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雪
摘 ?要:人工智能應用產生貿易聯動效應,通過擴大貿易規模等方式影響國際貿易。人工智能應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同時拉大國家差距,催生國際貿易體系變革。我國應制定相關政策促進人工智能與國際貿易雙向發展。研究介紹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分析人工智能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提出人工智能技術下國際貿易發展對策。
關鍵詞:人工智能;國際貿易;應用
麥肯錫發布報告預測2030年人工智能將使全球產出增加16%。應用人工智能國家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帶來貿易規模擴大。人工智能將會重構全球貿易體系。
一、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人工智能重要特征是規模經濟,行業有較高的進入壁壘,未來世界生產方式特征是大量運用人工智能。各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有明顯進口依賴產業部門,有利于提高福利水平。人工智能技術用于傳統優勢制造業會使我國貿易條件變差,各國應根據行業基礎制定符合國情的產業政策。人工智能將更新技術范式,形成新關鍵生產要素,使得各國比較優勢發生轉變,對國際貿易規模,國際分工格局等產生影響。
1. 對國際貿易規模的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多多方面降低企業出口固定成本,利用智能數據分析技術,識別出成交潛力較大的客戶,通過智能編輯內容等技術對各國客戶推薦個性化信息,有利于提升營銷效率。
2. 對國際生產分工格局的影響
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革新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更大企業競爭壓力,但國家工業機器人等新科技產品出口量趨向上升。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發達國家發揮制造業技術優勢,以智能化生產緩解勞動力短缺劣勢,實現制造業與價值鏈回流。沖擊發展中國家出口拉動型增長模式減少向發達國家出口[1]。人工智能應用使發展中國家喪失實施出口導向型工業發展戰略機會。
3. 對國際貿易交易模式的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國際貿易模式影響表現為平臺化于小宗化。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國際貿易模式向線上平臺模式轉變,降低國際貿易交易成本。運用數字技術搭建在線交易平臺使商品交易繞開中介銷售機構,縮短供應鏈下游距離;線上平臺有利于降低國際貿易中信息獲取成本,有助于企業拓寬國際貿易市場。線上平臺模式進行智能化管理,物聯網提高全球貨物運輸效率,智能貨物跟蹤系統幫助貨運公司優化運輸路線。物聯網簡化繁雜傳統結算流程,跨徑交易雙方實時監控貨物交易過程,提供有利的貿易機會。國際貿易交易向小宗化轉變,有助于中小企業向世界推銷產品。智能客服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商,促進大批量貿易向小規模轉變;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掌握消費者習慣,開發更多微小利基市場;發達國家3D打印技術取得突破進展,實現設計制造結合,促進貿易貨物本地化。
二、人工智能發展下國家貿易的應對策略
目前世界主要國家將智能制造提升到戰略層面,如日本的產業互聯,德國的工業4.0等。人工智能觸發第四次工業革命促進新產品產業的蓬勃發展,對國家間的貿易產生巨大影響。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促進世界總福利的上升,我國各產業外貿狀態決定人工智能對部門貿易的影響。面對人工智能技術變革比較優勢重組,我國應把握發展機遇迎接挑戰,全面支持新業態發展,全方位融入競爭全球價值鏈。需要研究分析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與對策[2]。
1. 人工智能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應用對國際貿易帶來巨大影響,國際貿易發展趨勢呈現貿易結構內容變化,改變國際貿易競爭格局。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生產變化產生新貿易內容,技術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元素成為國際貿易新產品,需要各國共同參與制定貿易規則。隨著工業化深入發展,人工智能發展加速產業結構中服務業比重提升。數字化技術使得服務業可貿易化程度提高,人工智能發展推動新貿易內容產生。人工智能應用在改變國際貿易內容同時收益重新分配,采用人工智能相關基礎設施準備度高的企業獲取收益潛力大,人工智能領域做好準備企業獲得更大技術革命紅利。發達國家人工智能發展可以通過機器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對國外勞動密集型產品需求減少,使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惡化。
2. 基于人工智能的國際貿易發展建議
人工智能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需要通過加快培育制造業國際競爭優勢,完善國內數字貿易監管規制框架,加大數字貿易相關人力資本投資等措施應對挑戰。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制造領域,將增強我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我國應推動信息技術創新應用,加強傳統制造業與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合。我國應合理提高制造業業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提振制造業生產效率效益。在產業邊界日漸模糊下,我國應依靠科技革命深化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服務業融合發展,為傳統制造業改造培育提供重要路徑。
為應對數字技術為我國國際貿易的機遇,政府需要完善國內數字貿易監管規制框架。我國應增加消費者保護規制中的國際協調,小綜化國際貿易交易模式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國交易中存在欺詐性商業活動抑制國際貿易的發展。我國要增進消費者保護領域國際合作,促使更多消費者參與電商。數字技術使用引發網絡安全問題,一些國家禁止外國主體參與相關設施建設,國際貿易中安全加密系統關乎主體利益。我國應采取網絡安全措施重視保護國家信息技術系統安全。從數字貿易中獲益關鍵條件是擁有高技術水平人力資本,我國應普及國民人工智能教育,投入大量人力資本。政府應組織設立新技能培訓機構,加強人工智能相關職業培訓,幫助自動化工人掌握新技能重新就業。企業應進行前瞻性規劃布局,加快形成成熟的新崗位培養模式。
結語
領導人在黨的十九屆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發展事關我國抓住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應用人工智能將提升國家經濟效率,擴大國際貿易規模。人工智能技術變革改變國際貿易的格局,技術基礎完善的國家在國際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智能制造時代促進人工智能與國際貿易發展非常重要。人工智能應用于進口依賴產業部門,有利于改善我國貿易條件。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傳統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使國際貿易條件變差。我國需結合規模經濟等特點制定支持人工智能發展政策,更好地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優勢作用。
參考文獻
[1]唐青青,白東北,王玨. 人工智能對出口產品質量促進的異質效應與影響路徑[J].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1,41(12):94-110.
[2]何宇,陳珍珍,張建華.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全球價值鏈競爭[J]. 中國工業經濟,2021,(10):1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