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昕榕
從我家到學校,要經過一家小小的雜貨店。雜貨店夾在一家大超市和一家水果店之間,很不起眼,顧客也比較少。
雜貨店除了售賣雜七雜八的日常用品,還經營著修理電器之類的業務。店主是一位四十出頭的中年人,皮膚黝黑,一張圓臉顯得特別憨厚。我經過那兒,總看見他不停地忙活著,或者搬運貨物,或者擺弄舊物,見到誰都是一臉熱情的笑。
我第一次和他打交道,是為了修理一個被我摔壞的鬧鐘。媽媽帶我來到他的小店時,他正在往一個舊鐵柜上擰螺絲釘。他沒有像其他店主那樣開口便問“你要買什么”,只是面帶微笑地靜靜看著我們。
我遞上那個無法工作的鬧鐘:“老板,這個鬧鐘摔壞了,還蠻新的,修一下多少錢?”他接過鬧鐘端詳了片刻,爽快地說:“一點小問題,就不收錢了!”
在他修理鬧鐘的時候,我和媽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起他的小店來。店鋪不大,貨架上滿滿當當,卻收拾得整潔有序。
鼓搗了一會兒,他輕輕拍了拍鬧鐘,抬起頭來說:“好了!”
媽媽執意付錢,他擺擺手,再三拒絕,然后看了看我,說:“小娃娃和我女兒小時候長得蠻像!”
媽媽問:“您女兒上高中了,還是讀大學?”
“她呀,不在我身邊……”他欲言又止,神色有些黯然。
但僅僅是一瞬間,笑容又浮上了他的臉頰,他從舊貨箱里取出一匹棗紅色的木偶小馬,遞到我的手里。我欣喜地接過小馬,情不自禁地贊嘆:“好可愛!”見我喜歡,他也很開心:“我女兒小時候也喜歡我做的木偶小馬,這匹送給你!”
現在,那家雜貨店已經搬走了,每次從那兒經過,我都有些悵然若失。我的書桌上一直擺著那匹棗紅色的木偶小馬。那個中年店主的模樣,也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點評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雜貨店主為“我”修理鬧鐘卻不收一分錢,聲稱他女兒小時候與“我”長得蠻像,并且贈送“我”一匹他女兒喜歡的木偶小馬,聊以慰藉他想念女兒的情感。時過境遷,雜貨店主的模樣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清新質樸的語言,傳神逼真的描繪,清楚分明的層次,構成了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李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