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種植業也不例外。在我國的果樹中,梨樹種植有悠久的歷史。因為梨樹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較高,所以想要實現梨樹的高產,則需要加強栽培管理技術的應用。基于此,探究了高效的梨樹栽培管理技術,旨在保障梨樹的健康生長,實現梨樹的高產、高質。
關鍵詞 梨樹;栽培管理技術;種植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2)02–0167–03
在我國的果樹種植中,梨樹的種植歷史已有3 000年之久,梨樹在我國的很多區域都被廣泛種植,梨樹的落葉果在我國的經濟地位中僅次于蘋果,其水土的適應性卻強于蘋果,這也是梨樹被廣泛種植的重要因素。因此,梨樹的種植業在我國非常發達,梨樹種植業的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高效的栽培管理技術的支撐。只有做到科學的管理工作,才能實現梨樹的高質、高產。
1 高效梨樹栽培技術分析
1.1 種植園的選擇
梨樹在我國落葉果種植中的影響較強,在我國不同的地區都有種植,為各地區種植業的經濟發展提供給了助力。為了保證梨樹種植的高產、高質,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種植園應選擇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灌溉水源充足的園地[1]。在梨樹種植之前,需對梨園進行規劃,做好排水和交通等基礎建設,為后續的栽培管理奠定基礎。
1.2 品種的選擇
優良的品種是保證梨樹質量的最基礎條件。近年來,我國種植最多的主要以日韓梨為主,常見的品種有秋月梨、新高梨等品種。其中,我國山東省萊陽市素有“中國梨鄉”之稱,萊陽梨自古被譽為梨中上品。在梨樹品種的選擇上,不僅要考慮種植地的實際情況,還需要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種植園內的土壤環境,選擇適應性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其中,一般選擇抗逆性應較強、受市場歡迎的品種,優良品種的選擇可以更好地保證梨樹的質量最優。
梨樹的苗木要求需達到株高1 m左右,2年生以上為最優。選擇苗木時,需要剔除弱株、根系不發達的植株,選擇植株強壯、根系發達的苗木種植。苗木主根直徑應在4 mm以上為優選。在干旱的條件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產量。對以往發生過病蟲害的梨樹品種不能在園區內種植,一定要選擇生長健壯的優秀苗木種植,這樣才能提升梨樹種植的存活率,降低園區的種植成本。
1.3 土壤的管理
梨園建園時,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0.8%、地下水位1 m以下的砂質壤土,土壤pH值在5.5~8.0之間,含鹽量不超過0.3%的田間進行建園。
在梨樹種植之前要做好種植園的土壤管理工作,土壤需要提前進行深翻,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深翻土壤以深度60~80 cm最為合適,具體深度需要根據種植的品種決定。同時,在深翻的過程中,要向土壤內添加有機肥以增加土壤內的營養物質,并要逐年擴大深翻的范圍,在種植后的深翻需要注意保護植株的根系完整,尤其要重視對梨樹主根和側根的保護[2]。
1.4 苗木栽植
梨樹栽植過程中,應選擇壟植或平地進行栽植。在栽植之前,種植人員應全面掌握所種植梨樹品種的特點和屬性,結合種植品種的特點確定具體的栽培種植方案。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握好每株苗木之間的種植間距與行距,稀植栽培采用株行距(3~4) m×(4~5) m,密植栽培采用株行距(1.5~2.0) m×(3.5~4.0) m。在種植過程中,栽種人員需要挖出30 cm見方的種穴進行種植,并使用腐熟的有機肥和表層土壤進行回填工作。將水灌溉在種植處,并做好沉實處理。需要注意的是,梨樹的種植深度不能過深,將苗木原有的根莖與地面保持平齊,并保證梨樹苗木的嫁接口不能沒入土壤中。
1.5 種植的田間管理
在梨樹的種植過程中,田間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多采用種植綠肥和行間生草的方式進行管理。成年梨園行間自然生草或種植禾本科、豆科植物,如早熟禾、鼠茅草、燕麥草、紫花苜蓿等,適時刈割,覆蓋于樹盤。此外,梨樹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在干旱地區種植梨樹需要對梨樹進行人工灌溉,以滿足梨樹對水分的需求。在多雨地區種植梨樹,要做好排水工作,及時排出梨園內的積水,防止梨樹因根系被水浸泡而導致腐爛[3]。
1.6 梨樹種植的肥水管理
為提升梨樹的產果質量,保證梨樹的高產、高質,需要在梨樹的栽培種植過程中添加有機肥料,為梨樹生長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的搭配最為合理,盡可能少地使用單一肥料。在梨樹的種植中,栽培人員一般會使用3種施肥方式,分別是秋施基肥、根際追肥、葉面噴肥。其中,秋施基肥需要在秋季梨樹落葉果收獲之后,采用放射狀的方式施加肥料,使用完全腐熟的農家有機肥,需要盡量避免使用未腐熟的肥料。根際追肥需要1年進行3次追肥:第一次是在梨樹種植后開始萌芽之前,使用的肥料以氮肥為主;第二次追肥在梨樹的果實膨大期進行,這一階段主要以磷鉀復合肥為主;第三次是在梨樹的果實生長后期,施加的肥料與第二次的相同。葉面噴肥需要1年2~5次。
1.7 梨樹的整形修剪
在梨樹的栽培管理中,梨樹的整形修剪是保證梨樹高產的重要措施。在進行梨樹的整形修剪工作時,需要結合梨樹的生長條件和實際的栽種環境綜合考量,確定整形修剪的方案。此外,梨樹的整形修剪多是在梨樹的生長期和休眠期進行的,這兩個時期的整形修剪需要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梨樹在生長期階段的修剪工作主要是拉枝、刻芽、開角、摘心,整體的修剪工作過程中,需要保證梨樹種植區內透風、透光,從而有效提升梨樹的果實品質[4]。
在梨樹休眠期的整形修剪工作與生長期不同,需要進行短截、梳枝等修剪工作,需要對整體的梨樹樹形結構等進行修剪。在休眠期的修剪主要是為了提升梨樹的開花結果能力,延長梨樹的壽命,保證種植園區的高產、高質。其中,在梨樹整形修剪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對骨干枝的選留,在定干后的第一年冬季,選擇梨樹頂端直立的枝條作為中心干進行培養,如果該枝條的生長性弱可以適當進行修剪。當梨樹的樹冠達到3.5 m后,可以進行封頂落頭。在修剪梨樹樹形時,多采用疏散分層形和單干形2種,其中,疏散分層行的修剪適用于栽植距離較大的梨樹品種,這種梨樹的品種特性是結果早、生長勢強。在修剪這種梨樹時,要結合實際情況修剪主枝和副主枝兩側,將整體的樹形塑造成上大下小、上稀下密的寶塔形樹冠。單干形的修剪方式用于種植密度較高的梨樹品種,在修剪時這種品種的梨樹因成型快而可以快速豐產[5]。
1.8 合理密植
在梨樹種植管理過程中,合理地控制梨樹的植株的間距和行距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梨樹的生產質量。這里可以根據所選擇的梨樹品種和實際的種植環境來進行調整植株的間距和行距。以南水梨為例,一般情況下,株行距為2 m×3 m,種植的密度為157株/hm2,這樣密度的種植下也便于后期的梨樹栽培管理工作。合理的種植密度會讓梨樹受到的營養和陽光都處于最優,而且還有利于后期的梨樹授粉工作,提升梨樹的坐果率。
2 花期管理工作
在梨樹的花期來臨之前,相關栽培人員要做好梨樹的授粉工作,最佳的方式是蜜蜂或壁蜂授粉。每666.7 m2梨園放1箱蜜蜂或80~100頭壁蜂,開花前2~3 d(壁蜂于開花前7~8 d)置于梨園。花期禁用殺蟲劑。
相較于自然授粉,人工授粉也是大多數栽培人員選擇的授粉方式,人工授粉可以有效提升梨樹的坐果率。在梨樹的花期需要提前采集含苞待放(氣球期)的花蕾,取出花藥置于20℃~25℃的條件下烘制花粉。盛花期時進行授粉,1~2 d內完成。花粉應放入干燥密封0℃~4℃環境的中避光保存。采用液體噴霧、人工點授等方法授粉。梨樹的授粉是一項時效性強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梨樹盛花期3~5 d。在個別地區還要做好花期授粉的預防工作,在我國的膠東地區每年在梨樹的開花時期會發生氣候變化,容易對果樹造成凍害,花期應注意霜凍防控,遇霜凍天氣,可采用花前灌水、在霜凍來臨前熏煙等方法預防。
3 梨樹的種植管理工作
梨樹生長時,開花結果都會消耗梨樹大量的營養物質,如果開花和結果量過高,對梨樹的生長會有負面影響,并且會抑制新梢和根系的生長發育。因此,在梨樹的種植管理中,做好疏花疏果工作有利于梨樹的生長發育。
3.1 疏花
疏花可以有效減少梨樹的養分消耗,一般在梨樹花序達到梨花盛開時,栽培人員可以根據種植經驗采取疏花措施,疏花效果最好的時期是在梨樹花蕾期,即花序已伸出但尚未完全盛開的時期,這個階段進行疏花可以使得花序之下的果臺副梢在當年就可以形成花芽。疏花的原則是疏去生長勢弱的花,留存生長勢強的花;疏去長果枝的花,留短果枝的花;疏去樹冠下部的花,留存樹冠上部的花。
3.2 疏果
疏果可以有效提升梨樹的坐果率,但疏果工作是有時間限制的,從梨樹的幼果期一直到成熟期內。疏果的最佳時期是在生理落果已經停止后的15 d左右,這個時期疏果對梨樹的生長生產是最好的。此外,在早期進行疏果可以對當年形成的花芽和果實質量有著積極影響,所以疏果宜早不宜遲。
同時,在疏花疏果時需要控制大小年的發生,大小年會使得梨樹的整體承載情況發生失衡,承載失衡會阻礙梨樹的健康生長發育,所以要注意梨樹的營養均衡。
4 梨樹病蟲害的防治
4.1 梨樹病蟲害預防工作
梨樹在生產過程中遭遇到的病蟲害較多,由于各地種植環境不同,所以面臨的病蟲害種類也有所不同。對梨樹的病蟲害防治來說,基礎就是梨樹品種的選擇,病蟲害抗性高的梨樹品種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此外,在梨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需要栽培人員事前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梨樹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以預防為主,首先,需要栽培人員全面掌握當地梨樹的病蟲害情況,根據梨樹的生長發育情況和時期做好病蟲害預防工作。加強梨園內的管理工作,保證梨樹的生長發育處于壯勢。其次,需要盡可能減少農藥的使用,多以人工和物理防治為主。
4.2 梨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梨樹的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輪紋病、褐斑病、黑斑病、銹病等,主要蟲害包括梨小食心蟲、梨木虱、黃粉蟲蚜、康氏粉蚧、梨莖蜂、山楂葉螨等。
1—3月上旬是梨樹休眠期,應重點防治梨黑星病、輪紋病、干腐病、黑斑病、梨小食心蟲、梨木虱、黃粉蚜、梨網蝽、山楂葉螨、蚧殼蟲等。主要防治措施:(1)清理果園,清除落葉、枯枝、雜草及病蟲果(枝),集中燒毀;(2)刮除大枝、樹干的老翹皮,結合冬剪去除病蟲枝,并集中燒毀。
3月中旬—4月上旬萌芽至開花前,應重點防治黑星病、輪紋病、干腐病、梨木虱、黃粉蚜、螨類、梨莖蜂等。主要防治措施:(1)鱗片露白期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1次,降低全園病蟲害基數。用甲硫萘乙酸膏劑涂抹刮除后的病斑,防治腐爛病、干腐病、輪紋病等。(2)花序分離期噴1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5 000~6 000倍液+25 g/L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
4—5月梨樹花前花后,應做好對黑星病、銹病、黑斑病、梨莖蜂、梨木虱、蚜蟲、紅蜘蛛等病害的防治。主要防治措施:(1)懸掛黃板,誘殺梨莖蜂;(2)謝花90%時,噴43%戊唑醇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 4 000~6 000倍液。
5月中旬—6月下旬新梢生長、幼果膨大期,應重點防治梨輪紋病、黑斑病、梨小食心蟲、梨木虱、黃粉蚜、康氏粉蚧。主要防治措施:(1)采用性誘芯、糖醋液、殺蟲燈等誘殺多種害蟲;(2)套袋前噴70%甲托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氯氰菊酯2 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6 000倍液;(3)6月中下旬,噴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22.4%螺蟲乙酯懸浮劑3 000倍液+20%螨死凈乳油2 000~3 000 倍液。
7月上旬—8月中下旬果實膨大期,需重點防治梨輪紋病、炭疽病、白粉病、梨小食心蟲、梨木虱、黃粉蚜等。防治時,以內吸性強的70%甲托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與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800倍液交替使用;殺蟲劑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和2.5%功夫菊酯2 000倍液。
9—10月采收后,應在樹干上綁縛干稻草、誘蟲帶等,誘集越冬害蟲,翌年春季收集燒毀。
11—12 月落葉后,應做好梨園清園工作,對樹干進行涂白。
該防治時間以山東萊陽地區為準,其他梨區應根據物候期并結合當地氣候條件靈活選用相應措施。
4.3 果實套袋
給梨樹果實套袋不僅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還能使梨果避免農藥污染,套袋后的果實外觀質量好,也更有利于提高果農的收益。
在套袋時,不要直接用手接觸幼果,避免傷害到果皮;在綁扎套袋時,需輕手輕腳,不要扎得太緊以免影響果實的生長。在露水未干和噴藥5 d內未完成套袋的,應重新進行噴藥處理。
5 結束語
高效的梨樹栽培管理技術是梨樹種植產業發展到現在的一個產業需求,也是市場經濟的需求。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梨樹種植管理技術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仍要不斷優化與改良梨樹的種植管理技術,加強對種植技術的研究力度,為更加高效的梨樹種植管理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滿足市場和產業需求的同時為我國的發展作貢獻,為梨樹種植產業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春華.梨樹栽培管理技術[J].果樹資源學報,2020,1(3):24-25,35.
[2] 王英杰.梨樹栽培及凍害預防技術分析[J].花卉,2020(8):22-23.
[3] 王巋.論梨樹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J].種子科技,2020,38(6):88-89.
[4] 王永博,李勇,李曉,等.果實套袋對梨果綜合品質的影響[J].河北果樹,2018 (5):30-32.
[5] 呂鴻光.梨樹授粉與花果管理關鍵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8,38(26):27,31.
責任編輯:黃艷飛
Analysis of High Efficiency Pear Tree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WANG Xiaoxia (Laiy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Laiyang, Shandong 265200)
Abstract My country has been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since ancient tim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 various industrie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nd the planting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Among the fruit trees in our country, the cultivation of pear trees has a long history. Because pear trees have relative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to achieve high yields of pear tre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ssue of high-efficiency pear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starting from the planting area, selecting good varietie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efficient pest control measures to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pear trees and achieve high yields.
Key words Pear tre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Plant
作者簡介 王曉霞(1985—),女,山東招遠人,農藝師,主要從事果樹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