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鵬

摘 ?要:近年來,電子招標交易平臺的深入推廣改變了招標投標雙方的交易模式,提高了招標效率,節約了招標成本,規避了諸多操作風險。但是投標人從交易活動中由顯性主體變為隱性主體,打破了原有招標采購“面對面”模式的連貫性,給招標的其他環節工作帶來新的問題。本文將以中國石油電子招標交易平臺為例,以信息化盲區為研究對象,在深度應用的基礎上,打造包括招標人、投標人、評委、監督等所有主體參與在內的全要素電子化管理模式。
關鍵詞:電子招標;輻射盲區;全要素;深度應用
1.前言
自國家2017年發布《互聯網+”招標采購行動方案》以來,地方政府、各大企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電子招標交易系統,實現了市場化、專業化、集約化的電子招標采購廣泛應用。這就要求招標專業機構在深入推進電子招標采購的同時,必須加快建設與電子招標采購模式無縫銜接的配套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電子招標效力,真正實現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電子招標。
2.電子招標業務特征與現狀
2.1 電子招標模式下傳統評標迎來機遇
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電子交易平臺上線以來,充分實現了招標與投標的電子化交易,讓招標投標過程更加便捷、高效、省時,減少了招標人與投標人的接觸,打造了更加公平公正的招標投標交易環境。這種評標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評標模式下,包括評委、工作人員、監督和招標投標資料等在內的全部要素必須集中在同一地點的物理空間限制,也就意味著招標人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實現評委遠程異地評標。這是電子招標交易模式帶來的新機遇,具有深度開發和應用價值。
2.2 電子招標模式下招投標交易鏈出現斷層
電子交易平臺主要是以招標和投標為研究對象,在流程建設方面僅實現了招標投標評標環節的電子化功能,未能有效解決投標人澄清等環節電子化全覆蓋。投標人從交易活動中由顯性主體變為隱性主體,這種改變打破了原有招標管理模式的連貫性,使招標投標交易鏈出現斷層。比如評標期間的澄清工作或驗證環節,因投標人不再到現場投標,原有的澄清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電子招標需求。這些問題是隨著電子交易平臺的出現而產生的,可以視為電子招標的“副產品”。
2.3 電子招標模式下招標人的成本改善不足
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招標模式,圍繞提高資源配置質量和效率、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行功能設置,充分體現了信息技術在提高招標采購效率和透明度,節約資源和交易成本,解決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從節支降本的角度來看,電子招標通過消除時空屏障節約了投標人制作標書、交通住宿等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在整個招標采購鏈上,招標人的組織成本受益不足,特別是評標階段評委的食宿費、交通費、在途風險等顯性支出并沒有得到改觀,還有巨大的挖潛空間。
3.電子招標信息化深度應用的做法
3.1 建立遠程異地評標系統
利用現代網絡技術,以評委異地化、評標遠程化、管理網絡化為主要特征,建立遠程異地評標系統,讓身在不同地點的評委通過遠程音視頻和電子招標平臺實現同一招標項目的遠程異地評標。
在滿足集團公司設備通用性、可對接的前提下,結合周邊同類企業評委分布情況,在不同的城市分別建設遠程評標室,通過遠程視頻會議、桌面云辦公、云平臺等技術,在保證信息安全同時,實現兩地或多地遠程評標。遠程評標室建成后,集團公司內的評標專家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就近選擇評標室進行評標,誤工時間大大縮短,能夠大幅降低交通、食宿等費用支出,有效節約招標運行成本。
遠程異地評標主要分為兩種模式:第一種為兩地評標模式。主評標室借助數字會議系統定向連接其中一個遠程評標室,實現兩地評標;第二種為多地評標模式。主評標室建立數字會議室并設置好房間號,遠程評標室根據房間號同時進入數字會議室進行多方視頻音頻交換。評標結束簽字環節,項目經理可以通過虛擬網絡控制系統完成異地評委簽字,所有資料均符合電子招標要求,有效激活異地評委資源,節省評標成本。這種模式可以極大滿足于市場分布較廣、業主代表較分散的企業招標。
3.2 建立遠程監控系統
監督是招標采購的一部分。目前集團公司多數招標專業機構采取的是現場監督方式,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效果不明顯。遠程異地評標實現后,評委將采取分散評標模式,傳統的集中監督模式無法發揮監督效力。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特定計算機通過集團公司內網遠程訪問評標室內監控機,從而間接訪問其所處局域網內所有網絡攝像頭,實時查看評標室視頻監控內容。遠程監控系統的創建可以替代現場監督作用,充分發揮電子監督無死角的震懾作用。
3.3 建立遠程異地澄清模式
澄清是貫穿評標、異議投訴處理等多個環節的重要活動,也是招標人與投標人互動最為頻繁的環節。傳統招標模式下,招標人與投標人需要近距離接觸,通過設立澄清答疑室或發送電子郵件的形式完成澄清答疑。電子招標推行以來,投標人不再到現場遞交投標文件,要求投標人攜帶資料原件隨叫隨到不符合電子招標發展趨勢,且這種方式與電子招標打造的虛擬化環境相互矛盾。而原件查驗條件的缺失,成為部分投標人弄虛作假的空子。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借助現有的成熟視頻軟件,建立遠程評標澄清模式。評委可以通過視頻系統查驗投標文件資料真偽性,這個過程為單向可視。所有澄清、查驗、解釋工作均在評標室監控環境內完成,打破物理空間距離對澄清活動的影響。通過應用遠程評標澄清模式,可以節省答疑室等硬件投入成本,豐富評標現場資料真偽辨識手段,簡化投標人攜帶原件現場核驗的繁瑣程序,提高評標效率和質量。同時能夠有效打擊電子招標模式下投標人弄虛作假行為,營造健康有序、公平競爭的投標環境,更加突出招標采購“第三利潤源”作用。
4.結論
電子招標模式下創建的遠程評標、遠程監控、遠程澄清等新工法新模式,是電子招標未來發展的總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日趨成熟,地理空間限制將被徹底打破。同時,“蜂窩狀”遠程評標系統、評委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評標系統、評標環境自動封閉系統、違規行為自動警告系統、全景監控系統等信息化技術與電子招標系統進行對接后,評委自動抽取、評標室自動匹配、無人值守簽到評標、評審費自動結算等全過程業務將實現完全自動化、智能化。做為整個招標采購鏈關注焦點的招標組織工作,在信息技術推動下會變得更加公開透明。