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夢知
北京城內有一條劉蘭塑胡同,胡同的南口就在西安門大街。別看這條胡同又短又窄,僅有二十幾個門牌院落,它可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從元代初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劉蘭塑胡同里曾經居住過一位聞名京城的雕塑家——劉元。他是阜成門白塔的建造者尼泊爾巨匠阿尼哥的高徒。劉元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除了自身的良好天賦與不懈努力外,又得益于師傅阿尼哥的真傳和點化,最終成為了一代塑像大師。
當時,在這條胡同的北端建有一座玄都圣境道觀,大殿內的玉皇大帝、左殿的三元帝君、右殿的三清神像,個個儀容肅穆,道氣深沉,神思妙合。這些都是劉元的作品,人稱絕藝,京城里的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劉蘭塑”。因為傳說他的塑像中善用藍色,而劉元的元與藍諧音, 所以叫著叫著就叫成了劉藍塑,后簡化為蘭,而他居住的胡同也就叫劉蘭塑胡同了。
劉蘭塑以雕塑寺廟祠堂的各種神像及人物著稱于世,他所塑造的雕像不僅形似,更注重神似,一個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與他的敬業精神和認真的創作態度是分不開的。他雖然很早就功成名就,但在塑造每一位神像人物時,始終都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茍。
傳說,有一次他在塑造一位功臣塑像時,對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一次次塑好了又毀掉重做,反反復復還是不滿意。他苦苦揣摩并翻閱資料,當他看到唐代名相魏征的畫像時,突然眼睛一亮,腦中靈光閃現。于是他放下畫像,立刻從家中向廟里跑去。家人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也跟著他跑出去。只見他來到廟里后馬上動手又塑起來,這一次他終于對自己的作品滿意了。劉元就是這樣一位在藝術上追求至真至美的人。由于他的認真精神和高超技藝,北京著名的大型寺廟都爭相請他塑造神像,白云觀的邱祖像、東岳廟的東岳大帝等都是他的杰作。
劉蘭塑是北京城的一位知名人物,有趣的是在山西代縣也有一個劉蘭塑。這是怎么回事呢?他與北京的劉蘭塑有什么關系呢?且聽我說。
代縣位于山西省北部雁門關的南面,在城東20多里的地方有個叫西若院的村子,村外有座大寺院。寺院正名已經無人知曉,當地人都叫它牛欄寺。寺內塑有十殿閻君、七十二地獄,做工精湛,神形兼備,與北京東岳廟里的神像幾乎一模一樣。怎么這么巧呢?據村里的老人們從他們的老祖宗那里一輩輩傳下來的說法是:元朝初年,這村里有位姓謝的大戶人家在京城做官,他聽說劉元的大名后十分敬佩,就去東岳廟仔細查看了所有神像,一見之下果然是名不虛傳,令人震撼。于是他就把劉元請到了代縣,在他的老家修了這座寺院,并且像北京東岳廟一樣塑造了諸多神像。當地人也把它叫做劉蘭塑,后來人們漸漸用當地口音把它叫成牛欄寺了。現在這村里的人家多數還是謝家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