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恪(kè)山爺爺自幼喜歡翰墨(hànmò)丹青,是一位才華橫溢(cáihuáhéngyì)的畫家。1980年,他接到了設計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徽的任務。隊徽象征著偉大的少先隊組織,要想設計好隊徽,真難啊!
劉恪山爺爺深感責任重大,他查閱了大量資料,選定五角星、火炬、紅綬(shòu)帶作為設計元素,繪制了一張又一張設計圖,不斷打磨、再打磨,最終完成定稿。1990年,這一設計在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表決通過。我們的隊徽,正式誕生啦!
我們在什么時刻和隊徽見過面?
我常常在學校的少先隊隊室和中隊的中隊角看見隊徽。
去年,我參加了校第二次少先隊代表大會。在莊嚴的會場,我看見隊徽高高地懸掛在墻上。
隊徽由正紅色和金色組成。正紅色是革命的顏色,金色是初升的紅日撒下的光芒,就像黨的懷抱,溫暖又永恒。
綬帶:正紅色、鑲金邊,“中國少先隊”字體為黑體。
火炬:火焰為正紅色、鑲金邊,火炬柄為金色,代表少先隊的熱情與希望。
五角星:金色,代表中國共產黨。
作為安徽省少先隊隊刊,我們的雜志封面上,當然也少不了隊徽!
互聯網上、少先隊活動課的課本上、少先隊主題列車的車廂上……很多很多地方都有隊徽的身影。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的大會上,習爺爺深情地說:“黨和國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這綿綿重托、深切鞭策(biāncè),是黨對青少年給出的強國“新考卷”。
少先隊員在邁向新征程的路上,該怎樣讓胸前的隊徽更加閃亮?
“答卷人”——碭山縣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以下簡稱“開實小”),捧著一顆初心,扛著一肩使命,前來報到!
開實小是一所年輕的學校,充滿了生命力和創造力。建校6年來,她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宗旨,以“尚和崇雅”為辦學理念,用最清澈、純粹(chúncuì)的愛,播種“共產主義理想種子”,為少先隊員的人生道路鋪就永不褪色(tuìsè)的鮮紅底色。
開展特色“黨史課堂”,培養新時代“紅孩子”:
操場上,隊員們組成千人方陣,高唱紅歌,齊頌黨恩,黨史在跳動的音符中流淌(liútǎng)入心——這一課,他們收獲了紅色旋律(xuánlǜ)。
舞臺上,隊員們化身戲劇主角,自導自演紅色課本劇,黨史在鏗鏘(kēngqiāng)的臺詞里鮮活如初——這一課,他們收獲了紅色記憶。
教室里,隊員們加入創客空間,手繪黨旗,巧制“紅船”,黨史在一筆一畫間浸潤(jìnrùn)心田——這一課,他們收獲了紅色精神。
營造“沉浸式”主題宣傳陣地,用行動追求卓越:
校園內的“雷鋒驛站”,365天“不打烊(yàng)”。愛心在這里匯聚,又從這里出發,追“鋒”少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續寫著動人的雷鋒故事。
紅領巾文明禮儀崗,小小監督員集合啦。小崗位連著大責任,監督員不僅要督促大家學習隊知識、遵守隊禮儀,還要當好小模范哦!
書法、舞蹈、古箏、二胡、葫蘆絲、鼓號隊……多姿多彩的紅領巾小社團,為小小少年記錄夢想綻放的絢爛時刻,讓“少年夢”托起“中國夢”。
開實小正如一棵茂密、青蔥的小樹,扎根于肥沃(féiwò)的泥土,在新時代的春風里,沿著黨指引的正確方向,茁壯成長、開枝散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