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賓
隨著“雙減”政策的持續深入落實,廣大教師進一步明確了“雙減”是通過加強學校教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化作業布置、提升課后活動水平,減輕學生課余負擔,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構建教育良好生態。高效課堂教學成為教師追求的目標。
課堂教學要提質增效,離不開備課的高質量,備課這一環節成為“雙減”落地的關鍵所在。但在現實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還存在教材處理缺乏創造性、資源應用隨意、備課質量低等問題,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的出現,特別是數字教參的上線,給廣大一線教師的備課增添了助力,使高質量備課成為現實。
教材+教參,為教師備課提供豐富資源
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設置數字教材、數字教參兩大板塊。該平臺的數字教材與我省目前使用的文字教材相配套,涵蓋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各年級、各學科、各版本的教材,覆蓋我省實際應用教材版本的95%以上,共計10個學科、16家出版社、300余冊教材。數字教參是在數字教材的基礎上為教師備課專門開發的,匯聚了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同步微課、同步練習、素材、主題六大類資源,并可同步調用數字教材。教師可在該平臺完成備課、上課、課后拓展等教學任務。
筆者就如何借助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進行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探討,希望對教師有所幫助。
多版本教材,助力教師整合、把握知識點
教材是最基本的教學素材,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是備課的基礎。新課程提倡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何深入理解教材?筆者認為,首先,要系統了解全冊教材知識體系、教學目標任務、教學內容;其次,了解單元教學目標任務、教學內容,以及課時教學目標任務、課時內容,明確教材編寫的意圖,厘清編者的思路,把握教材的特點;最后,緊密圍繞新課程標準理念,靈活使用教材、開發教材。
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往往不重視對教材的理解,也沒有把重心放在教學設計上,而是常常按照他人的思路來完成教學設計,甚至照抄照搬他人的教學設計,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有教師辯解:即使自己想深入理解教材,也因為手頭只有一種教材而無法真正理解編者的思路和編寫意圖。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的多版本教材為教師深入理解教材提供了便利。下面,筆者以初中數學“平面鑲嵌”為例,說明如何利用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來理解編者的思路和編寫意圖。
“平面鑲嵌”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三角形”的最后一節,以數學活動方式呈現,教材內容不到一頁。它包括概念認識和三個活動:活動一為“研究用一種正多邊形或兩種正多邊形做平面鑲嵌,哪種或哪兩種正多邊形能鑲嵌成一個平面圖案”;活動二為“任意形狀、大小相同的三角形能否鑲嵌成平面圖案”;活動三為“任意形狀、大小相同的四邊形能否鑲嵌成平面圖案”。另外,它還有拓展任務——搜集或設計其他的平面鑲嵌圖。
教師特別是新入職教師想從不到一頁的教材中體會編者思路,把握編寫意圖,有很大困難。所幸,除人教版外,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服務平臺還提供了北師大版和華東師大版的數學教材。教師如果留意就會發現,“平面鑲嵌”出現在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教材的最后一部分,以“綜合與實踐”方式呈現。它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概念的認識;二是“做一做”,通過動手嘗試用一種多邊形鑲嵌,用邊長相等和邊長不同的正三角形、正六邊形鑲嵌,用其他兩種正多邊形鑲嵌;三是“議一議”,嘗試用指定的兩種多邊形鑲嵌,從中總結經驗,獨立設計美麗的鑲嵌圖形。而在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中的第三節,“平面鑲嵌”以正常章節形式呈現,并被分成兩個課時:第一課時重點研究用相同的正多邊形鑲嵌;第二課時重點研究用多種正多邊形鑲嵌,詳細研究用一種或多種正多邊形鑲嵌的條件,把任意多邊形的平面鑲嵌作為閱讀材料呈現。
借助華東師大版教材提供的課程要求、目標重難點分析、拓展資源等,教師通過分析研讀,能深入理解編者的思路和編寫意圖。教材理解透徹了,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就能厘清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也能結合學情設計出精彩的教學活動和創新作業,課堂教學質量會大幅提升。
數字資源助力課堂教學,打造混合教學模式
河南省中小學數字教材不僅是紙質教材的數字化,還匯聚了視頻、音頻、動畫等數字資源,支持師生與教材互動。數字資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使學生學習不再單調,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還是以“平面鑲嵌”為例,三種版本的教材都提供了不同的數字資源,特別是人教版和華東師大版的數學教材還提供了鑲嵌實驗室,將數學實驗引入課堂。在鑲嵌實驗室中,學生可任意選取一種或多種正多邊形進行鑲嵌實驗,實驗室將鑲嵌的過程清晰展現給全體師生,解決了圖形不易展示操作過程的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使復雜的數學思維可視化、具象化、可操作化。學生對鑲嵌的條件研究更加扎實、有效,數學思維也自然真正提升。
數字教參不僅匯聚了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同步微課、同步練習、素材、主題六大類資源,還提供了完整的備授課系統。備課系統幫助教師撰寫教案、在線制作課件,授課系統讓教師借助電子白板直接在課堂上授課。備授課系統集備課、授課兩項功能于一身,減輕了教師備授課過程中的工作量,使教師能夠基于數字教材的豐富資源進行備授課,課堂教學改革成為可能,特別是混合式教學和翻轉課堂成為可能。
數字教參還支持教師組建班級群。教師可以調用數字教參和數字教材資源,或自己上傳資源,讓學生提前進行線上學習,完成預設作業。在收集作業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問題,進行二次備課,有利于高效地完成線下課堂教學。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