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精心組織課后延時服務,金拱鎮中心學校在實踐中細心觀察,在思考中靈活調整,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一、調整課后延時服務兩節課的順序
剛開始,我校課后延時服務第一節課為課后作業輔導課,第二節課為興趣活動課。放學時,不同年級的孩子從不同的興趣班出來,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直接到達校門口。校園門口頓時擁堵起來,孩子們到處找家長,家長到處喊孩子,安全令人擔憂,也不利于疫情防控。于是,我們果斷采取措施,調整了兩節課的順序。放學時按照從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順序,舉班牌、排好隊,實行錯峰放學,消除了安全隱患,方便了家長接送。
二、調整部分興趣活動課的內容,尊重學生選擇
實踐中,我們發現一年級許多學生報名參加了低年級段硬筆書法班,他們出校園時滿臉疲倦,沒有笑容。試想,他們下午上了三節課,又在課后延時服務中待在教室坐兩節課(練書法、做作業),怎么受得了?我們經討論并與家長協商,決定將低年級段硬筆書法班改為鄉村游戲課,科學做好幼小銜接。丟手帕、老鷹捉小雞、踢毽子,學生們樂此不疲,笑容又綻放在童真的臉上。還有的學生不喜歡起初報名的興趣活動課,我們允許他們有一次調整的機會,讓他們參加自己真心喜歡的活動。例如,學校的古箏興趣活動課后期增加了七名學生,家長很重視,自愿買了嶄新的古箏送到活動室,學生們高興地彈起來。
三、調整課后延時服務的時間
立冬之后,天黑得早,家長接送孩子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尤其在農村,許多學生父母在外打工,接送大多由爺爺奶奶負責。我們討論決定,將下午上課的時間提前,課后延時服務結束后,家長在17:00就可以開始接孩子。有少數家長在當地政府等部門工作,他們要到17:30下班才能來接,學校就安排了一名值日老師和兩名保安等候對接,確保安全。
四、調整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數量
起初,我校通知有興趣特長的老師自愿報名參加課后延時服務,擔任興趣活動課的指導老師,語、數老師還應承擔課后作業輔導課任務。一些老師雖沒有明顯的興趣特長,但他們覺得參與興趣活動課指導很有意義,很想參加。我們就安排他們選擇一個興趣班,兼任“助教”工作,參與指導,維持紀律,關注安全,搞好服務。這樣就調動了教師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積極性,也滿足了一些教師的心愿,讓師生在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中分享喜悅、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