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仿
摘要:文章結合樂山市基層消防安全工作現狀,分析基層消防安全工作在監督管理職能運行、基礎消防設施建設、群眾消防安全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就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建議
一、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目的
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目的是完善消防安全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優化基層消防安全組織和管理體制,改善基層公共消防安全條件,建立和鞏固基層消防宣傳陣地,提升消防安全基層管理現代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切實打通基層消防安全治理“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夯實基層消防工作,提高基層預防和抵御火災的綜合能力,提升居(村)民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基層消防安全風險,減少火災總量,遏制群死群傷和“小火亡人”事故,創造城鄉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基層消防安全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基層消防安全監督管理職能運行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1.街道(鄉鎮)消防屬地管理職能亟待加強
當前,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消防管理工作的力度尚存在偏弱、偏輕、偏軟,人員、經費、制度保障不到位的問題。部分街道(鄉鎮)未成立專門的消防議事機構,未明確專(兼)職負責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員,未嚴格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網格化工作未全面深入,難以滿足當前基層消防管理工作需求,消防管理漏管失控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2.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管職能弱化
以前,公安派出所在基層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尤其是“九小場所”和居民住宅區的火災預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較大程度地彌補了消防部門監督執法隊伍警力不足的問題。但近年來,隨著消防體制改革,消防救援機構脫離了公安部門的管轄,在對消防工作的安排部署、督導考核、協同配合上不似以前自上而下,順理成章,客觀上導致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呈弱化趨勢。
3.基層消防大隊監督執法力量不足
以四川樂山為例,目前樂山市轄4區、6縣、1個縣級市,11個街道、121個鄉鎮,總面積1.27萬平方公里。但全市基層消防大隊僅有監督執法人員60余人,除經濟較為發達的區(縣級市)消防大隊執法人員在5人以上,其余9個縣(區)每個消防大隊執法人員數量只有3~4人。受警力限制,基層消防大隊的消防監管重點只能放在一定規模的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場所、高層建筑等消防重點單位,對數量龐大、星羅棋布的“九小場所”、居住區等卻無暇顧及,導致基層街道、鄉鎮出現了火災防控的盲區。
(二)鄉鎮消防公共服務和基礎消防設施滯后
部分地區受經濟條件制約,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對鄉鎮消防事業的建設投入偏低,鄉鎮消防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較為落后,除縣城所在地的城關鎮外,其余鄉鎮建有政府專職消防隊的較少。以樂山市為例,鄉鎮(不含城關鎮)專職消防隊建成數不足5%,且部分鄉鎮無公共消防給水系統,一旦發生火災,消防隊不能第一時間趕赴火災現場,而且,在火災撲救中消防補水也是一個難題,很可能會錯過火災撲救的最佳時機,造成火災的蔓延擴大。有些老街小巷、老舊居民區道路極為狹窄、消防車無法通行。有些村寨受地理條件或地形限制,消防車無法抵達。這些區域場所一旦發生火災撲救難度很大,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基層群眾消防安全素質不高
近年來,各地火災事故頻發,尤其是居住場所火災占比居高不下。據統計,大部分火災是電氣故障和生活用火不慎引起。從消防監督檢查和調研走訪的情況來看,部分基層群眾消防安全防范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還較為薄弱,違章用火用電及私拉亂接電氣線路,封閉、堵塞、占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等現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九小場所”“三合一”場所、群租房等火災隱患仍較為突出。在一些偏遠地區、貧困山區仍然用柴火做飯,有的柴草、堆垛與廚房明火未保持安全距離,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事故,給消防安全帶來較大隱患。
三、基層消防安全治理工作建議
(一)強化基層消防組織建設,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職責
1.建立健全基層消防組織
縣(市、區)、鄉鎮(街道)逐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議事機構,負責統籌協調轄區內消防工作,鄉鎮(街道)明確消防安全監管歸口部門,實體化履行消防管理職責。村(社區)完善消防安全自治組織,負責統籌日常消防安全工作,消除常見火災隱患,提升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識。
2.明確基層消防組織人員配備
鄉鎮(街道)消防安全議事協調機構主任由黨政主要領導擔任,成員為相關職能部門、派出機構及消防站(政府專職消防隊)負責人等。鄉鎮(街道)明確專人開展消防工作,人員數量應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村(社區)消防安全自治組織至少明確1名工作人員負責組織開展群眾性消防工作。
3.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職責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建立完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消防安全監管網絡,逐級落實消防安全職責。縣(市、區)、鄉鎮(街道)定期研判火災風險,建立責任清單,強化跟蹤問效、督導考核。村(社區)落實群防群治、聯防聯治機制建設,完善消防應急預案,制定防火安全公約。充分發揮網格管理員消防安全檢查和消防宣傳的職能作用,明確網格管理員消防安全職責任務清單,明確基礎信息采集、消防隱患排查、消防知識宣傳等基本職責,加快實現消防安全網格化治理全覆蓋。
4.探索鄉鎮(街道)消防行政執法放權賦能
逐步將鄉鎮(街道)消防安全治理需要迫切且有能力承接的部分消防行政執法權限納入省級政府統一制定的賦權指導目錄,依法賦予鄉鎮(街道)綜合執法辦公室(隊)消防行政執法權限,滿足鄉鎮(街道)消防安全管理需要。縣級消防救援機構建立常態化培訓機制,加強對鄉鎮(街道)承擔消防行政執法的機構和人員的業務培訓,與鄉鎮(街道)共同負責監督考評,確保放權賦能與治理效能有機銜接。
(二)推動公安派出所履行消防監管職責
充分發揮派出所的資源優勢。派出所遍布城鄉,覆蓋面廣,對轄區場所單位和社會面的情況較為熟悉,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執法工作和群眾工作有良好的基礎和長期積累的經驗。2019年4月23日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仍然賦予了派出所消防監督執法的主體資格,因此派出所依然是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和消防宣傳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對公安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工作的建議如下。
1.落實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監督管理職責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規定,公安派出所可以負責日常消防監督檢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因此,在公安部未出臺新的具體辦法之前,公安派出所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仍可以依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 第120號)以及仍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2.建立完善協同協作機制
各地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協同協作機制,可通過地方政府常設的消防議事機構來推動,街道鄉鎮要強化派出所在消防監督檢查中的職能作用,街道鄉鎮綜合執法大隊(辦公室)可會同派出所開展聯合檢查,聯合執法,糾正和查處消防違法行為。
3.強化業務培訓指導
消防監督檢查具備一定的專業性,為提升派出所民警的消防監督執法水平,推動派出所切實履行消防監管職責,消防救援機構應積極主動對派出所開展消防工作指導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消防監督檢查、消防監督檢查程序和方法、消防違法行為處理、消防宣傳教育等。
(三)整合壯大消防綜合救援機構執法隊伍
消防員作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基層的組成部分,承擔著滅火和綜合救援的重要職責,同時也可以在消防監督管理中發揮輔助作用。消防員參與消防執法,對于壯大消防執法隊伍、改善基層消防大隊監督執法人員不足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消防員參與消防執法也面臨著執法資格、人員時間保障、執法風險防范等問題。因此,在推進消防員參與執法的同時,應妥善解決以下事項。
1.消防員應取得執法資格
按照中共中央機構改革要求,消防隊伍改制轉隸后,由軍隊現役編制轉改為行政編制,消防員也屬于消防綜合救援機構中具備國家行政編制的人員。雖然現行消防法律法規還未明確規定消防員從事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的職責,但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已明確消防員可以參加執法工作,因而消防員具備消防行政執法的基礎條件。不過,消防員在參與執法前,應通過地方行政執法人員執法資格考試并取得執法資格證書,作為消防員參與消防執法的資格證明。
2.明確消防員參與監督執法的范圍和工作方式
消防員參與消防監督執法,應因地制宜,合理確定監督執法范圍和工作方式。統籌兼顧滅火救援和監督執法工作,可實行“防消聯勤”模式,在消防站“六熟悉”工作中開展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和宣傳,在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勤務工作中同步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和巡查,在火災事故處置過程中同時進行火災現場照相錄像,在火災撲救后協助開展初期調查等。
3.有效防范消防員執法風險
消防員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參與消防執法應實行準入制度,除取得地方執法資格證外,還應進行專門的防火監督業務培訓和考試,合格后方可參與監督執法,并建立長效的學習培訓制度,提升消防員的思想素質和執法水平。同時,應建立健全配套的執法監督機制,對消防員監督執法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建立執法檔案,定期進行考核,嚴格落實獎懲。
(四)夯實基層消防公共服務和基礎消防設施建設
1.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
統籌將消防站點、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車通道、消防裝備等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科學編制,嚴格實施,逐步解決鄉鎮尤其是農村地區公共消防設施建設滯后的問題。完善社區(村莊)微型消防站和志愿消防隊伍建設,配齊相應的裝備器材,明確崗位職責,規范管理運行,既負責初期火災的撲救,也可以開展防火巡查。
2.推進智慧消防治理應用
加大政府購買服務投入,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充分應用5G、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技術,建立健全現代化、實戰化、智能化的消防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平臺,將火災高風險場所納入各類消防管理信息平臺,暢通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數據交換渠道,完善鄉鎮(街道)與公安、住建、市場監管、消防等部門政務系統對接整合機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互用,著力提升預警監測水平。對農村“一老一小”“失能失獨”等弱勢群體,因地制宜建設聯網型獨立感煙探測報警等智能化安防系統,加強兜底服務,提升本質安全。
(五)強化基層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工作
1.分類分級開展消防培訓
聯合行業部門開展行業系統消防安全集中教育培訓,依托黨校、大專院校、社會機構分級開展基層黨政領導和行業部門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培訓,開展社區民警、社區(村)“兩委”負責人和工作人員、網格員、消防志愿者、微型消防站站長和多種形式消防隊員、企業安保人員、物業管理人員、消防重點單位和重點崗位從業人員消防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基層消防管理和自防自救水平。
2.加強基層宣傳陣地建設
推動基層將全民消防安全教育融入思想宣傳教育和基層治理體系各個平臺,將消防安全知識普及納入社區(村)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依托社區(村)綜合服務中心、黨群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場所建立消防宣傳點,設置消防宣傳櫥窗或宣傳欄,配備消防宣傳影像、圖文、讀本。在鄉鎮農村主要街道設置消防宣傳欄,噴涂直觀持久、針對性強的宣傳標語,“村村通”大喇叭常態化播放規范用火用電等消防安全常識。
3.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除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外,充分利用當前群眾喜聞樂見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開展消防宣傳,通過短信、微信推送消防安全提示,組織基層消防人員、社區(村)工作人員、社區民警、網格員、消防志愿者走近群眾,宣講火災危害,普及消防知識,提升群眾自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