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青海經驗

2022-05-31 00:18:59鄂崇榮
群文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文化

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產物。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層面最高的社會歸屬感、面向世界的文化歸屬感,是國家認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紐帶,是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石,是中華民族綿延不衰、永續發展的力量源泉。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49.47%,民族區域自治面積占全省的98%,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占比最高和民族區域自治面積最大的省份;有6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同時有大量的少數民族散雜居人口。青海是國家穩藏固疆的戰略要地,是全國民族工作大省。青海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實踐探索基礎,青海民族團結示范省建設已納入國家戰略之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青海現在更有基礎和條件繼續走在全國前列。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著眼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大眾化、人文化、實體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度和廣度廣泛拓展,青海各民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理認同感、使命責任感日益增強,利益共同點、幸福匯合點日益增多。

一、青海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中的歷史經驗

青海作為歷代中央政權實現穩藏固疆、經略西北的戰略要地,作為河西民族走廊、河湟民族走廊、唐蕃古道、藏羌彝民族走廊等諸多民族走廊的連接匯通之地,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過程中發揮了獨特作用,具有厚重的歷史積淀和豐富的時代內涵。歷史上,青海作為中原地區與西部邊疆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力量伸縮進退、相互消長的中間地帶,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史中發揮了多向連結匯聚和輻射推動作用。

(一)尊重包容多樣差異中增進一體性

中華民族是自秦漢之際開始形成的實體,是客觀存在的,但中華民族內部又是多樣的,每個民族成員內部也出現多樣性。歷代中央政府在治理民族宗教事務時,既強調天下一統,又注重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青海自然地理、人文生態呈現多樣性,歷代中央政府和地方政權在治理青海這一土地時重視治理對象和方式差異性的同時,不斷促進了一體。如西漢宣帝元年,趙充國引兵攻先零羌,同時實行屯田,此時羌人分化為生羌、熟羌戶。此后,歷代中央王朝在青海實行聯姻和親、多封眾建、因俗而治、茶馬互市,推行土官制、土司制、僧官制等包容差異的政策措施,促進了青海民族宗教上層對中央政權的認同和服從,推動了其主動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自覺性,推動了青海與內地一體化進程。特別是清代以來,青海地區行政變化不斷發生變化,直到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青海東部農業區初步形成一府三縣四廳的行政建制格局,同時土司制度沿而不革,西部牧業區被視為特殊行政區域,因俗設官,在藏族聚居區推行千百戶制度,在蒙古族聚居區繼續實行旗長制,任免和承襲均由西寧辦事大臣管理。這些政策在考慮包容多樣中增進了一體,收到了安撫民族宗教上層,安定地方社會,鞏固中央統治,維護國家統一的積極效果。

(二)交往交流交融當中促進共同性和共享性

一部青海史,就是一部民族遷徙史,是青海各民族先民往來、遷徙、交流、融合的歷史,是主動融入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伴隨著人口的遷移流動,青海各民族在經濟上相互依存,文化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如關于羌人的淵源,《尚書·舜典》中記載“竄三苗于三危”,《史記·五帝本紀》有進一步解釋“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原居住于江淮地區的三苗為青海等地土著羌人注入了新鮮血液,推動了當地社會的發展。大禹帶領西部羌人為主體的水利大軍東進中原,完成治水大業后,其中部分羌人留居在今河南、山東、陜西等部分地區。吐蕃人東進青海后,兼并同化羌人、鮮卑人、吐谷渾人,以及后來不斷吸收漢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成分,并長期融合形成以吐蕃人為源為主體的藏族。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穆斯林陸續進入青海或經商、或隨軍、或移民、或避難,與周邊民族通婚融合,一些漢族、藏族、蒙古族由于通婚、兵燹和改變信仰等原因也逐漸融入回族。土族以吐谷渾為主源,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部分吐谷渾人分化融入周邊民族當中,部分吸收羌、鮮卑、漢、藏、蒙古等民族成分形成新的民族。青海蒙古族南宋寶慶年間進入青海,并隨著朝代更替,在不同時期補充新的蒙古族部落力量,并與部分藏族、漢族通婚融合。撒拉族是元朝時期信仰伊斯蘭教的“西域親軍”,從中亞調發至青海,后逐漸吸收、融合周圍的回、藏、漢等民族成分而形成。青海各民族既有吸收外民族到本民族中的事例,也有本民族成員分流融合于外民族的案例,各民族間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相互間不斷補充新的血液。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形成了文化共享、文化共用、文化共創,格薩爾、“花兒”在多民族中傳承,熱貢藝術、酥油花藝術、青稞酒、青繡等由多民族共同創造、弘揚,拉面、手抓肉、酥油、糌粑、焜鍋饃等飲食為多民族所喜愛。

(三)內向中華的表達體現樸素性和儀式性

青海各民族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有著深刻認同,體現出樸素性和儀式性。歷史上,青海各民族正是通過朝貢覲見、主動歸附、領受封賞、寺廟供奉萬歲牌、懸掛賜額牌匾以及服從征調、從軍衛國等多種形式表達內向中華的樸素感情。如南北朝時期,吐谷渾國的第九代王阿柴可汗曾登臨西山(今西頃山)眺望墊江(今白龍江)源頭,感嘆說:“水尚知歸,吾雖塞表小國,而獨無所歸乎?”公元423年2月,他正式派使至建康,通貢于南朝劉宋政權,被封為安西將軍、沙州刺史、澆河公、督塞表諸軍事,這一事例成為中國歷史上地方少數民族政權維護統一國家,內向中華的典型。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玉樹地區囊謙頭人直哇阿路與康區巴絨噶舉派名僧勒巴尕布派人前往四川黎州(今漢源),請求歸附南宋王朝,從此與中央王朝確立了領屬關系。元代,西藏薩迦派高僧薩班貢嘎堅贊途經青海,赴涼州與闊端結盟,一路與藏族上層和僧俗群眾接觸,推動西藏納入祖國版圖。

明代以來,如東關清真大寺中五門墻體內鑲嵌著明太祖朱元璋為全國清真寺題書的“百字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曇寺隆國殿、貴德縣玉皇閣、平安區洪水泉清真寺等著名寺廟宮觀均供奉“皇帝萬歲牌”,折射出各宗教寺院通過對皇權或中央政權的認同,進而增進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

清代,雍正皇帝下旨在循化黃河南岸修建河源廟,通過親自撰寫《御制建廟記》和祭文等活動,巧妙地將皇權彰顯于邊陲地區黃河神信仰之中。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還設置“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簡稱“青海辦事大臣”,乾隆以后通稱“西寧辦事大臣”,該機構的設置和運行為后來設立駐藏大臣積累了地方治藏經驗。西寧辦事大臣定期主持祭祀青海湖的制度,成為中央政權展示國家權威和民族團結的社會象征,成為中央政權聯系青海藏族、蒙古族、土族、漢族等民族的紐帶,在促進少數民族內向中華等方面發揮著重要儀式功能。民國時期,英國覬覦我國西藏,進行侵略活動,拋出《西姆拉條約》,主張“外藏獨立”“內藏自治”,青海各族代表人士堅決反對將青海南部劃為“內藏”,組團入藏勸和,說服和爭取西藏上層人士,維護祖國統一。抗日戰爭時期,青海各族群眾踴躍捐資獻物,派出子弟奔赴抗戰前線。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時,十世班禪大師、喜饒嘉措大師發出佛教界捐獻飛機的倡議,塔爾寺、夏瓊寺、支扎寺等藏傳佛教寺院及廣大僧侶積極響應。1958年10月,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選址在青海湖北岸金銀灘草原,世居在金銀灘草原上的1700多戶6000余牧民,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國防建設需要,僅用3天時間就全部搬遷到了祁連縣和剛察縣等地。這些無一不體現出,青海各民族有著深厚家國情懷,有著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內向力。

二、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當代實踐

近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等各項工作,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各地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中,初步形成既有普遍共同,又有各自特點的經驗亮點。

(一)西寧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多城創建工作

西寧市作為高原典型移民城市,承載著青海省近42%的人口,對全省發揮著重要人口聚集和文化輻射作用。近年來,西寧市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創城、創衛等工作有機結合,同頻共振,實現了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森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多城聯創、協同推進、相互推動。2020年9月,西寧市湟源縣還被列入首批中央文明委“深化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基層聯系點。西寧市多措并舉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和“創建日”活動,通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倡導文明新風行動聚人、聚心、聚氣,推動各族市民積極參與開展移風易俗,在思想觀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斷向現代化邁進,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不斷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海東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特色產業發展

海東市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展示地。從海東市走出的2.78萬家拉面店鋪覆蓋全國290個大中城市,擁有近18萬從業者,拉面產業經營性收入達160多億元。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海東地區回族、撒拉族群眾為主力的拉面人走南闖北、東奔西走開啟拉面店模式,在海東市委、市政府的鼓勵、引導和支持下,18萬拉面人在與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不斷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青繡“主產區”和“集聚地”,海東市有力推動青繡產業發展,“金盤繡”“土族盤繡”等品牌成為展示民族團結進步、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許多拉面匠人、青繡藝人通過發展拉面產業及青繡產業,紛紛走入市場、脫貧致富、重拾自信、奮發有為、開放融入,不斷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黃南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

黃南州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我國在民族地區設立的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自2008年以來經過10余年建設,藏戲、唐卡、堆繡、泥塑、木雕、彩繪、壁畫、石刻以及“六月會”為主要文化表現形式的“熱貢藝術”得到了長足發展,相關收入由2011年前的2.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2.6億元。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為當地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增強了當地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歸屬感,不斷夯實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社會基礎。黃南州為不斷增進共同性,為做到共同性和差異性的辯證統一進行了成功探索。

(四)海北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紅色文化傳承發揚

海北州被譽為中華民族挺起脊梁的地方、強國之夢開始的地方。近年來,海北州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的重大要求,深入挖掘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紅色文化內涵,依托一址(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舊址)、一館(青海原子城紀念館)、一團(“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一院(“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全力把“中國原子城”打造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紅色旅游圣地和新青海精神高地,在鑄牢州內各族干部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同時,還對省內外游客進行了紅色教育輻射。

(五)果洛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基層黨建

果洛州是從帶有奴隸制殘余的封建部落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新社會的典型地區,是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果洛州在加強黨建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形成了“班瑪經驗”、瑪沁“十化黨建”等不同模式和經驗。“班瑪經驗”針對社會治理隱患增多、社會治理形勢復雜等現實狀況,實現短時期從上而下集中整治,后期不斷鞏固延伸,走出了一條涉藏縣域治理的特色路。瑪沁縣“十化黨建”推動黨建工作制度化、大眾化、地域化、通俗化、生產化、生活化、精準化、具體化、時代化、實效化,“國旗是最好的護身符,共產黨是最大的靠山”認同共識不斷凝聚,黨在涉藏縣域的執政根基不斷夯實。

(六)海南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網絡輻射

海南州按照打造全球領先的藏語區信息化高地、國家級戰略災備中心、清潔能源大數據產業基地和數字經濟產業融合示范基地等發展愿景與目標定位,積極推進“云藏”藏文信息技術孵化基地及大數據產業園區等建設,“云藏”藏文搜索引擎日均訪問量達1000萬次以上,用戶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以及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70多個國家,不僅豐富了西藏和涉藏地區群眾的網絡精神生活,而且搶占了藏文信息化相對優勢點,把握了輿論的主動權和主導權,在傳播黨和國家涉藏政策、講好中國故事、唱好涉藏縣域好聲音、做好海外藏胞工作人心歸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最大增量。

(七)玉樹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三江源生態保護

玉樹州地處中華水塔核心區,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主體民族比例最高、生態地位突出的自治州。近年來,玉樹州高擎生態立州和“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理念,積極探索建立管護新模式,采取鄉級設立管護站、村級設立管護隊、按社劃分管護分隊、按牧群組劃分管護小組的方式,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化管護格局,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許多牧民真正享受到生態保護和體制改革紅利,成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者,積極清理垃圾,記錄野生動物的蹤跡,觀測水位變化,及時制止亂砍濫伐林木和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等行為,他們不僅是生態管護員、宣傳員、科技推廣員,而且還是民族團結維護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踐行者。

(八)海西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地域文化建設中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龍脈之祖”地位,昆侖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海西地處巍巍昆侖山下,是承載昆侖文化的核心區域。近年來,海西緊緊依托昆侖山與昆侖文化的獨特淵源,聚焦打造以昆侖文化為主體的柴達木多元文化,推出昆侖文化為主題的國際性論壇、高峰圓桌研討會、文化藝術活動、旅游精品路線和基礎設施等,吸引了許多海內外中華兒女敬拜昆侖山,關注昆侖文化,暢游柴達木,為打造各民族共有共享中華文化符號做出了海西貢獻。

三、青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當代經驗啟示

(一)持續奮斗是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不竭動力

自1983年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經近40年持續奮斗,青海在實行民族團結專項考核、動態管理、第三方評估、專項獎補等五項機制等多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也從自在走向自覺,形成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青海樣板”。2020年,中共中央將青海省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納入《關于推進新時代四川云南甘肅青海省涉藏工作的意見》文件,青海因時而進,及時出臺《關于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省的決定》和《實施意見》,開啟了新時代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征程。歷屆青海省委、省政府接續奮斗,緊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接力棒”,努力推動青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走在全國前列,不斷鑄牢了青海各族干部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二)貫穿各項工作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的內在活力

青海省委、省政府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不局限在一局一域、一時一事,而是貫穿于青海重要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建立省委書記、省長為“雙組長”的領導機構,堅持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的新業態,把民族團結進步與文化名省、旅游名省、生態強省等戰略深度融合,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貫穿于生態保護、文明創建、鄉村振興、非遺傳承、文旅發展等各個方面。

(三)增進民生福祉是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民心基礎

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地區民生改善,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加強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民生領域投入,各族群眾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上學難、看病難得到有效解決,農牧區人居環境整治有序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青海在增進民生福祉中有力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物質基礎,不斷增強各民族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族群眾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法治意識不斷增強。

(四)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途徑

青海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青海將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行業)、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現代文明教育同頻共振,城鄉精神風貌煥然一新。通過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懸掛國旗、定期舉行升旗儀式等活動,不斷增強國家意識。通過舉辦重大節慶活動,開展群眾文藝調演活動,進一步引領群眾思想、凝聚民心民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青海特色文旅產業、民族體育比賽、重大節慶活動、重要文藝演出已成為增強中華文化認同、傳承保護創新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平臺,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重要途徑。

四、對青海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幾點思考

青海在生態保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文化認同等多方面久久為功,接續奮斗,輻射青藏,對國家統一、總體安全和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發揮了特殊作用。今后如何在推進新時代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上更有特色、更有成效,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在全國作示范,貢獻青海智慧、青海經驗,不揣淺陋,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在文化潤青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是堅持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引導各族干部群眾深刻認識和把握百年黨史就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倡導史、推動史和鑄牢史;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人心歸聚、精神相依,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不斷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根基。青海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展示地之一,要進一步延伸歷史軸線,深入研究青海在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產生更多有學術深度、有說服力的研究成果。三是加強對青海考古成果的研究和運用,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堅持用“四個共同”“四個與共”等基本觀點和立場把握歷史敘述權和話語權,解讀青海考古發現、歷史文獻,闡釋族源爭論、族屬爭議,深刻認識各民族交融匯聚,文脈相通、血脈相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歷史事實,強化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標識。四是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提升各族群眾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各族群眾的受教育權、就業權、工作權及文化權利享有水平,鞏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心理基礎、文化根基。五是堅持示范引領,通過發展文旅產業等途徑,推動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項目化、落地化,積極培育選樹一批精品示范點(地),打造一批展示參訪教育基地,形成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工作格局,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二)在推動“三交”中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一是順應大流動大融居大趨勢,關注各族干部群眾社會心理的契合點、民族情感的共鳴點、切身利益的結合點,不斷改進完善東西部協作、對口援青、定點幫扶等機制,通過結對幫扶、聯誼考察等情況,讓各族干部群眾更加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兄弟省市的無私幫助,突出廣泛性,增強實效性,注重長期性,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上臺階上水平。二是完善政策舉措,將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科技文化和社會保障等作為重點社會事業,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補齊民生短板,積極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享、共樂、共創、共建的社會氛圍。三是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著力深化內涵、豐富形式、創新方法,深入開展文明創建和移風易俗活動,倡導健康向上的現代生活方式,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一、同向同行、守望相助。四是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故事和當代實踐,促進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推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

(三)正確把握“四對關系”

一是堅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質和精神“四對”關系。二是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正確把握尊重和包容差異性,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強化特性、不固化差異,不消除多樣。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處理好求同存異、聚同化異、增同求異等辯證關系。三是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積極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良好社會氛圍,引導各民族深刻認識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四是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間的關系,深入實施文明創建、公民道德建設、時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導各族群眾在思想觀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現代化邁進,不斷增強共同性、共享性;通過持續建設國家級、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等工作,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推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五是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推動物質富裕和精神富有同頻共振,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從城區向鄉村延伸、從局部向全域覆蓋,推動有條件地區從“管肚子”“管腦袋”向“富口袋”“富腦袋”轉化,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度融入到高質量發展、精神文明創建等重要工作當中。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年9月28日2版.

[2]習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N].人民日報,2021年8月29日第1版.

[3]尤權.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科學指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J].求是,2021年第21期.

[4]公保扎西.構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長效機制 著力打造創建工作的“青海經驗”[J].中國民族,2019年第6期.

[5]青海省委統戰部主編.青海省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的理論與實踐[M].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簡介: 鄂崇榮,青海省社會科學院民族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久草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亚洲aaa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一级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视频久久|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一区二区自拍| 激情亚洲天堂|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韩毛片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69免费在线视频|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swag国产精品|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国产91小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www亚洲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在线播放91|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天堂| 日韩精品毛片| 婷婷成人综合|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91透明丝袜美腿在线|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av色爱 天堂网|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v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香蕉|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天天色|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欧美色视频日本|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久久成人18免费|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熟妇丰满人妻| 天天综合网站|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2014|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第一页在线| 免费欧美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