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生 鄭智恩 周徐昆 李思思
摘 ?要: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一系列的工業廢物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進入土壤,使土壤污染面積不斷擴大。土壤污染不僅危害農作物生長,其中一些有害物質還會通過農作物威脅人類食品安全,當土壤污染嚴重到一定程度時,還會影響社會的動態平衡,制約人類生存環境發展。相關技術研究人員仍需加大污染危害防治和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究力度,將科學技術運用到污染危害防治和土壤修復中,為人們提供安全優質食物的同時,維持我國社會發展平衡,保護自然環境,為我國今后的良好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關鍵詞:環境治理;污染危害;土壤修復技術
引言
耕地資源是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我國工業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城鎮化建設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土地資源的需求也不斷加大。耕地資源被大量占用,土地整治作為補充耕地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也不斷凸顯。尤其是新時期,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大背景下,生態型土地整治成為順應新時期發展的必然要求。土壤作為耕地資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污染土壤修復是生態型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礎。
1土壤污染概述
土壤污染是現代環境污染的一種,其具體是指針陸地生態中土壤生態環境受到影響和破壞。土壤污染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當前社會發展,人口增加、工業生產中的廢水以及廢物不斷向土壤中排放,致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質增加,也對土壤的組織結構、土壤的養分原料造成一定的破壞,也同時影響到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活躍性。土壤資源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資源,對于土壤環境建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土壤建設效果,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土壤環境建設效果和質量,在發展過程中,土壤污染具有隱秘性、滯后性的特點。主要原因是土壤的污染不同于大氣以及水質污染,其污染在表面結構中難以看出,需要做好深層土壤的采樣和檢測分析,才能夠發現土壤本質的變化。另外,在土壤污染發生時,其對周圍以及環境的影響有延時性。如,土壤污染之后會對土壤養分造成影響,而在出現土壤污染情況下的土地種植農作物,農作物也容易受到有毒物質侵染,從而影響到了農作物,甚至經過人類飲食,影響到了人類。
當前,土壤污染分為多種類型。(1)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重金屬是影響土壤環境的主要污染因素,重金屬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土壤中重金屬物質含量增加,將會造成嚴重的毒害污染,主要包括汞、鉛、鉻等。(2)農藥化肥污染也是土壤污染的主要種類。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為了實現農作物的快速生長,大部分農業種植都應用化肥和農藥物質,而使用過量的化肥和農藥,將會造成土壤中農藥和化肥殘留。(3)土壤污染也包括有機物的污染問題,有機物污染也是影響土壤的主要污染問題,不利于土壤的養分積累。
2土壤污染的特點
土壤污染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1)隱蔽性和滯后性。水、大氣污染等都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土壤污染卻不易被察覺。土壤自身的存在體系更加復雜,各種各樣的物質與土壤相結合,土壤中除了含有大量的生物為土壤帶來養分,還含有許多的其他元素,這也就導致了土壤在受到污染后無法第一時間被發現,相反,被污染的土壤很可能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繼續被種植農作物。土壤污染難以直觀的被人們發現,需要采用相應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檢測后,才能進一步確定土壤是否被污染。
(2)累積性和地域性。大氣和水因其自身流動性較強,被污染后污染面積會較快擴大,相比而言土壤的流動性較弱,有害物質進入土壤之后雖然會自行擴散,但土壤的流動性較小,短時間的擴散面積可以忽略不計,也就導致了有害物質不斷地在土壤中積累后超標,這也就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積性和地域性的原因。
(3)不可逆性。眾所周知,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和礦物質,當無機污染物,特別是金屬以及微量元素進入土壤之后,與有機物和礦物質相互作用發生反應形成新的有害物質,長久地保存在土壤中,無論通過什么手段都無法使其剝離土壤,因此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性。生活中常見的塑料垃圾填埋在土壤中需要數百年才能被自然降解。
3土壤污染危害防治措施
(1)處理好農藥的使用問題。在噴灑農藥來防治害蟲的過程中,配備責任心強,熟練掌握操作流程的工作人員進行農藥噴灑。在噴灑結束后要妥善處理好剩余的農藥及塑料包裝制品,避免產生二次污染。(2)提倡利用生物手段防治害蟲。利用益蟲或者微生物對農作物進行害蟲防治,相比于噴灑農藥,這種方法不僅經濟實惠,更高效地解決害蟲防治問題,還降低了土壤污染風險。(3)提升農作物種植人員的土壤保護意識。土壤污染的根源,多數都是由于人類造成的。種植人員只注重眼前的利益,不重視對土壤的保護。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提升其自身綜合素質,有效地做好土壤防治工作。(4)科學地進行污水灌溉。我國是一個工業化大國,工業廢水種類較多,其成分復雜。但并非所有的工業廢水都是有害的,部分工業廢水并不含有有害物質,在將這些無害的工業廢水進行處理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中的相關規定后,對農田進行灌溉。這不僅充分的利用了污水,在節約水資源的同時,還避免了土壤污染。
4環境治理中的土壤修復技術分析
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時期,我國許多地區的土壤都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嚴重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土壤修復起步較晚,此前許多土壤污染問題都未得到解決,導致土壤問題越來越嚴重。意識到土壤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標準,相關技術人員也加強了對土壤修復技術的研究與創新,同時學習借鑒了其他國家的一些土壤修復經驗。雖然現階段我國的土壤修復還處于發展階段,但土壤修復技術相比其他技術而言更具有發展優勢。
結束語
土壤資源是國家發展建設的重要資源,對于農業、工業發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農業發展有巨大的影響。而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有土壤污染問題,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有機物污染等都是較為嚴重的土壤污染問題,造成了土壤土地資源變質、土壤養分降低等情況,影響到了后期土壤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杜芳芳.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J].山西化工,2020,40(06):210-211+221.
[2]杜宜春.淺析土壤修復技術在土地工程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20,40(21):48-50.
[3]王雪,姜珊珊.土壤污染治理中生物修復技術的應用[J].環境與發展,2020,32(07):97-98.
[4]馬憲梅,黃曉飛.土壤鉻污染現狀及修復方法研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05):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