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布谷鳥和金色雀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布谷鳥愛勞動,每天從這棵樹飛到那棵樹,到處找害蟲吃。它有一件漂亮的衣裳,還有一張靈巧的嘴巴,會唱一口好聽的山歌。它每飛到一個地方,所有的鳥都喜歡它。
金色雀卻是一個不愛勞動的懶家伙,一天到晚就知道東游西逛的。它穿著一件從來不洗的灰衣裳,而且干什么活兒都笨手笨腳的,還總是欺負別的小鳥。因此,它每飛到一個地方,所有的鳥都遠遠地躲開,還說它是個討厭鬼。
一直以來,金色雀就想得到像布谷鳥那樣的漂亮衣裳和會唱歌的嘴巴。它暗想:等我換上世界上最漂亮的衣裳,我就天天吃喝玩樂,讓大家都羨慕我,到時候誰也不敢小瞧我。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金色雀真是絞盡了腦汁。這年春天,它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一天,它找到了布谷鳥,假裝客氣地說:“布谷大哥,我最喜歡你了,也只有你,才配做我的好朋友。明天,請你到我家做客吧,我一定會好好招待你的。”厚道的布谷鳥認為金色雀是誠心邀請自己,便一口答應了。
第二天,布谷鳥如約赴宴。金色雀的家里果然擺滿了美味佳肴:有腌魚和腌肉,有封存十年的美酒,有香噴噴的糯米飯,還有各種好吃的菜肴。布谷鳥喝著美酒、吃著菜肴,不知不覺有了幾分醉意,就想推辭不吃了。可是,不懷好意的金色雀哪里肯同意。金色雀滿口甜言蜜語,端起酒杯,抱住布谷鳥的頭,使勁往它的嘴里灌。結果,布谷鳥被灌得酩酊大醉,躺在金色雀的家里,打起鼾聲睡著了。
到了早晨,太陽升到有樹杈那么高了,布谷鳥才醒過來。它突然發現自己身上的花衣裳不見了,它急忙站起身,尋找了一遍,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花衣裳。它感到事情有些不對頭,昨天到底發生了什么?金色雀邀請自己,不但吃了滿席的魚肉,還喝了一桶桶的美酒······這時,它才恍然大悟.金色雀把我灌醉后,一定偷了我的漂亮衣裳溜走了。
且說金色雀偷了布谷鳥的漂亮衣裳,就高高興興地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它怕布谷鳥拆穿自己的詭計,天還沒亮,就飛到了對面山上的榕樹洞里躲藏起來。等東方出現了魚肚白,它就急匆匆地飛到鳥群中,趾高氣揚地走來走去,想得到大家的贊賞。
可是,事與愿違,結果令它大失所望。不管它飛到哪里,哪里的鳥都不喜歡它。有的鳥說:“看啊!它從哪里得到一件漂亮的新衣裳?”
有的鳥說:“討厭的家伙,又來干什么?”
還有的鳥說: “金色雀一向好吃懶做,怎么會有新衣裳穿?我看,它一定是偷別人的。”
很快,鳥兒們停止了歌唱,紛紛飛走了。從此,金色雀成了森林里最不受歡迎的角色。最終,它因為偷了別人的花衣裳,變成了一個孤獨的可憐蟲。
再說那只布谷鳥,自從失去了漂亮的花衣裳,就天天飛出去尋找。初春的天氣還很冷,它被凍得直打哆嗦,嘴巴也被凍僵了。每年一到失去衣裳的那天,布谷鳥就站在高高的樹杈上,悲傷地叫起來:“鐸古!鐸古!”“鐸古”在侗語中就是“丟失衣裳”的意思。
聽到布谷鳥發出這樣的叫聲,人們都很同情它的不幸遭遇。每年到布谷鳥鳴叫的時候,人們就會說: “可憐的布谷鳥又在那里叫啦,大家快快播種吧!大家多播些種子,等到了秋收的時候多打些糧食,好給布谷鳥買一件漂亮的花衣裳。”
直到現在,在侗族山區,人們只要聽到布谷鳥的叫聲,就會下地勞動,開始新一年的春耕。
(選自《中國民間故事》,閆仲渝主編,天地出版社2021年版,有刪改)
侗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林地區,在經濟上以農林業為主。而布谷鳥總在春夏時節發出獨特的啼鳴,這一現象與侗族的春耕活動同步。于是,侗族人民很自然地發揮神奇的想象,創造了這個美麗的民間故事。故事通篇運用對比技法,將布谷鳥的勤勞、忠厚和金色雀的懶惰、狡猾融入合理的情節中,表達了侗族人民對勤勞者的歌頌和對懶惰者的鄙夷。另外,某些少數民族元素的加入,如布谷鳥的歌者身份和叫聲中的侗語含義,讓這個民間故事帶有獨特的民族風情,讀來猶如春風拂面,給人心曠神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