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劍,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任教于鹽城市大豐區實驗初級中學。
老師發現,這三篇文章異中有同,頗有不俗之處!
先來看三篇文章的不同之處。這三篇文章的內容和主題均有不同:《第一次攀巖》主要是通過“我”的一次攀巖經歷來表現人物的心靈成長;《云的影子》通過寫奶奶與“我”之間“你比我猜”的小游戲,表現祖孫間的深情;《宗師傅》則是通過記敘宗老師課上二三事,表現宗老師的迷人風采。在寫作手法的運用上,三篇文章均能根據表達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技巧,頗有匠心:第一篇通過對不同時段人物的不同心理的描寫,寫出了人物的成長,令人信服;第二篇祖孫倆簡潔的對話讓我們感受到奶奶的慈愛和孫女的童真;第三篇中,小作者能抓住宗老師極富個性的特征,進行外貌、語言、動作描寫,刻畫出一個風趣幽默、才華橫溢的人師形象。可見,三名小作者平時愿意在寫作上花時間,也很有慧心!
細讀中,我們也發現,這三篇文章其實有共同點,那就是善用細節描寫來凸顯人物形象。所謂的細節描寫,就是對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進行細微刻畫,達到以小見大、畫龍點睛的效果。第一篇攀巖的動作中有細節描寫,最初是“雙腳踏云一般向上攀登,仿佛飛檐走壁的俠客”;中途想放棄時,則“用雙腳抵住巖壁”;最終,被爬山虎精神感動后堅持攀巖,“雙腿稍彎,整個身軀向下沉去,猛地上升,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這三處細節寫出了“我”的蛻變過程,表現出人物在特定時刻的精神躍升!第二篇文章中,多處寫到的奶奶的“笑”也是細節,寫出了奶奶的慈愛和溫情。第三篇文章中,老師的發型、金湖腔調、小竹鞭以及信手畫圓的絕技等更是細節描寫,諸多細節構成一個令人難忘的宗師傅的形象。
由此可見,真實、典型、生動的細節描寫可以為文章增添亮色。同學們平時要留心觀察生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