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業楠



你聽過冼星海創作的《黃河鋼琴協奏曲》嗎?它奏響了中華兒女為保家衛國,前赴后繼、英勇不屈的豪邁樂章。當這首樂曲遇上古箏,會激發出怎樣的精彩?當古箏手在革命遺址前演奏,又是怎樣一番動人的場景?讓我們跟隨本期小主人公姚承藝,一起回望那場難忘的演出吧!
姓名:姚承藝
學校:合肥市芙蓉小學
班級:六(1)班
少先隊職務:校少先大隊大隊長
所獲榮譽:合肥市“第十二屆中小學文化藝術節”器樂比賽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等獎第一名、合肥市二等獎。
姚承藝的媽媽是古箏老師。4歲時,她便跟隨媽媽學習古箏。2018年,學校“芙蓉箏團”選拔新成員,姚承藝順利入選。2019年,姚承藝參演的重奏曲《茉莉芬芳》獲得了合肥市“第十屆中小學文化藝術節”器樂比賽經開區一等獎,姚承藝也順利擔任芙蓉箏團的團長。
2021年,合肥市“第十二屆中小學文化藝術節”開幕。恰逢建黨百年,大家商量著要演奏一曲古箏為黨的生日獻禮。選擇什么樣的曲目呢?大家分頭尋找,又咨詢老師,很快,《黃河》這首古箏曲被確定了下來。
“一開始,大家都不了解這首曲子的內涵。聽了音樂老師的講解,我們特別喜歡這首曲子,練習得也更加勤奮。大家互相幫助,常常在一起切磋琴技。”
比賽的日子很快到了。由于疫情的原因,比賽改為線上舉行。經過商量,老師帶領“芙蓉箏團”前往渡江戰役紀念館拍攝比賽視頻。渡江戰役紀念館位于合肥市南端,是渡江戰役的重要決策地、總前委所在地、大軍備戰地和安徽主戰場、練兵場。紀念館的革命歷史與《黃河》的精神內涵完美契合。隊員們興奮地帶著樂器、穿上校服,準備去那里好好演奏。
到達紀念館廣場后,姚承藝和同伴們才發現要露天演奏。游客們在廣場走來走去,不斷投來好奇的眼光,讓平時在室內訓練的隊員們倍感不適應,平添了幾分緊張。好在有老師的鼓勵和伙伴間的互相打氣,大家漸漸鎮定下來。
渡江戰役紀念館廣場上,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五位總前委的偉人雕塑高高聳立,似乎正要下達最后的進攻命令。在偉人雕塑下演奏《黃河》,就像是在槍林彈雨中給浴血奮戰的戰士們加油打氣。“有那么一瞬間,我好像體會到了《黃河》中所描述的戰斗場景,看到了戰士們義無反顧地沖鋒向前。”當最后一個音符從指尖飛出,姚承藝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視頻送去參賽后不久,喜訊傳來——“芙蓉箏團”的精彩演出斬獲合肥市經開區一等獎。精彩的表演視頻還被做成了學校的宣傳片。“芙蓉箏團”頓時成了學校的名片,被推送給更多人。
“這一次紀念館前的演奏,讓我更加喜歡和理解這首樂曲,也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音樂能帶給人們無窮的力量。”姚承藝說,“我會繼續學習古箏,彈奏更多的好曲子給大家聽。我也希望大家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像革命先烈一樣,勇往直前,直到勝利!”
@千千萬萬:你覺得古箏教會了你什么?
答:堅持!堅持!再堅持!所有的成績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堅持中獲得的!堅持能夠讓我遇見更優秀的自己!
@睿睿寶寶:那么多樂器當中,你為什么會選擇學習古箏呢?
答:因為古箏是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它發源于戰國時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民族樂器中的瑰寶,被譽為“中國鋼琴”。它值得我們去學習研究,將中華文明傳承發揚!
@明日之歌:你最喜歡的古箏曲是哪一首?為什么呢?
答:目前最喜歡的古箏曲是《秦土情》。它以陜西地方音樂為素材,用陜西傳統音樂風格結合現代演奏技法,將秦腔的凄楚、憂愁、激憤等情感表達出來。傳說陜西是箏的發源地,所以用古箏彈奏陜西特色曲目,意義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