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銘(知名獨立財經撰稿人):公募基金經理的奔私潮往往存在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人數眾多,涉及的基金公司也較多;二是奔私潮中,明星基金經理現身其中,并且受關注度較高;三是每一次公奔私大潮的出現,也具有“擇時”的特點。股市處于低位時,市場風險已大幅釋放,像明星基金經理通過發行產品能夠實現低位建倉,并為今后的盈利打下基礎。另外,激勵機制不足,以及尋找更大更好的平臺是眾多公募明星基金經理奔私的最主要原因。更何況,相對于公募,私募機制更靈活,個人發揮空間更大,獲得的薪酬有可能比公募多得多。因此,公募行業須在激勵機制與平臺打造上做好文章,以進一步提升對于行業人才的吸引力。http://weibo.com/caozhongming
皮海洲(獨立財經撰稿人):管理層出臺的資本市場支持企業的紓困措施,其中的部分措施是管理層出政策,投資者來買單的。在資本市場,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資方”,紓困政策里最終由投資者來完成為企業紓困的任務無可非議。如果只是一味地讓投資者付出,那么這個市場就會對投資者失去魅力,就會有很多的投資者遠離這個市場。那么管理層如何讓投資者得到一些實際利益,從目前的股市來看,管理層可以切實做好“兩稅”的減免工作:一是減征證券交易印花稅;二是取消紅利稅的征收。紅利稅是一個非常不合理的稅收品種,對中小投資者尤其不公平。http://weibo.com/phz168
郭施亮(財經名博,職業投資者):在美股市場步入熊市的影響下,對A股或港股市場的影響還是存在的,只不過國內市場已經提前完成了深度調整的走勢,且整體估值已經比較低了,所以在美股加速調整的過程中,A股與港股市場卻有一種跌不下去的表現。時至目前,投資者也不必過度悲觀,畢竟當前全球主要市場的估值并不高,市場再大幅下行的空間反而不大了。假如全球市場繼續出現非理性的下跌走勢,且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進一步降低,那么從中長期的角度出發,那個時候市場的投資機會應該明顯大于投資的風險,對部分估值便宜的核心資產來說,也許會迎來黃金坑的投資機會。http://weibo.com/gs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