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當中,排水系統占據著重要地位,發揮的重要作用,是城市污水處理和排水的重要設施,也是市政排水工程的重中之重。隨著城鎮化發展進程加快、極端天氣頻發,城中看海的情況頻頻出現,洪水泛濫之類的問題對社會安全、人民財產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對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產生明顯的限制,無法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利用。而在這一背景之下,提出了海綿城市的理念,通過這一理念導向,為市政排水工程設計指明方向。文章則是從多個角度對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工程設計展開了深度的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排水;工程設計
城市的基礎設施與城市的發展水平掛鉤,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水循環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的重要環節。當前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容易出現極端天氣,比如強降雨。但是當前大部分城市市政排水管網排水能力不足,所以會導致出現城中內澇的情況。而究其原因在于市政排水系統設計方面存在弊端。這對于城市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而言,產生消極影響。為了改善這一現實情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關鍵的一個環節則在于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導向,結合城市發展的特點,優化市政排水系統設計,加強市政排水管網的排水能力,積極落實符合城市現代化發展和生態化發展的排水工程。
一、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工程設計要點
在海綿城市這一理念的導向之下,市政排水工程設計,應該遵循具體的設計原則,把握具體的設計要點,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分析。
其一,遵循生態優先原則。海綿城市建設與傳統城市建設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差別。海綿城市理念強調的是在城鎮化發展過程當中,應該協調資源、環境的關系,保護城市水生態系統。在這理念的導向之下,市政排水工程設計應該遵循生態優先的原則,將人工措施和自然方法進行有機結合,有效銜接,減少雨水災害,開發雨水資源,最大程度地減少城鎮發展過程當中給自然水文特征以及水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其二,有效結合城市規劃。市政排水工程的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任務。在具體的設計過程當中,應該以海綿城市理念為導向,以新技術、新經驗為支撐,有效結合城市規劃,綜合考慮城市防水、環境保護、發展規劃項目等多方面的因素,提高排水工程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二、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工程設計當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在時代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城市的排水工程的建設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們生活水平、城市發展水平。傳統的排水設施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排水需求,所以在市政排水工程設計過程當中,積極引入了海綿城市理念,借助這一理念的指導,能夠優化工程規劃,使之與文明城市的發展建設進程相匹配。同時,融入海綿城市理念,能夠使得水資源使用率最大化,對建設低碳環保、綠色生態城市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最后,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的指導,能夠使得市政排水工程設計的思路更加科學,對城市空間進行合理規劃,提高城市空間的使用率。
三、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市政排水工程設計
(一)道路生態排水
道路生態排水,具體可以按照功能、空間進行分類。其一,按照功能分類,主要是為了實現對雨水的收集利用、攔截過濾、滲透、凈化、儲蓄、蒸發等等。所以在設計過程當中,想要實現具體的功能,應該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比如想要以過濾滲透為主,可以選擇生態透水混凝土搭建路面。想要實現滯留的功能,可以選擇采用雨水花壇、生態植草溝、雨水調蓄池等等。而按照空間布局進行分類,可以選擇點式、線式、面式道路生態排水措施。但總的來說,無論選擇何種措施,都應該綜合考慮工程自身的特點,采用成熟的生態排水技術,落實相對應的生態排水措施。
(二)下凹式綠化帶
采用下凹式綠地能夠緩解城市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補充,增加地下水資源。同時在自然狀態下,大部分的降雨量都會通過下凹式綠化帶實現地表滲透和自然蒸發,能夠減少洪澇災害。再者,下凹式綠化帶還能夠加強對雨水資源的清潔、凈化,一定程度上控制雨水污染。下凹式綠化帶發揮的作用與它的整體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在自然降雨之后,道路的雨水會通過橫坡向綠化帶地區匯聚,然后經過兩側路緣石中的流入口流進綠化帶,一部分實現下滲,而無法下滲的則會進入綠化帶內的雨水口中,繼續下滲,最后無法下滲的則從雨水連接管溢出,通過城市排水管道,排到下游地段。下凹式綠化帶是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當中的一項關鍵性舉措,在具體的運用過程當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但是也會因為道路結構穩定性影響,需要對其不斷地進行優化改進。
(三)市政道路透水性鋪裝
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當中,大量的混凝土、石材、瓷磚覆蓋在道路、廣場、小區的路面上,但是由于這些材料具有封閉性、阻水性,地面透水能力弱,繼而引發了諸多的城市問題,比如熱島效應、城市內澇等。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在海綿城市理念的導向下,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設計應該積極引入透水性鋪裝材料。在選擇透水性材料環節具體可以選擇透水混凝土材料、陶瓷透水磚、自然型透水材料、透水性新材料等。這類材料相比于傳統的非透水性鋪裝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優勢,能夠與綠地、水體共同發揮良好的環境效益、生態效益。一方面,雨水可以通過這類材料滲透到土壤當中,減少地表徑流,還原地下水。隨著地表徑流量在不斷變少,攜帶污染物的能力也在減小,因而能夠有效地控制對自然水體的污染。另一方面,這一類材料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所以在高溫季節,能夠減弱城市熱島效應,在降溫加濕這一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最后,這類材料還能夠減弱噪音,減少反射。因為材料當中有很多的孔隙結構,所以能夠加強對聲波的吸收。同時通過雨水的下滲,避免給行人車輛帶來反光的困擾。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排水工程設計環節首先應該積極把握工程設計的要點,明確海綿城市理念運用的重要意義,繼而優化設計,尋求符合城市發展特點的方案,合理安排排水設施。
參考文獻
[1]秦成龍,虞潮洋.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1(09):166-167.DOI:10.13655/j.cnki.ibci.2021.09.071.
[2]程緒東.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應用[J].市政技術,2021,39(08):116-119+160.DOI:10.19922/j.1009-7767.2021.08.116.
[3]許立江.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施工中的應用初探[J].居舍,2020(28):59-60.
[4]尤宏亮.“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2):144-145.DOI:10.13719/j.cnki.cn14-1279/tu.2017.22.080.
作者簡介:孫麗瑩(1992年12月),女,漢族,遼寧省朝陽市,學士學位,職員,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