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
紅,鮮血的顏色。
當我們在金色陽光下,戴上鮮艷的紅領(lǐng)巾,可曾知曉,它的重量?
100多年前的江西安源,因豐富的煤炭資源,成為帝國主義榨取我國勞動人民血汗的據(jù)點。有很多礦工打小就跟著父輩下井做童工,小小年紀就像牛馬一樣勞動,飽受壓迫和苦難。
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后,毛澤東、李立三、劉少奇等先后來到安源開展工人運動,創(chuàng)辦工人補習夜校,猶如一盞暗夜明燈,讓工人們看到了曙光,同樣也引起了小礦工們的好奇。他們常常扒著夜校的門縫聽課,聽教員說“我們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圖謀”,慢慢懂得了團結(jié)抗爭才有希望的道理。
1922年4月,安源地下黨組織把這些苦難的童工召集起來,成立了黨領(lǐng)導下的第一個少年兒童革命組織——兒童團,第一批參加的有王耀南、劉玉漢、張正等7人。他們右手握拳,莊嚴宣誓:“我志愿加入安源兒童團,一要誠實不虛假;二要出力盡忠;三要幫扶人。”從此,兒童團成了工人運動的好幫手,放哨站崗、通風報信、散發(fā)傳單、秘密接送等重要任務都是他們唱主角。
1925年10月16日,安源工人運動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黃靜源被反動派槍殺。兒童團成員們自發(fā)將他遇難時的血衣撕成布條,圍在脖子上,以表達對烈士的敬意和哀思。在黨性的淬煉和戰(zhàn)火的洗禮中,兒童團成員們茁壯成長,走向井岡山,走向延安,走向新中國!
那鮮血染紅的布條啊,跨越百年光陰,系在一代代少年兒童的胸前,如今也披在了我們的肩上——我們都是紅孩子,紅色基因,融入血脈,革命理想,永志不忘!
準備著,時刻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