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莎

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地震,舉國哀痛。僅僅3個月之后,汶川地震的幸存者林浩,便在北京第二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與姚明一起步入鳥巢。那是所有中國人心手相牽,向奧運會傳遞出的生生不息的信念——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流水不爭,綿綿向前。2022年,與新冠病毒頑強抗衡的中國人,再一次將五千多年傳承的燦爛中華文化與兩千多年歷史的奧林匹克運動交相輝映,接續起14年前的赤誠,書寫氣勢恢宏的冬奧會新篇章——一起向未來。
2021年盛夏,東京奧運會賽事正濃,安徽觀眾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一個頭戴蝴蝶結的大姐姐。7月31日,在女子800米決賽賽道上,她極速驅動一雙大長腿,跑出了1分57秒00的驕人成績,名列第5,成為進入800米奧運會決賽的中國第一人!世界記住了她的名字——王春雨。
緊張的奧運備戰與比賽結束已半年,王春雨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2021年10月,她正式成為安徽師范大學的教師。一個月后,晉升為副教授;2021年11月,她披上了婚紗,成了美麗的新娘子。
“王教授好!”聽到我的招呼,王春雨爽朗地笑了。目前王春雨以訓練為主,日程安排緊湊。但聽說是安徽省少先隊隊刊采訪,她欣然接受。
——怎么會愛上跑步?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參加宿州市埇橋區運動會的跳高比賽時,教練看中了我。其實那時候,我個子不高,才一米五,但腿長。在教練的建議下,我正式開始練習跑步。后來,從區里、市里、省里、全國直到國際比賽,我跑得越來越快,跑得也越來越遠啦!
——跑步辛苦嗎?有沒有打過退堂鼓?
很辛苦。最初訓練時比現在還辛苦。進入訓練隊后,每天早上四五點就要訓練,然后再去上學,下午放學后訓練到八點才能回家做作業。那時我還是個小學生,累得不行,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要退出訓練隊。教練找到我,在他和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又回到了訓練隊,從此再也沒離開過。那年我11歲。
——最早出國比賽是哪年?和國內比賽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嗎?
16歲那年,我去法國參加世界青少年田徑錦標賽。那是我第一次出國,也是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比賽。從那時起,我就牢牢記著,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維護國家形象。這次參加東京奧運會更是憋了一口氣,要取得好成績。至于比賽感受,其實無論是在國內、亞洲還是國際比賽中,都有壓力。不過,第一次出國比賽,取得了800米跑青少年組第二名,還可以吧?
——喜歡跑步嗎?
小時候,訓練條件差,我只能在學校或者家附近的土路上跑。鞋里經常進土塊和石子。遇到風雪天氣,一場訓練下來,帆布運動鞋就濕得透透的。如果沒有喜愛,我不會在賽道上一跑就是十幾年。
——比賽成績不好,會哭鼻子嗎?
不會。我天生心理素質就好。比賽失利,只會找自己的原因。同樣,即使是第一次拿全國冠軍,我也很平靜,寵辱不驚。
——800米賽程不太長也不算短,在這一分多鐘的時間里,您有什么制勝法寶?
運動員在比賽中都會有自己的技戰術。技戰術因比賽的不同而不同,隨對手、自己的狀態以及賽場上的變化而變化。如果自己能力很強,只要跑自己的就行了。但東京奧運會800米決賽,匯聚了世界頂尖選手,我根據自己的狀態和實力,執行了跟隨跑的技戰術。
——能和小讀者們分享一下您的夢想嗎?
很多成就都是始于興趣,終于夢想。夢想對于我來說,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清晰。我很少想要什么樣的成績,頂多規劃一下今天要完成哪些訓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認真訓練每一天,是我內心的選擇。
但從東京奧運會到現在,我的夢想非常具體,也非常強烈,就是沖擊巴黎奧運會。我在東京奧運會上遇到了更好的自己,覺得還可以做得更好。
我已經27歲了,這樣的夢想,意味著我之后三年的路會比之前十多年的更難走。盡管有很多不確定性,會面臨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我不想留有遺憾。
——很多《少年博覽》的小讀者都是您的“粉絲”,有特別想對他們說的話嗎?
小讀者們,謝謝你們的喜歡。
希望你們養成鍛煉的好習慣。有了好身體,才能在追逐夢想的任何時候,盡情奔跑。
希望你們好好學習,掌握科學技術。科技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也推動了體育運動的發展。你們知道嗎?我每天訓練都有專業的設備在檢測,也有專業人員在指導。
希望你們不要忘記給自己定下階段性的小目標,并享受達成的幸福和快樂!
最后,讓我們一起為北京冬奧會的所有運動員們加油,祝他們更快、更高、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