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做好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是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和整體工作水平的一種有效途徑。在新形勢下,玉米病蟲害防治需要從新的視角出發,更好地發現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關鍵詞 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435.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2–0025–03
目前,我國玉米病蟲害防治已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當代防治手段能更全面地考慮防治流程的整體性,從而保證更有效地開展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新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中,實際上正在對防治手段進行創新。就目前而言,這樣的改革有利于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F代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具有更多的優點,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提高效率,并滿足更多的生產需要。
1 玉米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1.1 玉米病蟲害防治力度不夠
目前,玉米病蟲害防治力度不夠體現在缺少專門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指導機構上。由于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能夠影響農民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從而影響農民的收成,所以很多農民也開始重視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并在應用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隨著惠農、利農方針的貫徹,對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認識也要相應地有所改變。過去,農業部門僅僅將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一項輔助內容,而沒有給予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足夠的重視。但在新視野下,玉米病蟲害防治是獨立的一項新工作,應將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置于更高的地位,從而加大玉米病蟲害防治的力度。許多人未能正確認識到農業在我國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地位,也未能意識到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也就無法進一步加強此方面的工作。這一問題的普遍存在導致農民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夠重視,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需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合理解決。
1.2 施肥和防病蟲害技術不夠完善
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業部門已經意識到了在玉米種植過程中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意義,但相關技術仍然不夠完善。在很多地區,由于玉米得不到有效的病蟲害防治,很多都被病蟲害破壞。其中,技術問題是關鍵。對玉米而言,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現象,應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提高防治的效果。如果不能完善病蟲害防治技術,這些問題還將繼續阻礙我國玉米種植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減少環境效益。
1.3 缺少專業的農業人才
在玉米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專業人才的幫助。由于玉米林生長環境的惡劣,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工作量和難度都比較高。缺少專業的人才,不僅會使相關種植技術得不到很好的開發與應用,還會降低種植效率,造成農業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應大力培養和招募專業農業人才,從而提高玉米種植工作的技術水平,為玉米種植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做好人才儲備,應用科技手段保障玉米種植成果。
2 如何減輕害蟲對玉米的危害
2.1 提升對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
現階段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需要從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當前,許多農業管理者都沒有從玉米病蟲害防治的途徑入手,提高防治工作的水平。為此,必須改革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拓寬玉米病蟲害防治視野,引導農民認識到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他們的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高。這一改革應體現在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常態化、戰略性等方面上,并加以具體體現。與其把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作為玉米種植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如把它提高到與玉米種植管理同等的水平,推動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常態化發展[1]。例如,要定期召開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座談會,及時制定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計劃,逐步對農民開展玉米病蟲害防治指導。在當前形勢下,對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方法進行正規化、戰略性的改革,是提高防治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2.2 關注玉米的供水情況
在我國的大多數地區,僅僅憑借自然降水是難以做好玉米供水工作的,而灌溉工作的執行會影響玉米的正常生長,因此,需要采取主動灌溉的手段。我國玉米的供水狀況與農作物病蟲害嚴重程度密切相關。為此,應改進灌溉方式,杜絕漫灌,實現灌溉的精細化。此外,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確保玉米生長所需的水分供應,從而起到抗災的作用。我國采用較廣泛的地膜覆蓋技術能較好地解決供水存在的問題。當地面被薄膜覆蓋時,蒸發的水分會再次凝結在薄膜表面,最后流到地面。如此,既可保證供水量,又能防止外來病蟲害的侵襲,還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2.3 提高土地質量,防治病蟲害
當前,我國很多地區的土地狀況不佳,導致病蟲害的負面效應進一步擴大。現階段,迫切需要采取應急措施保護耕地,從而為病蟲害防治提供土地保障。只有保證了土地的質量,才可以保證作物良好的生長環境,減輕病蟲害的負面效應?,F階段,應禁止大水漫灌,禁止秸稈焚燒,減少工業用肥。逐步地降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對土地的負面影響,轉而推廣生態農業生產模式,確保生態系統能高效地向最有利于人類生存的方向輸送能量。針對玉米種植而言,適當的整地、精細的灌溉、適量的工業用肥就足以達到保護土地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廣與宣傳[2]。
2.4 制訂農作物病蟲害統一防治規范
目前,我國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針對防治害蟲的方法、農藥化肥的合理用量等,均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這個問題使我國的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正是由于這個原因,需要制定統一的病蟲害防范標準。針對病蟲害防治問題,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統籌各地區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制定全國性的規范性文件,幫助各地區的機構和工作人員了解有關農村農業防治害蟲的法規和規章;第二,建立完善的責任追究制度,保證在化肥農藥使用不當的情況下,能依法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最后,完善現行規定,確保不留空隙。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可以順利地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減輕病害蟲對作物的危害。
3 農民如何采取有效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
3.1 科學、全面地學習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過去,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常常是由當地農業領導部門承擔,沒有專門的部門負責。但是,在新的形勢下,這種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混亂,許多農民由于缺乏適當的技術支持,無法發揮出最大的產能,嚴重影響了我國各類生產的有序開展。如果不及時解決好這一問題,就很難使農民的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農民應充分、科學地學習相關知識,科學地開展病蟲害防治,提高病蟲害防治質量。這樣的充分學習,應建立在重視病蟲害防治的基礎上。事實上,通過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開展相關工作,往往會更有效。如果能做全面推廣新型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農民的思維肯定會很快發生變化。
3.2 完善病蟲害防治工作制度
縱觀全國各地的病蟲害防治體系,大部分都相當健全,但仍存在些許不足。對管理體系的重視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玉米種植的發展水平。因此,要想加快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發展步伐,需要構建相應的管理系統,對數據進行集成化分析。要引導農戶將眼光放長遠,加快對接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對玉米種植發展要有一定的總體規劃,眼光要有前瞻性,思維要發散,著眼于高新病蟲害防治技術,充分把握好玉米病蟲害防治需求,創新病蟲害防治模式,促進我國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革新,建立共存、繁榮、和諧的生態系統,從而減輕病蟲害帶來的負面影響。
3.3 針對自身實際研發有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實際工作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病蟲害防治方案。在此基礎上,可引進一些新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提高病蟲害防治的穩定性。必須嚴格控制農藥化肥的用量,以保證基本的病蟲害防治效果。一般來說,在保證玉米產量的前提下,可以分批投放農藥化肥,其優勢在于可以減輕農民的勞動負擔,有利于統一管理。此外,采用這種投藥方式能更好地發揮農藥化肥的作用,提高對玉米的吸收性,降低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整體難度。
3.4 實現病蟲害防治流程的標準化
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標準性問題嚴重影響了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以病蟲害防治為基礎的玉米種植不應毫無根據,而應按照一定的規則有序地進行。例如,可編制農民手冊等相關文件起到引導作用。但從目前來看,我國對農民玉米種植的指導還存在不少漏洞,不能全面覆蓋各種病蟲害問題。因此,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升級一直未能有效開展。要解決此問題,玉米種植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完整的病蟲害防治制度,以保證管理理念的先進性。要實現流程的標準化,就要在病蟲害防治機制上下功夫。只有病蟲害防治機制符合實際工作的要求,才能保證整個防治過程的順利進行。
要實現病蟲害防治流程的升級,需要從多方面著手,首先,必須改革優化現行的管理體制;其次,要加大對新型病蟲害防治方案的研發力度。為解決此類問題,業界專家已多次呼吁加大對病蟲害防治的經費投入,確保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能獲得專業的技術支持,并由真正有才能、有經驗的設計人員領導。從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治作業體系,提高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性,達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4 如何進一步優化玉米病蟲害防治策略
4.1 組織技能競賽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農民種植技能競賽是提升農民種植水平的重要途徑?;ヂ摼W時代,這類競賽的組織已不限于單個地區。互聯網的便利,使鄉鎮之間的交流更加方便,競賽組織也變得更加方便。農民種植技能競賽也應重視這種變化,積極在網絡上發布一些農民技能大賽報名信息,組織各地區農民踴躍參加。但事實上,由于部分農民對參加技能競賽的興趣不夠大,所以在參賽熱情不足、積極性不高,又不能很好地了解技能競賽的內容,將逐漸落在別人后面。對此,主辦單位應設立極具吸引力的獎勵,以調動農民對參加病蟲害防治技能比賽的積極性。在比賽的激勵下,農民會主動尋找一些有效途徑學習相關知識,不僅能夠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還能提高玉米種植水平。此外,利用網絡作為媒介,可以很好地解決組織比賽難的問題,大大降低組織比賽的宣傳成本,值得大力推廣。
4.2 加強“三農”資金的導向性,支持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工作
目前,玉米種植已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保障糧食安全意義重大。要緊跟國家的戰略發展內容,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出臺有利于玉米種植業的政策,公平、不遺余力地促進玉米種植的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玉米種植環境。第一,從政策上加大對玉米種植的投入。制訂促進玉米種植發展的政策實施細則,研究相應的政策措施。切實保障玉米種植的合法權益,按照法律、法規及時實施。第二,加強宣傳與推廣,報道玉米種植取得的進步和卓越發展成果,引導人們重視玉米病蟲害防治。第三,強化政府與玉米種植大戶之間的合作,促進玉米種植模式的轉變,并與農業科研機構合作,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為病蟲害防治模式的轉變和升級作出貢獻。
4.3 引導玉米種植實現協作化的病蟲害防治
玉米種植應進一步革新,廣泛采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玉米種植病蟲害防治工作,打破空間的限制,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從而實現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科學化。當前,玉米種植管理機構改革為農民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諸多便利,也給玉米種植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好處。但是,如果不能抓住機遇,充分利用新模式,病蟲害防治的成果將付諸東流。因此,玉米種植應充分利用這一新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提高自身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新型管理模式對農民個體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這需要相關人員積極學習,盡快掌握新型管理模式下的作業方法,確保病蟲害防治的科學化。
4.4 建立專業玉米病蟲害防治指導部門
專業玉米病蟲害防治部門的建立十分有必要,在此類機構成立之前,由于管理軟實力的限制,玉米病蟲害防治在短期內很難帶來產量的大幅提升,這也是相關部門忽視病蟲害防治的重要原因。很多地區都沒有專門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指導機構。從長遠來看,玉米病蟲害防治對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有著深遠的意義。在專業機構的引導下,整個農民群體的凝聚力將空前增強,全體農民參與病蟲害防治積極性將得到廣泛調動。因此,建立專門的玉米病蟲害防治機構,不失為一種創新玉米病蟲害防治的好方法。具體而言,應引進專業的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者,再建立專門的玉米病蟲害防治部門。本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區實際的玉米病蟲害防治規劃。隨后,玉米病蟲害防治機構應根據原有的計劃,指導農民順利開展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并及時向他們傳達最新的防治技術進展,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確保每個農民都能順利提高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調動農民的主觀能動性。
5 結束語
玉米種植是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農作物的突出代表,也是人民喜愛的糧食作物。做好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必須得到人們的重視。應大力發展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帶動一批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 閆廣志.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如何應對病蟲害的危害[J].農民致富之友,2018 (14):49.
[2] 胡明才.農作物種植過程中如何應對病蟲害的危害[J].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2016(1): 61.
責任編輯:黃艷飛
Analysis of Maiz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heir Control
ZHANG Dianl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of Gaotaizi Town, Daqing, Heilongjiang 163514)
Abstrac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overall level of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aize pest control needs to start from a new perspective, better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timely tak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pest control work,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Key words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corn; Prevention and cure; Method
作者簡介 張殿林(1981—),男,吉林扶余人,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