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開文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關于生態環保工作的有關部署,自覺抓好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國之大者”和省之要事,使全省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了總體部署,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這為我們做好新時代生態環境工作、加快推進美麗湖北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確了前進方向。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系統總結我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和實踐經驗,科學謀劃建設現代化湖北生態環境的目標任務和路徑措施,切實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上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努力為全省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支撐。
扛牢生態環保政治責任
湖北是三峽工程壩庫區所在地和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生態地位重要,生態責任重大。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要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關于生態環保工作的有關部署,進一步提升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自覺抓好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國之大者”和省之要事。
提升思想認識。充分認識做好生態環保工作對湖北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基礎支撐和戰略引領作用、對推動湖北實現綠色崛起的路徑引領和環境容量保障作用、對實現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重要保障作用,全力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加快建設“綠色支點”,切實增強經濟發展的綠色底色,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求。
擔當重要責任。各級生態環保部門要認真履職盡責,嚴格監管執法,全力當好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相關職能部門要樹牢“一盤棋”思想,齊抓共管、協同發力,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健全常態化攻堅和協同化推進機制,大力推進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要素的生態環境工作協同聯動機制。要突出環保制度的剛性和權威,強化生態環保考核和結果運用,對嚴重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為決不放過、決不手軟。
健全治理體系。加快推進省《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落地實施,建立健全現代環境治理八大體系。用好湖北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生態保護領導小組、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等重要平臺,進一步構筑大生態、大環保格局。推動建立完善長江、漢江、清江等流域上下游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和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動建立健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保護協作體制機制。
做實污染防治攻堅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及措施要求,緊盯污染防治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推動污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使全省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開展不達標斷面持續攻堅,針對性加強風險斷面風險管控和預警監測,確保水質不下降,有效防范化解水環境風險。加快提升國家級化工園區污水管網質量和污水收集處理效率。嚴格實施《湖北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深入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確保飲水安全。
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抓好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的調整優化,推動區域產業布局優化調整、重點行業綠色轉型。加快實施鋼鐵行業和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持續實施工業爐窯綜合整治,積極推進玻璃、陶瓷等行業污染治理設施升級改造,切實減少氮氧化物排放。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體系,強化分區管控和區域聯防聯控,努力實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目標。
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加強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和隱患排查。開展地下水保護修復,組建地下水生態環境數據庫。大力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全面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強化危險廢物環境監管,抓好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排查整治。嚴格落實疫情防控醫療廢物監管處置“兩個100%”。
提升長江保護修復水平
嚴格落實《長江保護法》,強化流域綜合治理,全面提升長江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質量,守住流域安全底線,確保“一庫清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
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堅持系統思維和協同理念,在長江大保護智慧平臺的基礎上,優化完善“天地一體、水陸統籌”的監測監控“一張網”,在流域分區治理底圖的基礎上疊加生態環境保護相關要素,建立健全“業務協同、全面調度”的決策指揮“一張圖”,落實單元管控要求,全面提升流域生態環境安全管理的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協同化水平。
提升保護修復水平。強化上下游統籌、左右岸協同、干支流互動,實施“1+10+N”保護規劃,推進省域三大都市圈生態環境聯保共治。深入實施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加強城鎮污水、農業面源污染等突出問題整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有序推進退耕還濕,加快岸線整治恢復。
強化湖泊生態保護。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引領作用,推動河湖一體管護,加快推進24個省控重點湖泊、29個水域排污口整治,著力鞏固長江流域河湖治理保護實效,積極創建美麗河湖。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堅持落實新發展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著力推動全域綠色低碳發展。
助力經濟綠色發展。推動優化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十項措施全面落地。深化落實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管理制度。大力推動“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協同實施全省區域綠色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制定并落實全省節能環保產業鏈實施方案。完善湖北省綠色轉型發展景氣指數評價體系,科學指導各市州加快推進傳統產業綠色轉型。
推動“雙碳”戰略實施。配合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和相關規劃,在降低二氧化碳同時,減少常規污染物排放。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和交易主體范圍,拓展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國家級平臺功能,建立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積極爭取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積極謀劃設立武漢碳清算所。
深化綠色示范創建。加快推動新時代生態省戰略實施,總結凝練“湖北樣本”,整體提升創建水平。堅持標準,分類引導各地加快推進省級、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打造一批精品生態鎮村。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推動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