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肺癌患者在接受微創或開胸手術后或晚期姑息治療,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活動耐力、肺功能下降等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胸悶、乏力、氣短等。而通過各種運動訓練,提高肌肉張力,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使機體免疫力增強,降低細胞癌變風險,達到肺癌患者延緩生存時間的目的。
1.縮唇呼吸法。經由縮唇呼吸加大氣道外段的阻力,讓等壓點朝中央大氣道轉移,能預防氣道過早塌陷及閉合。方法是用鼻吸氣,然后縮唇呼氣,在呼氣時把口唇縮作吹口哨形態,讓氣體經由變窄的口型慢慢呼出,吸氣和呼氣用時比例是1:2或1:3。每次10分鐘,每天2次。
2.腹式呼吸法。加大患側胸壁的活動程度,強化吸收與引流,防止患者胸腔產生積液,幫助患者盡快強化肺功能及下床活動。方法是吸氣時,患者雙手依次置于前胸部、上腹部,以鼻緩緩吸氣時,膈肌盡可能下降,腹肌放松,放在胸部手的不動,壓制胸廓活動,放在腹部的手往上抬起;呼氣時,收縮腹肌,放在腹部的手下降,幫助松弛膈肌。每次10~15分鐘,每天2次。
3.吹氣球法。避免小氣道太早閉合,將殘存于肺內的氣體排出,以改進氣體交換,讓肺充分復張,并便于通過引流管排出術后殘留于胸腔的液氣??梢灶A防液氣胸產生,對呼吸肌亦有鍛煉效果?;颊吆魵膺^程中自行將嘴唇攏起,或采取吹瓶呼吸、發聲呼吸及吹氣囊呼吸之類方式。可選取恰當的氣球,體積為800~1000毫升,患者先深吸一口氣,再含住氣球,盡可能將肺里的氣體吹入氣球里。每次3~5分鐘,每天3~4次。
4.吸氣末停頓法。能讓吸入氣體不均分布的狀態及低氧問題得到改善,提升氣體交換的能效,同時能讓一些萎縮肺泡獲得再次張開的機會?;颊咝凶?,整個身體放松,確保安靜,慢慢吸氣,吸氣結束時停頓一下。這時會厭和聲帶依然處于開放狀況,停頓時長約為1/4呼吸周期,然后緩緩呼氣。吸、停、呼占比約為1:1:2,可促進患者的呼吸形態從淺變成深且慢。每分鐘2~3次,每天3~4次。
注意事項
1.鍛煉過程中身體放松,不要緊張。緊張會消耗大量氧氣,增加呼吸肌做功而加劇呼吸障礙。不宜穿緊身衣,防止干擾呼吸鍛煉。
2.采用循序漸進可耐受的低負荷,感到不疲勞為宜。由于呼吸肌功能持續得到改善,慢慢加大鍛煉頻次、增加鍛煉時間。
3.呼吸訓練時呼氣要輕緩,切勿使勁呼氣,避免換氣過度及呼吸肌疲勞。呼氣時間不宜過長,以免造成呼吸急促。
4.老年患者易疲憊、易咳嗽,需要間歇性休息,注意呼吸每分鐘增多應小于5次;心率與安靜時比較,每分鐘加快不足20次;脈搏穩定在每分鐘不高于100次。
1.散步。肺癌患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取慢跑或者散步有氧運動方式??蓮娀粑δ?,增加肺活量,增強換氣與通氣能力。散步時以達到全身出汗為宜,可以頻率稍快一點,活動時間以下午3時至晚上9時為佳。若能與親朋好友共同散步,不僅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在邊走邊聊中獲得較佳的心情,更加有利于自身的康復。
2.太極拳。一種有氧運動方式,患者可于環境優美的地方打打太極拳。訓練時,心境應平和,如此方可取得更佳效果。拳、息、氣統一于意,能強化意力,最終實現強化身心的效果。
3.瑜伽。瑜伽是主要采取三種方法,即體位法(控制身體)、呼吸法(調節呼吸)和冥想(引導心理)實現身心合一,要點是身體活動和規則呼吸協調一致。腫瘤患者適合做些舒緩的瑜伽活動,來舒展身體、放松心情、減輕壓力。不要做難度高的動作,且宜在專業瑜伽教練的引導下開展這一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