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 ?要:本文筆者主要針對鉗工的機械操作質量控制進行分析,分析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希望通過筆者的分析可以幫助鉗工提升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水平。
關鍵詞:鉗工機械操作;質量控制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機械設備已經代替了傳統的操作流程,但是仍然有很多工作不能實現機械工作,需要通過鉗工在進行操作,因此,鉗工操作的質量控制的分析對于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有很大的影響。
一、鉗工機械操作質量控制的問題
1.1缺乏明確的管理制度
在鉗工的實際操作工作中,管理制度是工作的基礎依據,也是質量控制的基于。但是很多企業在進行鉗工的質量控制工作中,并沒有明確的制度支持,缺乏管理制度以及監督制度,導致整個企業的質量控制都相對混亂,不能很好的保證鉗工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
1.2缺乏完善的執行標準
鉗工的操作具有較高的精度和準確度,所以對鉗工的操作質量控制有較高的要求,任何一個誤差都很影響鉗工的操作質量。因此,為了保證鉗工的質量,提升零件的精密度,就需要選擇更加緊密的工具,并在劃線時嚴格按照圖紙進行。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操作人員并沒有嚴格地執行操作流程的標準,導致質量很難受到控制。
1.3缺乏對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
由于機械鉗工的操作屬于基礎工作,但是很多企業在實際的生產中并沒有重視鉗工的質量控制,導致操作人員經常忽視質量控制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企業建立的獎勵機制也沒有實際的落實到鉗工個人,導致員工缺乏工作積極性,對工作存在敷衍情況,長久以往對鉗工的操作質量控制更是難上加難。
二、提升鉗工機械操作質量控制的途徑
2.1明確質量控制的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一定要按照國家的質量標準以及企業的管理需求進行質量控制,同時也要結合鉗工的工作特點以及范圍等建立符合國家標準的質量控制標準。企業在建立質量控制標準時也要明確鉗工機械操作規范,確保標準符合國家標準的同時具備科學性和權威性。企業同時也要加強對質量控制的執行力度,建立考核機制,提升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確保每個操作環節都符合質量要求。另外,企業也要提升安全方面的管理,對存在風險操作的工作也要進行風險控制,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減少操作的安全隱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2.2加強質量控制的專業培訓
其次就是要提升鉗工的專業素質能力,企業想要更好的提升鉗工的操作質量,就要確保鉗工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企業要根據鉗工的具體工作內容,制定相關工作的培訓制度,定期對員工開展專業知識的培訓,培訓內容要包括機械知識以及安全技術規范等,不僅要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能力,也要通過培訓提升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另外,在進行培訓的同時也要對工作進行總結,對已經給出現的操作問題進行總結,并邀請專業人士開展培訓,并將技術與實例結合讓員工進行學習,從而提升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
2.3加強質量控制的方案設計
由于機械鉗工的工作內容不同它的質量控制方案也不同,所以為了保證質量控制的科學合理,就要根據鉗工具體的操作內容優化質量控制方案,在優化方案的同時也要結合相關質量控制制度去進行方案制定,同時明確機械鉗工的工作標準以及職責。例如劃線,在劃線之前需要操作人員對圖紙進行研究,對工件的性能以及特征等進行全面地了解,并對毛坯的基礎進行測量,查看是否和標準尺寸相符,盡量地控制劃線的誤差,鉗工在劃線平臺上操作時需要做好清理,避免出現毛刺等影響劃線的質量,也能提升零件的表面吸附力,保證劃線可以更加清晰。
2.4提升質量控制的專業意識
最后,就是要提升企業員工的質量控制意識,員工的質量控制不能只通過培訓來提升,也要從全方面來入手,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質量控制意識。第一,要建立評價體系,對操作人員以及質量監督人員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含工作能力等全方位地進行評價。第二,要定期開展質量控制相關活動,通過集體活動來提升員工的個人質量控制意識,增強質量控制的水平。第三,就是要技術創新,采用科學的操作方法優化工藝流程,并鼓勵操作人員創新技術。第四,就是要科學合理地配置人力,對較高要求的操作聘用專業能力更強的人才,盡可能地減少質量問題的發生。第五就是要采取獎勵機制,對一些操作技術好的員工給予獎勵,從而提升員工的積極性,也能提升員工的質量控制意識。
結束語:總之,想要提升機械鉗工的質量控制,就要加強重視程度,建立質量控制標準,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優化質量控制方案等,從而為鉗工的質量控制做出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健. 鉗工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策略[J]. 內燃機與配件,2022(2):179-181.
[2] 鄺可亮. 提高鉗工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分析[J]. 探索科學,2021(7):26.
[3] 劉勝利,蔡長偉. 提高鉗工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措施[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571-571.
[4] 朱治欣. 提高鉗工機械操作的質量控制方案研究[J]. 山東工業技術,2016(14):28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