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D推出的RX 6x50系列顯卡主要變化就是核心頻率進一步提升,更早之前的RTX 3090Ti也在規模增大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了頻率。那么,考慮到這些新顯卡,如今的顯卡核心頻率分布到底如何?A卡能不能守住自己高頻地位呢?AMD的RDNA2 GPU架構與自家的銳龍CPU有些相似(圖1),擁有與CPU內置緩存類似的Infinity Cache,頻率設置也像現代CPU,最高頻率已經接近3GHz。而英偉達則更像是傳統的采用大規模并行單元的GPU,巨大的發熱量與功耗讓它不得不克制頻率設置,RTX 30系列的最高頻率也只是接近2GHz而已,終于達到了RX 6000系列最低的游戲頻率水平。

同一架構的各檔次GPU中,一般越高端的型號擁有越多的流處理器或CUDA核心,帶來的就是越不得不克制的頻率設置。一些規模較小的GPU不僅頻率可以設置得更高,甚至基礎/游戲頻率與加速頻率之間的差距也很小,這一方面是因為它們的性能不足,再降低頻率就談不上游戲能力,甚至會影響視頻加速等其他能力,一方面當然也是結構相對簡單,維持高頻率時的功耗和發熱完全能接受。

但在本輪的新品發布后,我們發現了一些新的情況,不用太顧及成本的旗艦級和高端系列,也可能不惜代價地用高頻率榨取性能。比如RTX 3090 Ti在擁有同系列中最高配置的情況下,也擁有最高的頻率,代價就是發熱量與功耗的急劇增加(圖2)。而RX 6950XT盡管頻率的絕對值并不算高,但在RX 6x50系列中,相對于RX6 0 0 0系列“原版”的提升卻最大。可見通過超強的散熱與供電設置,在很高的并行規模下,仍可以使用為較高的頻率,以獲得最好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