,共10分,正向計分。利用Frenchay構音障礙評價法測評語言功能,共10分,正向計分。咀嚼效率采取稱重法進行評估,即單位時間內的咀嚼食物量/ 咀嚼食物總量。利用自制調查表測評美觀度和咬合關系,均是10分,正向計分。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經由 SPSS 21.0軟件完成。計量數據經 t 檢驗,計數數據經χ2檢驗,分別采用( x(—)± s )、[n (%)]表示。以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并未發現差異( P >0.05);出院前, A 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 B 組( P <0.05),見表1。
2.2? 兩組的康復指標比較
A 組的康復指標顯著優于 B 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的應激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的應激指標并無差異(P>0.05);出院前, A 組的應激指標明顯低于 B 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A 組的并發癥率顯著低于 B 組(P<0.05),見表4。
2.5? 兩組的頭影測量數據比較
術前兩組的頭影測量數據未見差異(P>0.05);出院前,A 組的頭影測量數據優于 B 組(P<0.05),見表5。
2.6?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A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B組(P<0.05),見表6。
2.7? 兩組的功能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的功能評分未見差異(P>0.05);出院前, A 組的功能評分高出 B 組(P<0.05),見表7。
3? 討論
牙頜面畸形是口腔疾病的常見類型,會影響患者的牙齒功能,進而降低其心理健康度。該病主要發病于青少年群體,會影響患者的面部容貌,誘發生理與心理應激反應,進而導致疾病并發癥。正頜手術是該病的常用術式,可以恢復正常的牙頜面形態,手術成功率較高。為保證手術療效,需在圍術期加用個體化針對性護理,該項護理是對個體化護理以及針對性護理的整合,具有全面性和精細化優勢,可以提升手術護理質量。
結果顯示,A 組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 B 組( P <0.05)。說明個體化針對性護理能夠調節患者的負面情緒,保持其平和心態。正頜手術患者出現焦慮抑郁情緒的原因是:(1)害怕手術操作,正頜手術需要采取截骨或者去骨等操作,作為有創傷害會加劇患者的緊張心理[3]。此外,患者擔心麻醉安全和手術痛感,可能因生理應激反應導致心理應激,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2)環境陌生,患者對于手術室環境較為陌生,普遍存在恐懼與無助心理,可能因安全感缺失導致負面情緒。(3)自卑心理,手術會改變患者的面貌體征,進而導致其自卑心理[4]。此外,正頜手術患者擔心日后生活中遭受嘲笑,也是導致其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4)手術期望值過高,正頜手術的具體療效受到患者自身條件影響,可能因牙齒條件有限等因素降低手術療效。而患者的手術期望值過高,也會影響其情緒狀態 [5-6]。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可以獲取患者信任,改善護患關系,使患者意識到負面情緒對于疾病康復的影響,進而主動調整自身情緒[7]。A 組的康復指標優于 B 組( P <0.05)。說明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可以促進術后康復。原因是該項護理的靈活性較強,可以結合患者的個人情況開展護理服務,針對性解決患者的護理問題,因此可以縮短其治療周期[8]。出院前 A 組的應激指標低于 B 組(P<0.05)。說明該項護理能夠緩解圍術期應激反應,保證手術高效進行。原因是該護理能夠在圍術期開展綜合性護理,穩定患者的身心狀態,進而減少應激反應。其中,Cor 指標可以敏感反映機體應激反應程度,評價手術刺激度以及手術時間等樹種情況。CRP 指標對于應激反應具有參與性,可以反映應激反應嚴重度 [9-10]。IL-6可以參與促炎性反應過程,評估機體炎癥程度。護理后以上指標水平下降,說明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可以保證手術穩定進行[11]。A 組的并發癥率低于 B 組(P<0.05),說明該項護理的安全效益高,可以減少手術相關并發癥。原因是個體化針對性護理可以預見性開展護理干預,發現并發癥征兆,進而規避并發癥風險因素[12]。A 組的頭影測量數據優于 B 組,說明該項護理能夠改善頭影測量數據,恢復牙齒功能。原因是該項護理強調術后口腔護理、飲食護理以及疼痛護理等措施,可以最快恢復患者的牙齒功能,進而改善頭影測量指標[13]。A 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B 組(P<0.05),說明該項護理可以獲得患者的高度滿意,原因是護理措施具有人文性和個體化特征,可以拉近護患距離,進而獲得較高滿意度。
綜上,個體化針對性護理能夠糾正牙頜面畸形- 正頜手術的焦慮抑郁情緒,改善患者的康復指標、應激反應指標,具有較高的護理效用。
參考文獻
[1]李冬,湯曉雨,秦羽. 唇腭裂整復術后伴發牙頜面畸形正頜手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 2):146-148.
[2]胡靜,沈國芳,劉彥普,等. 牙頜面畸形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9( 5):5.
[3]郭麗盟. 骨性牙頜面畸形患者正頜手術治療中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 10):247-248.
[4]曾婷,白沅艷,王茂蘭,等. 牙頜面畸形患者圍手術期呼吸道管理的護理體會[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 ,2019,6( 12):99-100.
[5]張丹,李婧,劉玉榮. 正頜與正畸聯合矯治術治療牙頜面畸形的護理研究[J]. 中國醫療美容,2019,9( 11):112-116.
[6]李文文,奚擎,劉玲,等. 牙頜面畸形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飲食保健,2018,5( 31):170-171.
[7]熊佩文. 正頜聯合正畸矯治牙頜面畸形的臨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 3):122-124.
[8]王志慧,李潔. 正頜聯合正畸矯治牙頜面畸形的優質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 16):2503-2504.
[9]白沅艷,鄧立梅. 數字化模型外科在牙頜面畸形治療中的應用與護理配合[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 16):4-6.
[10]崔璐. 牙頜面畸形圍術期的優質護理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8,16( 17):2120-2121.
[11]? 趙雪嬌,周景,陸旭東,等. 正頜手術患者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創傷后成長的縱向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8,33( 18):72-75.
[12]涂靜,鄧立梅. 術前預見性健康教育對牙頜面畸形病人術后依從性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8,24( 29):316-318.
[13]? 楊霞,袁衛軍,李麗. 牙頜面畸形患者營養知識態度行為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護理,2017,17( 2):45-48.
(收稿日期: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