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群默默奉獻的普通人,他們是民警、社區工作者、快遞小哥、公交車司機……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救死扶傷,他們依舊義無反顧地忙碌在抗疫前線,做細致入微的志愿服務工作,他們是和疫情賽跑的“逆行者”。
汪勇從小生長在湖北武漢,每天忙于送快遞、打包、發快遞、搬貨,工作之余偶爾會開網約車貼補家用。然而,一場疫情改變了汪勇的生活軌跡。2020年除夕那天,終于閑下來的汪勇刷手機了解各種信息。
他偶然在一個微信群里,看到有一名護士正在發求助信息:“早上6點下班,沒公交沒地鐵,4個小時了還沒有網約車接單?!蓖瑯拥男畔?,該護士發了三四次,每隔一小時發一次,正值深夜,群里還沒有人回應……
這名護士在金銀潭醫院上班,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2020年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之后,全城的公交、地鐵停運,加上醫院位置偏遠,醫護人員的上下班交通成為難題。在經歷了反復思想斗爭之后,大年初一凌晨1點,汪勇給那名護士發了信息:“我去接你?!?/p>
汪勇家里有父母、妻子和兩歲的女兒。妻子沒有工作,汪勇的收入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怕家人擔心,他決定默默扛下事情,出門前對家人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公司要加班。
天還沒亮,汪勇就趕到了金銀潭醫院。雖然事先對自己面臨的風險有預估,但是當真正與從醫院出來的護士同坐一車時,汪勇還是本能地感到緊張,開車時會情不自禁地看看后視鏡,心里七上八下的。
20分鐘后,汪勇將那名護士送到目的地,這才發現自己因為緊張,腿都開始發抖了。此時,微信群里的用車需求還在不斷出現。一想到醫生護士在抗疫一線奮戰,連睡個安穩覺的時間都沒有,汪勇干脆直接做起了醫護人員的司機。新年第一天,他接送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超過30人次,腿也抖了一天。
與平時開網約車不同,汪勇這次開車的目的不再是為了掙錢。第一名護士下車后要給汪勇打車的錢,汪勇說:“小妹,錢就不要了。你加我微信,以后需要用車就喊我,我能來接就一定過來。”
因為擔心將危險帶到家里,汪勇找理由住到了單位的倉庫。自己的防護物資就只有幾個口罩,他沒有向醫護人員張口,因為醫護人員的口罩和防護服也很緊缺。
消毒用的酒精買不到,汪勇就向醫護人員要來一些酒精。每天出車,他都會仔細地對全車做多次消毒,以此保障乘車人員的安全。
經過兩三天的義務接送,汪勇發現醫護人員對車輛的需求越來越多,他一個人一輛車根本忙不過來。因為坐不上車,有的醫護人員只能深夜步行上下班。汪勇把金銀潭醫院需要用車的信息往其他群里發送,并開始招募志愿者。
疫情下招募志愿者,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發生群體感染事件,那么問題就嚴重了。怎么辦?汪勇在招募志愿者時加了兩個條件:一是獨居;二是有防護用具。他陸續招到20多個人,暫時緩解了醫護人員交通上的燃眉之急。
由于好幾天看不見汪勇,汪勇的女兒想爸爸了,每天都要和他通好幾次微信視頻。越來越忙后,汪勇很難隨時接聽女兒的電話,很難對家人再圓謊了,他便硬著頭皮給妻子發了一條消息,簡單說了情況。妻子哭著打來電話:“你怎么了?被感染了嗎?”汪勇趕緊安慰妻子:“我人好好的,現在是和別人在一起做志愿者。你別擔心……”
汪勇的父母得知消息后,擔心得寢食難安,但給汪勇打電話時盡量不表露出來:“孩子,你做得很好,爸媽支持你。你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才能為更多的醫護人員服務。”
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汪勇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務中。交通問題解決后,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就餐問題又擺在眼前。汪勇又用募集來的兩萬多元資金為他們提供免費的方便面和礦泉水。解決醫護人員的困難就是汪勇樸實的心愿。他總是說,讓醫護人員安心工作,就是他的工作。
2020年4月28日,汪勇獲得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同年9月,汪勇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2021年2月17日,汪勇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6月15日,汪勇被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列入“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擬表彰對象”名單。2021年11月5日,汪勇榮獲“第八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稱號。
面對記者采訪時,汪勇說:“我覺得榮譽帶著更多的責任,我希望以后的日子里也盡我所能多做一些能貢獻自己力量、幫助他人的事情。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